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罗宋汤,上海人肯定不会觉得陌生,这道进口美食早已成为了上海人的居家美味。问到罗宋汤是哪国的,估计99%的人会回答俄罗斯,然而近段时间,乌克兰人坐不住了,他们声称罗宋汤是乌克兰的。除了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东欧国家其实都喜欢红菜汤。
那么,罗宋汤和俄罗斯、乌克兰有着怎么样的关系,又是如何与上海发生联系的呢?
乌克兰与罗宋汤乌克兰厨师叶夫根·克洛波坚科极力主张将红菜汤列为乌克兰的历史遗产,克洛波坚科毕业于蓝带烹饪艺术学院,目前在基辅市中心开了一家著名的餐馆。这名厨师表示,他很气恼世界各地餐馆——包括“所谓乌克兰菜”特色的餐馆——都把红菜汤称作俄罗斯汤品。
因此,2020年10月他端着一锅红菜汤来到乌克兰文化部,说服官员向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申请将红菜汤列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UNESCO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上已经有法国美食、那不勒斯披萨和格鲁吉亚葡萄酒。文化部答应了,表示准备在明年3月份的最后期限之前向UNESCO提出申请,以便该组织在12月进行审核。
听闻此时,莫斯科勃然大怒。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在推特上说:“红菜汤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立陶宛等众多国家的国民食品。”俄罗斯政府很快也在自己的推特账户上发文,称红菜汤是“俄罗斯最著名、最受人喜爱的菜式之一,是传统菜肴的标志”。
乌克兰人声称,红菜汤首次见诸记载是1548年在一名欧洲旅行者的日记里,这名旅行者在基辅附近的一个市场里尝到了这道汤。他们说,很久以后,它才随乌克兰定居者传到俄罗斯。
其实关于红菜汤到底源自乌克兰还是俄罗斯,两国一直有争议。早在2019年5月,俄罗斯的一个官方推特账号就发布视频称:“永恒的经典!红菜汤是最为著名且最受好评的俄罗斯菜之一。”
这次围绕红菜汤的起源,乌克兰和俄罗斯闹得不可开交,其实是乌克兰人的身份认同和地缘政治之争。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一直在推行“去俄罗斯化”。乌克兰和俄罗斯因为克里米亚问题起冲突之后,乌克兰的去俄罗斯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在这一背景下,乌克兰人更看重自己的民族身份,更强调本民族的文化、习俗、传统等。然而事实上,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与俄罗斯关系密切。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历史上有数百年的交集,文化、习俗等多方面早已如红菜汤里的肉和土豆一样融为一体,想要分得清清楚楚,恐怕很难。可以想见,未来此类的纷争还会层出不穷。
红菜汤的原料包括红菜头、牛肉、土豆、圆白菜、洋葱、番茄、红萝卜、绿柿子椒、大蒜、酸奶油。主要做法是首先将上述各类蔬菜切碎,待锅内油热后,依次加入大蒜、洋葱、红菜头等进行翻炒,炒香后再放入番茄酱,然后把它放入炖煮了3个小时的牛肉汤锅中继续熬煮。20分钟后,加入卷心菜再熬煮数分钟,起锅后加酸奶油。喝汤时,最好配黑面包。这一碗有浓汤、大块牛肉和面包的菜品,在冬天里最抚慰人心。因此,红菜汤深得民心,成为国民菜。乌克兰人常说,要做好一锅红菜汤有两个秘诀:第一不能饿着肚子做;第二要有好心情,否则就不会有好味道。目前红菜汤大概有70种做法。
罗宋汤传入中国也就100多年,作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商业都市,上海总是第一批接触到外国美食。罗宋”二字是旧上海人“Russian”的音译过来的。在十月革命时候,大批俄国人来到上海,带来了俄式西菜,这道汤就是从俄式红菜汤演变而来的,它在当地被叫做“俄国红菜汤”。
俄式红菜汤辣中带酸,酸甚于甜,顾名思义,就是要红色的甜菜熬制汤头。但是在中国南方很难找到甜菜,而且我们也不一定吃得惯甜菜的味道,因此番茄成为了甜菜的替代品。上海人按照自身的口味、及本地食材的特性自己改良出来后的罗宋汤,成为上海特有的、中西结合的一道汤品。上桌后的一锅罗宋汤异香扑鼻,顿时使人食欲大开。那种酸中带甜、甜中飘香、鲜滑爽口的滋味,让人忍不住一再喝上几口,浓浓的中式海派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