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政治正确有多重要?一个西汉小官写封信,竟然就能当上丞相

菜鸟富贵 2025-02-15 15:42:28

在西汉历史长河中,众多丞相粉墨登场。而其中有一位名叫田千秋的,着实显得极为特别,与其他丞相相较,他简直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异类,在整个西汉历任丞相群体里显得格外突出。

丞相这一官职,在整个朝堂之上,位处皇帝之下,其手中所握权力极为庞大,几乎可以说是无边无际。也正因如此,要想成功谋取这一官职,绝非易事,其难度着实是相当之高。

西汉之时,欲为丞相者,其途有四。其一,追随刘邦南征北战,亲身历经汉朝创建之程;其二,父祖显赫,家中长辈曾参与开国大业;其三,家门有幸,直系女性亲属得嫁皇帝;其四,苦读数十年,获全国读书人之认同也。

不得不说,在西汉时期,绝大多数丞相在登上那个高位之前,都历经了极为坎坷的奋斗历程。他们需要在诸多对手当中脱颖而出,不断拼搏战胜无数竞争者,而且还得获取皇帝的充分信任,唯有如此,才具备当上丞相的可能。

相较于其他丞相而言,汉朝中期的田千秋丞相着实有些与众不同。他既未历经任何竞争上位,也不存在直系亲属与皇帝联姻的情况,更非汉朝开国功臣的后裔。而他之所以能成为丞相,仅仅是因写了一封信,且此信在那个关键节点,恰好契合了汉武帝的心思,精准触碰到了政治正确之处。

随后,汉武帝便将原先的丞相给诛杀了,紧接着就径直将他擢升,让其担任丞相这一要职。

当然啦,要是细细说来的话,这个过程着实是挺复杂的呢。仅仅凭借一封信就得以上位,可别小瞧这封信,那可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写得出来的。那么这位靠着一封信上位的田千秋在当上丞相之后,他最终的结局又会是怎样的呢?

若想把田千秋的故事完完整整讲清楚,那就得先从田千秋其本人说起。

史书对于田千秋早年的经历,记载寥寥无几。仅能知晓的是,田千秋乃是战国时期齐国王族的后人。不过在汉朝,这样的身份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并未显得多么出众。

在写那封信之前,田千秋可不是什么要紧人物,他不过就是个看守坟墓的人罢了。而他所负责看护的那座坟墓,正是汉高祖刘邦的陵寝呢。

即便田千秋后来得以出任丞相一职,可在史书当中,却依旧未曾有过多关于他的记述。究其缘由,主要是他在年轻时的那些经历,着实乏善可陈,确实也没什么值得书写记录下来的内容。

倘若所有剧情均按正常走向发展,那接下来,田千秋压根儿不会有能够出人头地的契机。其极有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个守陵人,难有什么大作为。并且,田千秋自身也并非负责守陵事务的最高级别官员,他不过就是处在底层的一个小保安罢了。

如此看来,田千秋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人。他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之处,各方面表现都和寻常人无异,从种种迹象综合去考量的话,他实实在在就是个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人罢了。

但出乎众人意料的是,田千秋的命运,在公元前91年之际,已然悄然发生了转变。就在这一年,汉朝遭遇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巫蛊之祸。彼时汉朝的高层中,部分奸臣相互勾结,蓄意陷害太子,致使太子无奈自杀。而太子的全家老小,连同其身后诸多官员,也都受到了株连。

巫蛊之祸在历史上极为有名,在此便不多做阐释了。在这场祸事初始阶段,那些纷繁复杂的斗争压根和田千秋沾不上边儿,完全没有任何关联。

由于他所担任的官职,真的是太过低微了。

巫蛊之祸在汉朝高层掀起了巨大波澜,波及范围极广。基本上只要是和太子相关的官员,统统都被反对派给牵扯其中。然而即便如此,这场汹涌的风波却怎么也波及不到田千秋那里。要知道,彼时的他仅仅是承担着为刘邦守陵的职责,就其官职而言,与当朝太子几乎不可能存在什么关联。

然而在这之后,待巫蛊之祸画上句号时,田千秋的机遇便慢慢地来临了。

简而言之,彼时状况如下。巫蛊之祸爆发之际,汉武帝正在京城之外避暑,如此一来,太子刘据根本没机会向汉武帝作出解释,无奈之下只能起兵自卫,最终落得兵败自杀的结局。毕竟太子确有起兵的举动,所以此事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定性成谋反了。

可关键在于,自始至终,汉武帝压根就没真的相信太子会谋反这事。即便先前汉武帝知晓太子起兵了,他所下的命令也不过是让底下人去把太子捉住,带过来让太子解释清楚,并非是存了要杀掉太子的心思。怎料,反对派却借着这个契机,硬是逼得太子自杀身亡了。

于是,待汉武帝返回京城,听闻太子已然自尽的消息之际,满心满脑就只剩愤怒了。可有趣的是,处在这个时候的汉武帝,却偏偏无法将内心的愤怒表露出来。毕竟从表面情形来讲,太子确确实实是犯下了谋反的大罪,而那些去镇压太子的人呢,可都算是立了功的功臣。

在那之后,汉武帝也只能在明面上对这些所谓的“功臣”给予封赏。而背地里呢,汉武帝则不动声色地暗中展开查探行动,一心想要弄明白事情的真实情况,搞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更要揪出那个在背后推动这件事发生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难度颇大。要知道在当时,汉武帝身旁几乎全是持反对意见之人。并且太子一方的人员,早在先前的巫蛊之祸里就差不多被清理殆尽了。如此一来,那时的情形就仿佛“皇帝的新装”一般。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太子明显是被冤枉的。可关键就在于,压根儿没人能够跑到皇帝跟前,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地讲清楚,也没人有那个能耐把其中隐藏的这层关系给彻底挑明咯。

接下来,田千秋就如同“皇帝新装”故事里的那个小孩一般。在相应的情境之中,他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就像故事里的小孩道出了众人不敢言的真相那样,田千秋也做出了与之类似性质的举动,从而在那个特定的局面下有了这般类似的情形呈现。

没人晓得田千秋彼时究竟作何想法。有人揣测,他说不定是汉武帝所设的一枚暗棋呢。亦有人觉得,田千秋仅仅是出于纯粹的正义感,一心想为太子叫屈。不管怎样,就在这个当口,田千秋主动向汉武帝呈递上书,着手为太子申冤了。

田千秋上书之际,所言甚是简洁。其仅仅阐明了一个清晰的逻辑:刘据身为太子,压根就不存在谋反的动机!即便他真的动用了京城的军队,那也不至于被判处死罪!顶多也就是应当受到一番斥责罢了。

实际上,这个逻辑是极为重要的。它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关键的意义,不容忽视,其重要性体现在诸多具体情境当中,对相关事宜的理解、判断以及后续的推进等,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田千秋上书之前,汉武帝已然陷入了一种思维困境。他心里觉得自己的儿子或许是遭人陷害的,并且似乎也掌握了部分相关证据。然而,刘据起兵造反这件事又确确实实发生了。要是汉武帝真去深究,那就等同于为一个谋反之人鸣冤叫屈,这显然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然而,田千秋所给出的这一逻辑,恰好化解了相关问题。于田千秋的逻辑而言,其一,太子即便实施了调兵之举,那也不能就此认定为谋反。其二,未曾谋反的太子,哪怕有调兵的行为,其罪过也不至于要被判处死刑,顶多也就是应当受到一番斥责罢了。

这一逻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从法理层面,为汉武帝去清算那些奸臣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呢。在这样的逻辑体系下,太子压根就不存在谋反的情况,就算是调兵之举,也到不了判死罪的程度。这么一来,那些一个劲攻击太子的人,那可就是真正有罪的啦!

于是在此之后,汉武帝迅速接纳了田千秋所提的建议,并且将田千秋擢升为大鸿胪。而田千秋的那份上书,实则是开启了一道口子。随后,众多的人纷纷开始依据实际情况上奏,如此一来,反对派便再也没办法继续将谎言维持下去了。

没过多久,太子之前所蒙受的冤情便得以彻底昭雪。随后,汉武帝果断出手,将那蓄意陷害太子的江充,其家族上下三族尽皆诛灭。而其余那些直接参与陷害太子之事的人,也都没能逃脱,均被汉武帝下令处死。

然而在这一过程里,有个情况着实挺有意思。巫蛊之祸发生时,存在部分人,他们实际上在背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致使刘据选择自杀。但从逻辑层面来讲,这些人也确实是依照汉武帝的指令行事,并非是有意去陷害太子的。

对于这部分人而言,汉武帝想要追究他们的责任着实困难,甚至都没办法去指责他们对太子有所行动。毕竟诸多情况错综复杂,使得汉武帝在面对他们时,陷入了一种既难以追究又无法直接点明其对太子下手这一行为的境地。

然而,汉武帝对这类人可没轻易放过。随后,他便借着别的由头,逐个将这些人给铲除了。就拿当时的丞相刘屈氂来说吧,汉武帝以其诅咒皇帝的罪名,直接将其全家都给杀了。还有另一个关键人物李广利,同样也被汉武帝灭了全家,不过理由并非是他陷害太子,而是他在前线吃了败仗后竟然投敌去了。

总而言之,在经历了一系列堪称极限的操作过后,汉武帝总算是给自家儿子成功报了仇。并且,他还把那些所谓的反对派彻底给清理掉了,这一下子就使得汉朝不少高层精英都被带走了。可如此行事之后,一个全新的问题却随之冒了出来。

那么,接下来丞相之位应由谁来担任呢?

前任丞相暗中构陷太子,结果全家都被汉武帝下令诛杀。并且在此之前的一系列清理行动中,汉朝的高层人员也大都被清理殆尽。如此一来,到了这个时候,汉武帝若想挑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出任丞相一职,还真的是颇为困难呐。

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汉武帝脑海中浮现出了田千秋的身影。或者说,就在这一时刻,田千秋进入到了汉武帝的思绪当中。总之,是在这个特定的时段,汉武帝一下子就想到了田千秋此人。

汉武帝心里十分明白,田千秋压根就没有胜任丞相一职的能力。要知道,田千秋此前不过是个看守坟茔的人罢了,对政务方面几乎是全然不懂,像丞相所承担的那些繁杂工作,他根本就没办法完成。

然而与此同时,推选田千秋担任丞相一职,存在着三个不容忽视的益处。

其一,让田千秋出任丞相一事,其象征意义颇为突出。要知道,此前田千秋曾为太子鸣冤。当他得以担任丞相这一要职时,便等同于向全天下昭示,太子着实是蒙冤受屈的。毕竟,连一个为太子申冤之人都能成为丞相,如此一来,众人自然也就不会再去质疑太子的忠诚度了。

其次,田千秋能力欠佳,根本没可能成为权相。彼时汉武帝身体状况愈发糟糕,已处于弥留之时。就当时而言,可供他选择的最佳人选唯有幼子刘弗陵。在此情形下,待刘弗陵日后登基,要是安排一个能力极强的人出任丞相,实际上反而对刘弗陵稳固皇位不利。

其三,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从田千秋上书那时起,汉武帝便一直在对其进行观察。经此番观察,汉武帝得以明确,田千秋绝非那种热衷于弄权或是极为好大喜功之人。如此状况下,即便他出任丞相之职,也不可能为了凸显自身政绩,而去和旁人争权,亦或是自行开展什么大型工程。

接下来汉朝要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而这个特点对其是十分有利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汉朝开展休养生息的举措起到促进作用,使其更好地在这方面得以推进和落实。

总而言之,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刻,相较于选择一位极为优秀的人出任丞相之位,挑选一个相对平庸的人来担当此任,反倒更为契合当时的情况。很显然,田千秋恰恰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最为适宜的人选。

就在前丞相刘屈氂被处以死刑过后没多久,田千秋便顺利地登上了丞相之位,正式成为了汉武帝时期的最后一任丞相。

不得不承认,田千秋凭借一封信便得以晋升上位,其运气着实是好得很呐。不过话说回来,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敢于站出来为太子鸣冤叫屈,所需要的勇气可不是人人都具备的,而田千秋却做到了,这一点着实令人感叹。

自任命田千秋为丞相起,汉武帝便已然着手筹备自己的身后之事了。随后的两年间,经过一系列繁杂的安排部署,汉武帝总算将后事安排妥当。在其安排下,幼子刘弗陵被立作太子,并且,汉武帝还挑选了四位他所信任的大臣,让他们来辅佐这位小皇帝。

然而在这四位辅政大臣当中,是并不包含田千秋的。

这一布置着实巧妙。其一,丞相位高且权重,已不适合再行辅政之事。毕竟若辅政大权落入丞相手中,那汉武帝便如同亲手造就了一个“站皇帝”,这对日后刘弗陵掌控大权极为不利。其二,汉武帝心里明白,丞相或许可以平庸些,但辅政大臣绝不能不懂政务啊。

如若不然,待他离世之后,汉朝高层之中便再无一人通晓政务。如此一来,恐怕过不了几日,汉朝便会彻底分崩离析了。

在将一应事务全部安排妥当之后,汉武帝溘然离世。此后,汉昭帝登上皇位,田千秋仍旧担任丞相之职,而由霍光领衔的四位大臣则肩负起辅政的重任,共同辅佐汉昭帝治理朝政。

汉昭帝时代来临之后,田千秋出任丞相一职,这一干就是十年。颇为有趣的是,在这整整十年的任期里,田千秋差不多就如同一个吉祥物般的存在。他平日里也就是负责主持一些常规工作,偶尔会以丞相的身份主持下会议,除此之外,重要的事儿基本没怎么干过。

在这一时期,真正成为历史主角的,当属那位肩负辅政重任的霍光。

在过去的十年间,汉朝上层实则出现了两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其一便是盐铁之议,其二则为辅臣内斗事件,并且这辅臣内斗之事后续还径直引发了燕王谋反这一情况。然而在这两件大事当中,身为丞相的田千秋,扮演的不过是一个几乎无足轻重、戏份可被忽略的配角角色罢了。

简而言之,自步入汉昭帝时期起,田千秋身为丞相,全然就是个老好人的形象,在争权之事上基本不涉足。与之相反的是,那四位辅政大臣,慢慢分化成了两个派别,随后便展开了彼此间争权夺利的争斗。

最终,这场会议的结局是霍光一派取得了胜利,从而落下帷幕。

第二件事发生在盐铁之议结束后,那时霍光的反对派因自身势力较弱,就妄图直接发起政变以控制京城。反对派中的两位辅政大臣桑弘羊与上官桀,径直联系了身处京城之外的燕王刘旦。要知道刘旦乃是汉武帝之子,从法理层面来讲,是拥有继承权的。

然而随后,在反对派谋划发动政变之际,霍光先一步采取行动,径直将两位辅政大臣以及反对派的其余重要官员统统逮捕。在此过程中,田千秋难得地有所行动了一回,参与到了对反对派的抓捕行动里。不过要知道,田千秋此次出手,仅仅是为了平定政变,可不是为了去协助霍光。

田千秋从头至尾似乎都未曾参与到任何一方阵营之中进行站队。身为丞相的他,向来扮演着老好人的角色,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他并非是霍光阵营里的人。

在步入晚年之际,田千秋并未参与各方站队之事,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威望反倒愈发高涨起来。汉昭帝对其极为青睐,还特地准许他乘车入宫呢,这待遇着实太过优厚了。也正因如此,后来人们便称他为车千秋,而他的子孙更是径直以车作为姓氏了。

公元前77年,也就是平定政变过去三年之时,田千秋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一生,安然离世,最终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田千秋身为丞相,着实没什么突出作为,拿不出任何有分量的政绩来。不过在那样特殊的时期,不采取什么特别举措,从很大层面来讲,反倒成了最为明智之举,也可算是一种别样的“作为”了。

汉昭帝初登皇位之时,有一位丞相,此人忠厚老实,自身能力并非出众,也没什么野心,更不会肆意妄为。这样的丞相对于国家的稳定而言,意义重大。田千秋便是这位丞相,他的存在令几位辅政大臣心存忌惮。即便他不追逐权势,可只要他在世且担任丞相,几位辅政大臣便不能对其视而不见。

由此可见,看似毫无作为的田千秋,实则在汉武帝时代向昭宣之治过渡期间贡献颇大。就拿他凭借一封鸣冤信便得以升任丞相这事来说,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那个特殊时代所催生的独特现象。

倘若未曾发生巫蛊之祸,就田千秋所具备的资历来讲,他原本是压根儿不可能得到出任丞相这一机会的。

0 阅读:5
菜鸟富贵

菜鸟富贵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