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到浙江出任淳安知县,是代表清流去阻止改稻为桑的吗?他这么做对不对?
其实这个问题说得不全面,海瑞并不反对改稻为桑,而是反对借改稻为桑名义大行贪墨的官员,和为富不仁的商人。
在浙江可以理解为严党的郑必昌、何茂才、沈一石等一批人。
在没有粮食保底的前提下,冒然开启改稻为桑,会让浙江饿死人。
这不是海瑞想看到的,为了创收,搞出民变来,会动摇大明的统治。
这一点上,海瑞的观点和胡宗宪比较一致。
改稻为桑从经济学上,是有利的,可以增收。
但是浙江的改稻为桑,最后就变成了悲剧,不仅没能改成,还让大批人丢了性命。其实是在执行环节上出了问题。
嘉靖四十年,大明内阁、司礼监、皇帝共同决定将改稻为桑定为国策,那么这就是国家的意志,一级级向下推行。
浙江的胡宗宪、郑必昌、何茂才、马宁远以及下面的知县都必须无条件执行。
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胡宗宪对这个政策的态度是扛着不办,因为浙江原本就承担着抗倭的军需供应,没有充足的粮食,改稻为桑,那么浙江就会大乱,这就让胡宗宪的抗倭大计要泡汤,这是他不想看到,也承担不起后果。
因此他考虑再三,写信给恩师严嵩,希望分三年改,让他以首辅之尊出面协调。
郑必昌、何茂才、杨金水等一干人,心思不是在改稻为桑这个事情上,而是想着低价兼并农民土地,可以捞上一笔。
至于毁堤淹田会不会死人,会不会造成民变,他们都不关心,反正浙江有胡宗宪顶着,他们没有责任。
改稻为桑项目,其实是为了大明出口50万匹丝绸服务的,胡宗宪抗倭也是为打通海上通道,嘉靖要搞海外贸易赚钱。
大明长期是闭关锁国政策,但是江南民间士族私下搞海外贸易,赚得盆满钵满。
嘉靖现在也要搞。
胡宗宪被撤掉浙江巡抚之后,改稻为桑任务就落到了郑必昌身上,织丝绸产能的重任则落在了杨金水身上。
按郑泌昌、何茂才、杨金水的想法:大商人出钱购买足够生产50万匹丝绸生丝的耕地,改为桑田,然后再雇佣失地的农民种桑、养蚕、织丝绸,改稻为桑也就成了。
可问题是,沈一石拿不出那么多钱去购买土地,那就得想办法把买田的价格压下来,怎么压呢?
严党想出了,毁堤淹田。
在郑何的心中,农民田虽然没了,可以去做工,一举两得。他们也顺便在兼并土地中捞一笔,他们压根没有考虑过百姓。
在胡宗宪、谭纶的干预下,只淹了1.5个县。胡宗宪直接无差别斩了马宁远、两位知县,还有河道监督李玄。
空出了两个县令位置,裕王推荐海瑞、王用汲来到浙江。
小阁老举荐的高翰文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又是怎么回事呢?
说白了,不愿意贱卖田地的,那就赈济,其实是严党向清流党妥协的结果。
郑何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就是希望浙江乱,他们浑水摸鱼,所以双方争斗。
站在清流的角度,他们不是反对改稻为桑,而是要通过这件事,倒严。
清流处处掣肘,还派了谭纶去浙江,他们处处搜集证据就是为了让嘉靖下决心,倒严。
海瑞来浙江是为了百姓争一争,他对于毁堤淹田这种人为制造灾情,十分气愤。
但在官场要学会妥协,海瑞不能容忍土地8石-10石一亩被卖,他的底线是30石-40石一亩买田。
海瑞不是抵制改稻为桑的国策,而是在维护百姓利益的前提下,执行改稻为桑的国策。
其实争,就要有底气,那就是粮食 。
海瑞到了淳安,首先让县丞去借三天粮,保证淳安不会乱。他要利用三天,等胡宗宪从江苏借来的粮。
但是海瑞不知道,为了粮食,清流在背后又要和严党争一争。
清流故意安排海瑞、王永汲去争,甚至给赵贞吉打招呼,不让借粮给浙江。
清流的目的就是要让浙江乱起来,让海瑞、王用汲去顶严党,搅黄了改稻为桑,让严党完成不了国策,趁机让严党倒台。
胡宗宪虽然是严党的人,但他是为了大局,也要保住浙江的平安。
严党的其他人,嘴上说着改稻为桑,其实是为了自己捞钱。
胡宗宪也拿出“调军粮”的名义向赵贞吉“硬调”出粮食。有了粮食在手的胡宗宪,就可以让高翰文、海瑞、王永汲有底气去争田价,毕竟有粮在手,浙江大局不会乱。
改稻为桑,演变成了党争,所有人都成为了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