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天生军事家”

箪瓢斋 2020-05-07 20:38:39

在今天,一个人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将军,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别的不讲,单单是资历这一条,就需要一个人在基层苦熬很多年才可以。想一步登天,从普通一兵一下子飞跃成为将军,那是万万没有可能的。

然而,熟悉历史的人可能会注意到: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军事家似乎都是天生的,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资历,什么经验,最多凭借着自己的一张巧嘴(有的甚至连嘴都用不着)就能从平头百姓一跃而成为三军统帅。而他们的军事才能又好像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根本用不着什么学习、实践,直接从肚子里拿出来就能用,靠着这些天生的本事,他们就能创造出军事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曹刿论战的故事。春秋时期,齐国要去打鲁国。曹刿去找鲁庄公,跟他一通神侃,结果鲁庄公就信他了,带着他一起去打仗,还处处听他的,这仗也居然就打赢了。可是,鲁庄公凭什么这样相信曹刿呢?他就不怕万一曹刿是齐国的奸细吗?

再比如孙膑。虽然他出身名门,但是毕竟从来都没有打过仗,齐威王仅凭着田忌赛马这么一件小事,就敢大胆重用孙膑。而孙膑也真的不负众望,不仅和田忌一起打了胜仗,而且还报了自己的私仇。

还有韩信。从资历来看,他原本是项羽麾下的普通一兵,什么像样的成绩都没有。只是因为萧何的极力推荐,刘邦不知怎么就信任了他,直接把他任命为全军的最高统帅。结果此后,韩信就确实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

另外还有卫青。他出身低微,全靠着姐姐当了皇后,他才开始当官,不过也不是武官,只是个成天在皇帝身边转的普通官员。汉武帝不知怎么就直接任命他独当一面,率兵出征,从此卫青就成了一代名将。

看到上面那些著名军事家的故事,想必会让许多人感到羡慕。但是仔细想想,又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难道世界上真的会有这样的天才吗?难道古代的军事家都是生而知之的吗?

就像韩信,刘邦难道只听他神侃一通就可以那样重用他吗?他就不先考察一下韩信的实际能力吗?而作为韩信自己来说,他从士兵到元帅一蹴而就,是如何获得这样的超级能力的呢?他连一支小部队都没有指挥过,是怎么做到轻松自如地指挥数十万大军的呢?

对于这些问题,史书中并没有给我们留下答案,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分析判断。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史书并不是完全靠得住的!

我们可以注意到,像上面列举的那些“天才”军事家,都生活在距离现在很久远的年代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靠近我们现代,这样的“天才”就越少,到了明清这样离我们很近的时期,我们就基本上找不到这样的神人了。明清时期的著名军事家,不管是朱元璋、戚继光,还是努尔哈赤、岳钟琪,他们都是有一个成长过程的,没有一个人是像韩信那样一步登天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之所以古代会有那么多似乎是天生的军事家,那完全都是历史学家的记述给我们带来的认知偏差。

我们可以拿诸葛亮来做一个比较。一般人对于诸葛亮的了解都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书。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就是个神人,天生就会打仗,和史书上的曹刿孙膑韩信一样的神奇。

但是,如果看一下《三国志》,我们就会知道,诸葛亮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神奇。他并没有打过那么多的胜仗。他后来成为政治家、军事家,显然也是有个成长的过程的。

如果没有《三国志》以及其他的史书,只有《三国演义》,那么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诸葛亮必然也是个神人,就像孙膑韩信一样的神奇。

因此,我们可以确信,古代史学家在记录曹刿韩信等人时,显然是也像罗贯中那样对史实进行了一番自我加工。他们要么省略掉了很多东西,要么进行了大胆的虚构。考虑到当时的信息传递能力,我们还可以确信,在记述这些军事家的时候,以讹传讹的东西估计也被掺杂进来不少。比如曹刿,他和鲁庄公应该早就相知相识,而且他恐怕以前也有过军事实践,正是因为如此,鲁庄公才会那样的信任他。再比如韩信,他当上汉军统帅的过程肯定也不会是那么简单,也不会像“萧何追韩信”那样富有戏剧性。他应该是在汉军中,或者是在别的地方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他是靠着这些才能打动了刘邦,刘邦才对他委以重任的。但是,在左丘明与司马迁的记载之中,不知由于什么原因,他们对史实进行了改动,造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离奇的篇章。

由于春秋战国乃至两汉时期距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留下来的资料太少,所以我们已经无法真正了解到古人的实际情况了,只能接受史书上那些有限的、同时又是很离奇的记载。于是,历史上就出现了许多“生而知之者”。

而像明清时代就不同了,由于距离我们很近,留下来的史料很多,当时的人物的实际情况会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样,那些“神奇的天才”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们应该心中有数,千万不要被迷惑,以为古代真的有那样神奇的人物,甚至产生出“今不如昔”的错觉。

0 阅读:38
箪瓢斋

箪瓢斋

一个在文学、历史、体育方面略有感悟的老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