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主子。
他是一个权谋家,御下严格,左顺门惨案、越中四谏都是明证。对于不听话的大臣,他毫不手软。
到了嘉靖晚年,他遇到了直臣海瑞,35岁才中举人,才华一般的小官。
海瑞是清官代表,王朝中“武死战,文死谏”。
嘉靖也算得上“中材之主”,能理会海瑞的用心。
海瑞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清官代表,嘉靖也并未因为这个奏疏,改变了自己的定位。
嘉靖14岁登基,从外藩来到北京,见过了太多的人,他对人的判断,不说百分之一百,九成把握还是有的。
他的内阁首辅们,杨廷和、夏言、严嵩都是饱读诗书的人,他们有些人话说的体面、冠冕堂皇,可私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杨廷和名声很好,也是干臣,与皇帝很多争执,却也是为了自己揽权。
严嵩虽然是一个贪官,但他有背黑锅的自觉,会迎合皇帝。
嘉靖对大臣的判断是看他们的动机,他临终前对裕王说:“没有所谓真正的贤臣,贤与不贤有时候也由不得他们,看清楚了,贤时便用,不贤便黜。”
他对大臣的本质看得很清楚,贤臣的标准与一般百姓眼中的标准也不一样,只有他认为贤的,才是贤臣。
简单来说,就是要听话。
海瑞为什么冒死上书?
晚年的嘉靖,能放过海瑞,他觉得海瑞没有私心,是为国。更重要他想要身后的名声,不能落下杀忠臣的恶名。
海瑞这样一个小官,为什么在嘉靖朝会这么的出名,就是上书骂了皇帝?
当然不是,嘉靖朝那些死谏的大臣还少吗?
大明王朝1566最高潮,就是海瑞用决绝的方式上《治安疏》。
前面34集,讲述了改稻为桑的整个过程,倒严等一系列事情,其实要告诉大家,大明的病根在哪,这是在解释海瑞为什么要上疏。
又用了四集的篇幅,来说这个体系的再怎么改,除了根治病根,没有其他的解法,这是在解释海瑞为什么只能上疏。
所有的讲述都是客观的,但海瑞为什么要用这么激烈的方式来上疏?
从人的角度来讲,海瑞上《治安疏》不光是置自己于险境,更是置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于险境,这并非士大夫所推崇的”仁“,也显得很不近人情。
而”百官欠俸“这一节能看出,海瑞并非不近人情。
海瑞在地方和中央都任职过,特别是看到了“百官闹欠俸”,深深地刺激了他。
海瑞首先是一个人,他非常清楚大明可以诛灭十族,也非常了解嘉靖的高压手段。
他可以不顾念自己,但是不会不顾自己年过七十的母亲和身怀六甲的妻子,他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顾虑。
只有明白了他的这些顾虑,才能明白他上疏的决绝。
嘉靖为什么不杀海瑞?
嘉靖盛怒之下,将海瑞抓起来,之后让赵贞吉去牢里审海瑞,之后百官审,他和石公公曾经去监狱,也和海瑞做了辩论,都败下阵。
终章,嘉靖以皇帝的名义召见海瑞,两人进行了一场权力与道义的交锋。
嘉靖求了一辈子的长生,将死之时,终于承认永生的虚妄,重新回到了现实的自我。
可他陷入另一种虚无:如果人终究要死,那么站到权力顶峰又有什么意义?
那些古书上的明君、圣主还不是如同他一样,最后走向了死亡。
海瑞的回答,这些人都在,在史书中。
海瑞的一生,都在等待这个时刻,能与皇帝面对面对话。
他在家乡读了四十年的书,屡试不第,没有放弃。
他穿着草鞋走出家乡,架着一叶扁舟出仕到波谲云诡的浙江。之后他调任江西的知县,经历女丧妻病的家庭悲剧。
他租了马车来到京城,疏散家人,买好棺材,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治安疏”,是在等待这个时刻。
他做这件事,是为了他家乡受倭患死去的百姓,其中包括他的父亲。
他是为了淳安县受端午汛流离失所的农民,他们只以为是一次倒霉的天灾。
他是为了“改稻为桑”的桑民,他们响应了朝廷的政策,却一次又一次被官员们要求再“苦一苦”。
他是为了冻毙于风雪中的大兴百姓,他们活着时的故事没有记录,他们死的时候也没有墓碑。
可这些没有名字也没有故事的人,才是创造出这个世界的人。
这些人死的时候,只是一个统计数字,活着的时候没有机会说话。
海瑞就是要为这些人发声,所以他才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上疏。
嘉靖空有手段,没有主义。他的视角里只有君主,他的对面只有群臣。而他判断群臣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江水是否湮没了山头,也就是群臣对他的君权是否构成挑战。
他看不到构成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老百姓,这注定了他无论如何聪明,也只能停留在“术”的层面停滞不前。
当权力眼中没有人民,便会注定一个国家的失败。
嘉靖为权力做出了辩驳,但在史册人心前败下阵来。
海瑞说完自己要说的,愿意赴死。
嘉靖读了一百多遍《治安疏.》得出的总结——以民为本、君臣共治。
这时的嘉靖已经做不了什么,只能留给儿子去做了。
从内心嘉靖不会杀海瑞,但是面子上挂不住,于是派黄锦慢慢去传旨,耽误了斩首的时辰,海瑞活了下来。
从一开始嘉靖便不会杀海瑞,他要留下这个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