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真要走啊?"国良二饼子一样的脸皱成了苦瓜,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烟熏过。
我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那是1977年的盛夏,蝉鸣声聒噪得让人心烦。我和发小李国良同时接到了提干的通知,可在转业的十字路口,我们却做出了南辕北辙的选择。
那天,我俩坐在营区后山的老槐树下,望着远处绵延的群山,心里五味杂陈。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参军入伍,一起在部队摸爬滚打这么些年。如今,总算熬出头了,可以提干了。谁曾想,这份喜悦竟成了我们分道扬镳的导火索。

"存葆啊,咱们好不容易熬到现在,你咋突然要转业呢?"国良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愣愣地盯着我。
我苦笑着摇了摇头:"老国,你还记得咱们刚入伍时的誓言不?'保家卫国,献身国防'。可这些年下来,我越发觉得,真正的报国之路不止军营这一条道儿。"
国良皱起眉头,一脸不解:"啥意思?难不成你觉得咱们在部队这些年都白搭了?"
"哎呀,你这个榆木脑袋!"我没好气地说,"咱们在部队学到的纪律、忠诚、团结,这都是金子般的宝贝。可你想过没有,咱们国家现在最需要啥?"
国良挠了挠头,一时语塞。我接着说道:"国家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咱们刚刚结束'文革',百废待兴。工农业生产需要恢复,科技教育亟待发展。我琢磨着,我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可是……"国良还想说啥,我打断了他:"老国,你还记得咱们村里的张麻子不?"
国良点点头:"记得,那个种地的老把式。整天嘴里叨叨着'人勤地不懒'。"
"就是他。"我接着说,"去年我回村探亲,看到张麻子还在用老祖宗的法子种地。我就琢磨,要是能把咱们在部队学到的先进管理方法用到农业生产中去,那不得了啊!"
国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这么一说,倒也有点道理。可是,咱们在部队干得好好的,为啥要冒这个险呢?"
我嘿嘿一笑:"这哪是冒险啊?这是机遇!你想啊,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经济,各行各业都缺人才。咱们在部队练就的本事,到了地方上不是更能大显身手吗?"

国良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道:"那你准备去哪儿?"
"我想回咱们老家。"我坚定地说,"那里的乡亲们还在用老方法种地,我想把新技术、新思路带回去,帮他们增产增收。"
国良叹了口气:"存葆啊,我明白你的心思。可你想过没有,咱们在部队好不容易熬出头来,转业后又得从头开始。而且,地方上的水可比部队深多了,你能适应吗?"
我拍了拍国良的肩膀:"老国,你还记得咱们排长说过的话不?'兵就是要能打仗'。现在国家需要我们到另一个战场上去打仗,咱们有啥理由退缩?"
国良沉默了,我知道他在琢磨我的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道:"存葆,我明白你的想法了。可我还是觉得,留在部队更有前途。你看,咱们好不容易熬到现在,再过几年说不定就能当连长、营长了。"
我笑着摇摇头:"老国啊,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当官不是目的,服务才是根本。无论在哪里,只要能为国家做贡献,那就是最大的价值所在。"
国良似乎被我说动了,但还是有些犹豫:"可是……转业后的日子会不会太苦了?咱们在部队好歹有个铁饭碗,转业后可就啥都得重新开始啊。"
我哈哈大笑:"老国啊,你忘了咱们当年是咋参军的了?那会儿不也是两手空空,啥都不懂吗?可咱们不是照样熬过来了?再说了,艰苦奋斗不就是咱们的传家宝吗?"
国良被我说得哑口无言,半晌才苦笑道:"得,我算是服了你了。你小子这张嘴啊,要是用来做生意,准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我佯装生气地瞪了他一眼:"去你的吧!我这是实话实说。再说了,做生意有啥不好?咱们国家现在不就是要发展经济吗?"
国良突然严肃起来:"存葆,你可得想清楚啊。转业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转出去后后悔了,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我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老国,我想得很清楚。我知道前路艰难,但我相信,只要咱们不忘初心,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就一定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国良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存葆,我真羡慕你这股子劲儿。要是换了我,还真没这个胆量。"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你留在部队好好干,我到地方上去闯闯,咱们一起为国家做贡献,不是挺好吗?"
国良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站起身来,向我敬了个军礼:"李存葆同志,祝你转业顺利,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我也站起来,回了个礼:"李国良同志,祝你在部队青云直上,为国防事业再立新功!"
夕阳西下,我和国良并肩走下山坡。虽然我们即将分道扬镳,但我知道,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永远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
转业后的日子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顺利。回到老家后,我发现乡亲们对新技术、新思路并不感冒。他们更愿意相信祖辈传下来的老方法,对我的"新鲜玩意儿"嗤之以鼻。
记得有一次,我提议用新型化肥来提高产量,可村里的老张头直接把我轰了出去:"你这娃娃,在城里呆久了,连庄稼都不会种了!咱们祖祖辈辈都是用粪肥,你这化肥啥玩意儿,谁知道会不会把地给糟蹋了!"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一度感到沮丧。有时候,我会想起国良,不知道他在部队过得咋样。每当这时,我就会摸出那枚我们一起立功时获得的奖章,告诉自己:别忘了当初的誓言,坚持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和示范,村里的人们终于开始接受新技术。我们的农作物产量逐年提高,村民们的收入也随之增加。看着乡亲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五年后的一天,我正在地里忙活,突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回头一看,竟然是国良!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胸前挂满了勋章,俨然一副军官的模样。
"国良!"我惊喜地喊道,"你咋来了?"
国良笑着说:"听说你们村的农业生产搞得不错,上级派我来学习经验。"
我们相视一笑,仿佛回到了当年在部队的日子。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喝着自酿的米酒,聊着这些年的经历。
国良说,他在部队步步高升,现在已经是营长了。但他也感叹,部队的生活虽然安稳,却少了些挑战和刺激。
我则告诉他,这些年我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看到村子一天天变好,心里的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正聊着,我媳妇小翠端着一盘花生米走了过来。国良眼睛一亮:"嫂子,你这花生米可真香!"
小翠笑着说:"国良,你还记得你俩刚回来那会儿不?你可是说过,要是存葆能把咱们村的日子过好了,你就亲自来给他道歉。"
国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我说过这话?那我可得好好给存葆赔个不是了!"
我也笑了起来,心里却泛起一丝涟漪。想当初,多少人不看好我的选择,可如今,我们的村子已经成了全县的标杆。
国良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道:"存葆,你知道吗?这些年我常常在想,当初要是我也和你一起转业,现在会是啥样子。"
我笑着摇摇头:"国良,人生没有如果。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你在部队保家卫国,我在地方建设家园,不都是为了咱们的国家吗?"
国良举起酒杯,郑重地说:"存葆,我敬你一杯。你的选择,你的坚持,你取得的成就,都让我敬佩。"
我也举起酒杯:"国良,我也敬你一杯。无论是留在部队还是转业地方,只要咱们不忘初心,始终为国家和人民利益奋斗,就永远是好兄弟、好同志!"
杯子相碰,酒香四溢。我们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彼此的珍惜。
突然,院子里传来一阵喧哗声。我们赶紧出去一看,原来是村里的年轻人们聚在一起,正热烈地讨论着什么。
"存葆叔,国良叔,你们快来看看!"年轻人中的领头羊小李喊道,"咱们村的新型农业合作社终于批下来了!"
我和国良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这个新型农业合作社,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的项目。它将把村里的土地资源整合起来,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先进技术,让每个村民都能从中受益。
国良拍了拍我的肩膀,感慨道:"存葆啊,你真是了不起。这么些年,你不但把村子的面貌改变了,还为他们的未来铺平了道路。"
我笑着说:"这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要不是乡亲们信任我,支持我,哪有今天的成果?"
看着眼前欢欣鼓舞的村民们,我突然意识到,当初那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竟然改变了这么多人的命运。
那一刻,我更加坚信,当初的选择是对的。无论是在军营还是在田间,只要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我们就永远在同一条战线上。
夜色渐深,村子里的灯火一盏盏亮起。我和国良并肩而立,望着这个我们深爱的小山村。远处,新修的公路蜿蜒向远方,仿佛通向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存葆,"国良突然开口,"你说得对,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可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心里装着咱们的初心,就永远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我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是啊,无论是在军营还是在田野,我们都在为同一个梦想而奋斗。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并进,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夜风轻拂,带来远处稻田的清香。我深吸一口气,仿佛嗅到了希望的味道。明天,又将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