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二三事:关于晚读意义的一次“说”服,以及我们如何去“读”书

微暗之火 2024-11-26 18:52:26

朗读课文,朗读那些由课文的知识点整理而成的材料,甚至更进一步,朗读试卷上的主观题答案。到底有无意义?

一群人,在晚自修开始前的二十分钟,整齐划一地站着开口齐读,到底是一种形式主义,还是真正对他们提升知识理解、巩固已有知识有帮助的行为呢?如果有帮助,那这样的行为到底有多少效率,是否可以再折中一下,变为自由朗读呢?……

本文是基于和一个同学的交流,关于晚读,关于晚读齐读,关于晚读为什么不让出去到走廊自由读等问题的交流。

其中,作为谈话的一方,老师的身份给了我很大的权利,我偷换概念,我转移话题,我试图设身处地为他们思考,来博取信任。但这些都是在晚上整理完后,才发现的,当时我没这种感觉。又或许,他们根本无所谓也未必,你说你的,但凡我听一句,就算我输……

另外这只能算是灌输,而非对话,因为对话的主体不平等……

不知道其他地方的高中生,是否有晚自修?是否也要在晚自修前晚读?

至少我们学校是有的。开学的这一周,新的班级,主抓学习的常规习惯,所以要求每个同学都要站起来大声齐读。我和他们说过,等第一个月,如果你们都能在铃声响起后,做到大声朗读,那么以后你可以在晚读期间,自由朗读自己薄弱科目的相关材料,但第一个月,希望大家能培养起这个大声朗读的习惯!

书声琅琅中,我正欣喜于学生的自觉、自律,有一个学生却有话讲:我觉得这样的朗读没意义:很僵化,不能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去选择读的材料是第一个原因;读的都是些枯燥乏味的东西,几门科目几个晚上平分,读了也记不住,是第二个原因。

没有价值,是他反对晚读的出发点。

这是确实的。

读书是一个对话过程,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但晚读的读书不在其中。以我所了解的历史为例,教科书上面已经多是精简概括的结论,至多辅以例证或数据或现象,至于这些个结论是怎么在史料的不同比较中,在哪种理论的考察中得来的,却鲜有表达。即省略过程,注重结论。而晚读的材料整理,那就更是惨绝人寰了,或以首先其次分条记忆,或按时间顺序列举如下。

对话成了一种灌输,读书变成了白米饭的咀嚼,易饱却无美味,甚至有时候不能喻之以米饭,充其量只能算是营养剂或兴奋剂,临时临阵给学生以刺激而已。

但我还是要求你们去晚读。为什么?

第一,从班主任的角度而言,这是一种驯化。高情商的说法就是:能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班级集体的学习氛围,更好更快地培养学习习惯,更好地培养集体意识。

作为文科班的班主任,我说给你听,不是要你们去反对什么,而是希望你们要知道去观察生活的现象,去思考可能的答案。至于我是不是真从这个角度出发,要你们晚读,你们猜!

第二,年段要求所有班级开展晚读,我们能不能特立独行?我们可以凭借什么特立独行?

我们当然能特立独行,能按照同学们的意愿去自由选择。问题是年段看过程,父母看结果,我们该拿什么来保证这些呢!如果你们能以自己的自由意志去尝试保证结果,从班主任的角度,我当然可以相信并给你们机会!

你敢吗?还是要选择随波逐流?

从老师的角度,晚读真的毫无意义吗?

固然,当知识成为一些记忆的内容和背诵的教条时,人的纯精神无功利的知识追求会在这种消磨中逐渐消失,知识的普及,可能带来知识水准的普遍下降和实用风气的上升。

但如果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疑而读”,疑结论,疑论据,疑推论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去回归教材,回顾老师课堂所讲,回到可能的拓展阅读中去,是否能让我们从另一个层面上对知识有更清晰地认识呢?

人于书有一见便晓者,天下之弃材也。……读书从勤苦中得些滋味,自然不肯放下。往往见人家子弟,一见便晓,多无成就。(清▪李光地)

一见便晓,自以为懂得,不疑不问不思者难有成就!

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彼泛然而轻信者,非能信也,乃是不能疑也。(黄宗羲)

黄宗羲更是明确说,想要有所悟,有所得,就必须要带着“疑”的态度去读书。

如此,不纠结于结论的条条框框,从结论出发,回归于疑问。价值的有无,不在于材料本身,而在于我们读书的方法。

甚至于,在读了整理好的种种东西后,有一定积累了,能更好地带着理性去思考感性所见之物。

要想有疑而读,当然需要多读,才能在各种观点的积累下,各种观点的冲突或流变中寻找疑点;但更需要我们有一种积极的参与意识。

凡以学问之道,闻而得,不如求而得之,深固也。(清▪包世臣)

故此,从追寻学问,追求成绩来看,价值的有无,更在于我们读书的态度!

一种方法的有无价值,价值多寡,不放在一段时间的维度里看,很难厘清得失利弊,更何况,身为学生,有不得不为之限制。既然如此,何不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去积极参与其中呢?

0 阅读:2

微暗之火

简介:读书能让我们获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