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吾卫之子,自为右金吾卫图形凌烟阁,儿子入书|唐西平王李晟

傅山聊文化 2024-10-31 17:06:44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一个“李愬雪夜入蔡州”奇袭战战例。李愬雪夜入蔡州(夜袭蔡州之战)在中外军事史上被人广为津津乐道。“悬军奇袭,置于死地而后生”,唐朝中期名将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一成功的奇袭战的典型战例。

这位中唐名将李愬,是李晟的第八子。

而李晟,可谓世代颂扬。

公元789年(贞元五年),唐德宗命人将李晟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

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李晟。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李晟亦位列其中。

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就有李晟。

将门出虎子,李晟是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之子。准确来说,李晟是“良家子”身份从军。跟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遇一吐蕃猛将,甚是厉害,杀伤大量唐军。王忠嗣招募勇士,李晟应征,一箭射死这位吐蕃猛将。三军振奋,王忠嗣更是喜欢的很,抚着李晟的背,高兴地说“真是个万人敌啊”。

李晟勇武绝伦,擅长骑射,跟随王忠嗣镇守西陲,屡立战功,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这个“开府仪同三司”可不得了,唐初凌烟阁上,尉迟恭就是这个官职。小说中可是“日抢三关,夜夺八寨”的猛将,后来还和秦琼同为“门神”的尉迟敬德。

击溃吐蕃。

李晟为凤翔右军都将时,亲率一千士卒兵出大震关,直奔临洮,屠灭定秦堡,生擒主帅慕容谷钟,迫使吐蕃解除灵州之围。

李晟率部横扫吐蕃军,在乱军救出被困盐仓的凤翔节度使马璘。

李晟率神策军四千,取道漏天,连取飞越、肃宁等城,横渡大渡河,击破吐蕃军,斩首一千余级,吐蕃军退去。

征战河朔。

魏博节度使田悦起兵叛乱,兵围临洺。当时战况激烈,唐军各部皆退却。李晟率部冲锋,踏着坚冰渡过洺水,横击魏军,使得唐军为之大振,重整旗鼓,合力击破田悦魏军。

幽州节度使朱滔、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与田悦勾结,率军围困赵州。李晟建议联合义武军,合兵攻打范阳。唐德宗允其所请,将莫仁擢、赵光铣、杜季汕等禁军将领调拨李晟麾下。李晟率军北进,果然逼得王武俊撤军退去。

效仿前贤。

李晟把魏征做为学习的榜样,积极效仿。身边的人规劝他说:魏征是文臣;您是武将,并且功勋卓著,若学习魏征直谏,或许对您不利。李晟说:你说错了,我有幸成为将相,不会“明哲保身”,对付皇帝的。李晟言行一致:每次上朝,对答皇帝,都忠诚正直地尽到了大臣的节操。

西平郡王。

吐蕃对李晟极为畏惧,大相尚结赞对他尤为厌恨。他们认为唐朝的名将只有李晟、马燧、浑城三人,于是实施反间之计,派遣使者通过马燧请和,再通过会盟之际劫虏浑城,出卖马燧。吐蕃兴兵进犯陇州,却不掠夺,并道:“召我来,何不以牛酒犒劳?”然后慢慢退去,以此来离间李晟。李晟派王必率精兵三千人埋伏在汗城,击破吐蕃军,几乎生擒尚结赞。不久,李晟又派野诗良辅攻占吐蕃摧沙堡。

唐德宗认为李晟是“天授明德,为时栋梁……”以为边陲屏障,封西平郡王。

陆游: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文天祥:李公文武孰能传,勋业声华遍九州。一片忠心照日月,万方民社奠春秋。

罗贯中:李晟推功于下,而引咎归已,此固哲人之所为,而晟能之。宜其孤忠独立,而追踪汾阳也。

李惟清:臣闻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郭子仪、李晟,西北望而畏之。

0 阅读:2
傅山聊文化

傅山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