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一开始跌,就说明该买股票了…

海云聊商业 2024-03-28 22:44:52

(文末照例有一张图总结)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今天我打算聊聊

这几天跌得很惨的债券

在这个阶段它一跌

往往意味着股市要涨了

今天会员群里有个群友提到,他买了个自认为低风险的银行理财,结果买了后连跌了整整一周。

其实还真不是,最近同业存单和债券等固收类产品确实跌得很惨。

看看隔壁的债券基金,也好不到哪里去——

资管新规 落地后,银行理财不给保本保息了。

低风险的银行理财基本上跟债基没啥区别——配的多是固收类资产。

今天我打算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银行缺钱,关理财产品啥事?是挪用了我们的钱吗?为什么银行最近会很缺钱?接下来债券还会继续跌下去吗?为什么我会建议这时候该入手股票?

Part 1 银行缺钱,关债券啥事?

其实道理很简单,也不是它们挪用了你们的资金。

只是因为,银行是买债的主力(同业存单也是)。

那么问题就来了——

银行到底有多缺钱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一般我们会看利率。

一旦银行开始缺钱,它们就会愿意用更高的利息,向市场借入资金。

这时候利率就会上来。

上面这个图上的两个利率都是银行平时借钱参考的主要利率。

利率越高,说明银行越缺钱。

我们看到,最近利率开始往上走了。

Part 2 为什么银行会缺钱?

这得从银行的模式说起——

银行一般会从央妈、同行以及储户那边拿钱,然后拿去放贷给实体经济。

而银行之所以最近开始缺钱了,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因1:实体经济需求上来了

这个我在之前的 文章 也提到了。

一个是地产融资改善。

根据中指研究院11月8日公布的数据,10月份房企非银机构融资首次出现了同比正增长。

11月9日,央行主办媒体《金融时报》报道说——

「当前种种迹象表明,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房企融资环境正在好转,市场预期有所改善。」

另一方面,8号晚上的时候,在央妈的支持下,交易商协会提到,会「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另一方面则是上周五的防疫政策调整。

这周这个消息进一步发酵。

不少人觉得接下来实体经济会逐渐恢复,这样需要贷款的企业会越来越多,愿意办按揭买房的居民也会越来越多。

原因2:央妈给钱给得不痛快

需求上来了,上游的钱却没给够。

11月以来,央妈放水放得很不痛快,甚至是回收了不少。

所谓「央妈放水」,其实只是央妈把钱出借给银行。

一般过个7天到3个月(有时候会更长)到期了,银行就得还回去。

我们叫「资金回笼」。

一般到期后央妈会给银行们「续命」,相当于「新债换旧债」。

刚好今天(11月15日)有上万亿的资金到期了要回笼。

因为市场担心央妈是不是要开始收紧钱根,想着今天它会不会就不给银行们续命了。

而且也快到年底了,债券基金们今年以来业绩还不错,也是时候止盈了。

所以过去几天,债券基金们开始跑路、抛售债券和同业存单等固收类产品。

不少基民看到债基跌得很夸张,于是也跟着跑。

不少没有跑的债基被赎回,只能把手头上的债券也给卖了,这样才有钱还给赎回的投资者。

有点踩踏的意味。

那么问题就来了——

Part 3 接下来怎么走?

短期来看——

今天央妈又通过MLF和逆回购给银行们续了命。

相当于净投放了200亿。

市场的担忧暂时解除了。

所以短期内,继续下跌的概率变小了。

不过中长期来看,债券基金没啥机会了。

我大概说一下原因——

央行放水,会先把钱给到银行,然后再由银行放贷给实体经济。

不过呢,银行不会贸贸然就出借给到实体经济——毕竟经济一般般的时候,坏账不会少。

这时候还不如把钱借给不会违约的同行(买其他银行发的同业存单),或者是拿来买已经上市了的、评好级的债券。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也得愿意借钱,在金融体系里空转的钱才能放得出去。

而之前实体经济没啥信心,企业都不愿意借钱投资扩张,居民也不愿意借钱消费买房。

所以钱就一直在金融体系里出不来,都被银行拿去买债券和同业存单了。

我们发现,从去年开始,钱开始「脱实向虚」,从实体经济回流到金融体系里头。

虽然实体经济也开始有在借钱,但速度很明显跟不上。

而最近的这系列政策,扭转了大家的预期。

以前我们在 货币信用框架 有介绍过,通常在接下来的这个阶段,跑得比较好的是大宗商品和股市。

换句话说,接下来可以陆续抄底A股了。

相当于原来买债的钱,要开始流入股市了。

现在的市场确实敏感。

央妈不放水几天,市场就开始担心宽松政策是不是要调头了。

我在之前的视频号直播里也提到,因为历史原因,A股天然就对政策敏感。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提前分析,进行预判。

最后,照例来个一张图总结——

「Greed is good.」

「很帅的投资客」的所有内容皆仅以传递知识与金融教育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切请以最新文章为准。

风险提示:美联储加息力度超预期;新冠疫情反复。

相关阅读:

《防疫松动,牛市要来了?》货币信用框架:《该买股票了吗?》

图文/ 狐狸

Icon/ freepik from flaticon

主创/ 肖璟,@狐狸君raphael,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也在 Google 和 VC 打过杂。华尔街见闻、36氪、新浪财经、南方周末、Linkedin等媒体专栏作者,著有畅销书《风口上的猪》《无现金时代》。

参考资料/ 《央行公开市场本月首次转为净投放 银行间资金面趋于收敛了吗?》《债基一天跌去几个月涨幅 债市因何“无差别”下跌?》

0 阅读:0
海云聊商业

海云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