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稻为桑在严党掌控的浙江,没有成功,有人说是小阁老操之过急,如果按照胡宗宪三年去改,会成功。
那么真的按照胡宗宪的计划,一定能改成吗?
胡宗宪开始的立场
改稻为桑是一步死棋,胡宗宪一早就看出来了。因此分为三年来改,也是无法成功的。
办成了功在阁老,失败了利在清流。成与败,对于胡宗宪都要受害。保身之法,全在事缓则圆。
胡宗宪身上肩负着东南抗倭的国策,他在浙江打仗,这里的老百姓已经过得很苦了,还要将老百姓的口粮夺走,改种桑苗。
在没有足够粮食保底的情况下,浙江继续改稻为桑,有可能出大乱子,会出反民。
那么胡宗宪的抗倭必然无法成功,这是他最主要的任务。
于是胡宗宪上书朝廷,上书严嵩,反对在浙江继续改稻为桑。他将希望寄托在恩师严嵩身上。
老狐狸严嵩自然看懂了胡的用意,确实是为了严党好。
于是老辣的严嵩立刻做出了反应,肯定了胡宗宪的奏章,然后把这个事上报给皇上,让皇上下旨,堵清流的嘴,又吩咐严世蕃换个方法去改,如果按照现在这个路子,一定不行。
胡宗宪跳出圈子
嘉靖是不背锅的,球又踢给内阁,事情到了严世蕃手上。
这个胆大的官二代,直接绕开严嵩,命令浙江的郑必昌、何茂才毁堤淹田。
出了事情,胡宗宪非常震惊,他感慨严嵩老了。
胡宗宪面对的问题,已经不是改稻为桑,而是弄来粮食,保证浙江不饿死人。
他借用了马宁远的人头和供词,逼迫浙江一干人于他一起上书,暂缓改稻为桑。
怎么面对嘉靖,解释浙江的事情,对胡宗宪才是最难办的。
胡宗宪决定掩盖真相,以河堤失修上报。朝堂上三方对峙,胡宗宪主动背了锅,其余人都皆大欢喜。
胡宗宪表面上毁堤淹田的事过去了,罢免了巡抚,不用再趟改稻为桑的浑水。
他在京城,还要为浙江百姓争取口粮。
清流自然是不听他的,最后只能严嵩出头去找徐阶,结果也是呵呵。
老百姓不愿意改的原因
表面上改种桑田收入会增加,桑田每亩收益是农田的1.5倍,而且还免税。但是官府采购生丝,价格只有市价的一半。
老百姓自然也会算账,收入只有市价一半,还不稳定,改稻为桑能增加稻农收入,这个收入却最终进不了百姓的口袋。
不种粮食之后,口粮的问题是要从外地调拨,那么到老百姓手中,价格又不知道会高多少,那浙江的百姓原本自己种田,起码可以能混个温饱,如果改种桑田了,日子没有一点保障。
王用汲在建德做知县,曾经说过当地农民种地还是吃不饱,还要做一些副业勉强活下来。
改稻为桑浙江只能是要么饿死,要么被逼造反。
沈一石改稻为桑
丝绸大户为什么不去做改稻为桑呢,主要是不划算。
正常年份一亩田是五十石,如果改种桑田每年只有二两银子收益,那么投入需要五十年,如果田价压到十石/亩,大户收回成本的周期就会缩短到十年,自然意愿就强烈了。
但是严党要改稻为桑,不是真的只为不过库亏空,他们还要捞钱。
于是由沈一石去买田是最优解,既能够讨好宫里讨好皇上,严党也能更方便的在里面分钱。
如果一亩田五十石,沈一石也拿不出那么多本钱。
还有一个划算不划算的问题,如果花五十石/亩的价格买田,等于需要50年才能回本。如果算上五五分租,那等于需要100年才能回本。
那沈一石是官商平时就可以半价买生丝,完全没有必要去买田。
其实无论是前期的踏青苗,还是毁堤淹田,都是为了压低田价。
沈一石要算账的,改稻为桑的买田成本不能高于10石/亩,否则他就是织多少亏多少。
因为他的分成中,50%要去填补国库的亏空,25%给到严党,浙江的官员还要分,还要生产的成本。
所以沈一石计算过,买田一亩不能超过十石,他要保本经营。
尾声
胡宗宪说过,挣了钱最后有几文钱能真的进国库。
改稻为桑只是一个道理,只是各种势力分钱的一个游戏。
所以即使按照胡宗宪的三年计划,依然无法解决赤字问题,所以改稻为桑是死棋。
胡宗宪的用意也不是三年改完。而是做给朝廷看,边做边上疏,把实情跟困难都报上去,让朝廷看到困难,万一逼出反民,得不偿失。
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朝堂里严党和清流严重对立,双方都把自己私人恩怨放在第一位,都在想办法给对方使绊子、打棍子、下死手,嘉靖帝也不想出面调和,促使两党团结合作,这还怎么干事?就像北宋晚期,新党和旧党水火不容,双方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互相拆台,绝不会团结合作的,变法维新也就无法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