“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写下这个标题时,环环脑子里忽然想起巴菲特老爷子60年间这句经典语录。不知是一种暗示,又或者是一种宿命。
环环有位很会理财的老友,生于八零年代初,人生正值盛年,次次踏到点儿上。家庭和美,事业顺遂,而且手里有好几套一线城市中心区域里的房产,除了自己住一套,其余的全部出租,以租养贷,坐等财富保值增值。好多年前,被动性收入早已超过工资收入,虽说离财富自由尚有不小的距离,但至少可以有尊严地安静悠闲地打一份工了。遇有不爽,真有底气抛出一句“老子还真就不干了!”
炒房的事儿。这位非职业地产人虽然理论不足,但实战经验一流,说起楼市大势来头头是道。但最近他对楼市的判断产生了方向性的转变——一向坚定看多的他,被下半年来一道道令箭吓着了,那种投资房产稳赚不亏的狂劲不见了。
土地房市双双收紧的信号越来越清晰。而刚刚开始听到“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句重音时,好多人其实还本能地抱着一丝幻想。
易居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7月份,受监测的4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8%,同比增长7%。其中,4个一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0%;18个二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5%;18个三四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2%。2019年1-7月,40城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仅微增1%。
土地市场同样降温显著。这主要表现在房企融资收紧这一釜底抽薪式调控上。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全月,中国热点一二线城市合计土地成交溢价率仅12%,相比之前几个月明显下调。8月以来,土地市场降温趋势持续。当月单宗成交总价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地块32宗,其中,底价成交(溢价率为0)18宗,占比达56%。
房住不炒之后有“不短刺经”加持,后面的政策组合拳就顺理成章,无须打招呼,该来的一定会来。比如,32个城市针对房地产贷款业务的专项检查,苏州、洛阳、呼和浩特、宁波等城市的持续加码调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北京轻车熟路地查处11家房产中介违规发布房源信息,以及已成普遍现象的首套房贷利率上浮。
除了上面提到的终端市场的表现,据说北京某知名咨询集团公司上半年以来,无缘由业务量断崖式下跌,为了降低成本,内部裁员超过了三分之二,留下的基本上转为了合伙人。对于一家智库来说,人力资源从来都是最大最重的成本。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市场真的差,需求不见了,不知道客户到哪儿神游去了。二是市场已转向,或许自身还原地打转,在刻舟求剑。房地产的好与不好,产业链条上往上往下传导,向来即快又直接,外界感受不了,但同行感受最深,冷暖自知。
最吸引眼球的,是从类似海南博鳌房地产论坛这种平台上传出来的声音。熟悉的名字,场景,观点和表达的方式。细细研究学习一番,感觉这充其量是自己给自己壮胆儿打气而已。毕竟,这些专家们不是政策的制定者。当顶层设计坚定不移时,下面所能腾挪的柔性空间是很小的。
如果上面所述已成大势,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是丢掉幻想。
没有人怀疑,房地产这个行业享受到了太多的显性和隐性的政策红利。据说房地产是唯一没有去过杠杆的行业:那些非常优惠的让制造业主们羡慕不已的贷款条件,和独此一份的预售制,杠杆就是这样加上的。于是理所当然地膨胀了,这不仅仅体现在财富500强榜单上头部房企大佬排名座次火箭般地蹿升,更有内心无法抑制的优越感:总是认为,关键时刻还得靠房地产,过去屡屡失败的调控周期不就是一次次上演着这一戏码吗?
但现在,开发商们不再幼稚地认为上面会倚重房地产短期刺激了。
房企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做出好的产品。套用主流的说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检视下,那些自我膨胀的老板们是否离最初的目标偏离得太多太远了呢,而那些大手笔拿地的大多数是央企和国企。
无论如何,这个行业还远没有到洗手不干的地步。有离场的,有守场的,有进场的。在最坏的时刻,拣便宜货的时候到了。刚需们可千万别再犹豫,有闲钱不妨立刻下场。拿地的也无需担心,这个时候拿到手的绝对不会是天价地王。地价上占优势,未来市场如何变化,丰厚的利润空间已经提前锁定。至少可以赚在平均利润率以上。
兵分两路。一是继续坚定做传统住宅开发,在未来消失的三分之二中顽强地生存下来(牢记黄市长的预言),成为行业集中度提升中的胜利者。产品为王一度被急躁焦虑的房企抛诸脑后,其实任何时候,好好做产品,不要砸牌子,不要糊弄老百姓,这是普适的真理和价值观。科技创新这么多年,虽然未必有华为那种蒙鸿开天的气魄,至少在自己的产品中可以也必须融入更多的科技创新元素,产品不断迭代,服务不断升级,居住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多么大的市场需求。
另一种,是真转型,真离场。些年,我们遇到了太多的假转型,假创新。所以才会有了那么多的假特色小镇、假产业小镇,企业忽悠地方政府,炫之又炫的概念成了拿地的包装纸。热闹过后,一地鸡毛,地方政府想要的,根本落不了地。
转型并不是失败,这是企业发展战略上的主动选择。除了房地产行业,还有许多许多行业可以进入。在地产行业赚到了钱,实现了原始积累,大可以在其他行业里重兵布局,而不是像头部房企那样投机式发展。
丢掉幻想,断奶,重生,成长。让这个备受诟病的行业重新获得社会的尊重,而不是靠专家们在论坛上苦口婆心地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