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犯的新生之路(43):原来是要我们去劝降啊

二哥雨二 2025-01-02 14:30:35

覃道善要说的故事,是有关李弥出名的江湖版本背后的真实。当时,陈诚武力收编张英的川军第59师,大伙无奈,只好缴枪投降了。只有一青年团长,不给陈诚面子,率部突围,投靠了熊式辉。陈诚闻言大怒,于是把此人告到正在庐山休养的蒋介石处,蒋介石又大怒,立即召见此人,要毙了他,为陈诚出气。蒋介石一见此人,愤之怒之,拍案恐吓道:“你,违抗官长命令,死罪一条,知道吗?”那人不卑不亢,曰:“校长,学生在黄埔军校所学,没有一条是缴械投降的,难道校长教导过我们投降吗?”蒋介石于是转怒为喜,从此开始重用此人。此人,就是年轻的李弥!

当然,这应该是故事里的事,李弥当时确实的反对过陈诚武力收编第59师,也真的率部逃跑到熊式辉那里去了,但陈诚并没有敢收拾他,因为何应钦出面给他打了招呼,更何况他干的本来就是偷鸡摸狗,摆不到桌面上的事吗。

覃道善讲出这段公案之后,众人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个黄埔四期的李弥,能当上第13兵团的司令官,也并不是没有后台支撑的,于是众人又掰着手指头算了一遍,又为胡琏叹息了几声,发出无限惋惜之语。

场面冷静了好大一会,覃道善才终于吐出老同学杨松青约见他的真实目的:“陈官庄那边,两个兵团加上地方人员、随行百姓二十多万人马,在风雪之中,受冻挨饿,情势堪忧,他们已经停粮断炊好几天了,战马杀尽,树木砍光,村舍拆毁,如今连一点生机也没有了。杨松青说,开饭的时候,竟然不见包围圈内升起炊烟来。他的意思是想让我给李弥同学写封信,劝他们放下武器,走黄子华的道路。”

杨伯涛神经质般地站了起来,如同看着一个陌生人一样,看着他这位曾经的大哥、老上级,急切地问道:“你,答应他了?”

覃道善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失败,成了阶下囚,已经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了,怎么可能再拉李弥下水啊?不过,他并没有强求我,说这是个人自愿的事。”

覃道善说着,自己先低下了头,如同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侯吉珲不解地问:“就是我们写了,他们怎么可能送进去啊?”

杨伯涛苦笑一声,说道:“兄弟,看来你们这个政治部啊,确实太可怕了,在包围圈内查来查去的,竟然没有查出个子丑寅卯来,没有发现共军的地下通信渠道。要说这事,也简单,你问一下梁参谋长,不是什么事都明白了。一个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都能带信回包围圈劝降他的军长熊绶春,还有什么事不能发生啊?听说,黄子华举事之前,廖运周、洪炉青(第110师参谋长)等人,还有他们被俘的一个团长,都给他和周卓铭(第23师副师长)写过信。说句实话,我也收到过一封,是何基沣以同学的名义写给黄维的,我怕你们查,干脆就没有给他送过去,就直接烧毁了。”

覃道善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我和王岳都接到过,不过,我没敢给黄维说,只是对胡军长谈了有关情况,胡军长轻描淡写地说,他在大别山的时候,那边的人就不停地给自己写信了,不必理他们,烧了就是了。”

尹钟岳低下了头,说了声:“我,也接到过,当时吓得跟接到一条毒蛇差不多,还把送信的士兵,连同那封信一同给交给师政工室了,听说,他们把人给活埋了。”

侯吉珲打了个冷战,脸色又阴沉下来,所有这些措施,当初可全是他一手制定并组织实施的。抓到被解放军释放回去的官兵之后,一率不再让他们持有武器,而是把他们“发配”到空投场当苦力,或者是到最前沿挖战壕,任凭其生死,凡带信的、说解放军好话的,一率活埋,在第12兵团被包围的二十天内,以这样的方式处死了多少人,连他自己都记不请了。

“我,不管你们如何,反正我不写。”杨伯涛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说:“做人,总得有点尊严,战败被俘,是杀是剐,也就是这条命了,怎么可能叛变校长,叛变革命呢?”

覃道善叹了口气,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自己战败了,当了俘虏,已经够丢人的了,怎么可能再让李炳仁他们丢人呢?”

尹钟岳摇了摇头,说道:“共产党这样做,我不赞成。像黄子华一样,劝醒了,送信人还可能活下来,而像我们一样,还不知道会害多少送信人呢?梁岱,那是熊绶春、谷炳奎保护着他,不然的话,有十个梁岱,也早已没命了。”

“劝酒不劝色,劝和不劝降。”侯吉珲无厘头地表着自己的态,吴庭玺却陷入了沉思。

0 阅读:41
二哥雨二

二哥雨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