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鹿初离母斑犹浅,橘乍经霜味尚酸。横林弄丹深院小寒兴小酌

傅山聊文化 2025-01-04 15:26:41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这是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民间俗语。它形象地描述了农历时光,以及伴随着人们喜悦的心情。

还真是这样,小寒时节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3个节气。“小寒”的地位,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呀,相当的重要。恰似:扑克牌里的“小王”,“陆战棋”里的“军长”……

小寒,是“季冬”的开始。冬至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通常是在小寒、大寒时节降至最低。有一流行广泛的俗语道“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可见,小寒时节的寒冷程度是不一般的。

小寒,通常于公历每年1月5-7交节,太阳黄经285°,斗指癸。它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开始。

小寒时节,太阳直射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还处在热量散失状态,即白天吸收的热量少于夜里释放的热量。此其一,其二,冬至过后,冷空气频繁南下也是一个重要降温因素。多重因素总汇,这就是造就了小寒比冬至更冷的原因。

中国古代先贤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够。”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雉够”的“够”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所谓“数九”,也称“九九歌”,大体上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此外还有很多谚语,比如“春打六九头”,是说“立春”一般都在“六九”的第一天。)

真是应了那句话,“春江水暖鸭先知”。动物们感知世界的能力,或许真的比我们人类更强一些。这也符合辩证法规律,“物极必反”。到了最冷的小寒、大寒时节,会冷一些。时节过后就该暖和了。万事万物不都是:阴中有阳(当然,阳中也应该有阴),阴阳交替吗?

到了小寒时节,尤其是我国北方,田间地头的农活基本结束,差不多就是“围炉夜话”啦。如果,这个时候天公作美,能下点雪,就更妙啦。孩子们是不怕冷的,嬉笑着、或滑雪、或追逐、或打雪仗……总之,不会让寒冬腊月寂寞。

到了小寒时节,文人墨客自然雅兴一定会油然而生的。先看看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柴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唯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自然是:诗情画意般描述了小寒节气。看了、读了,您会感觉到小寒时节,好像就是大诗人说的那样精准,又通俗易懂。

诗人还告诉我们,不要怪“严凝切”,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正月交”啦。换句话说就是,要过新年啦,高不高兴?

再来欣赏欣赏宋代陆游的《小园独酌》吧:

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秋气已高殊可喜,老怀多感自无欢。

鹿初离母斑犹浅,橘乍经霜味尚酸。小酌一后幽兴足,岂须落佩与颓冠?

陆游心中的“小寒”别有一番风味。

0 阅读:0
傅山聊文化

傅山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