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3日至18日,去香港、潮州参加了两地相继召开的“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的研讨会由香港大学等九所高校联合主办,参加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位学者。在香港中央图书馆,还举办了盛大的《走近饶宗颐-饶宗颐教授学艺兼修展览》。香港大学博物馆和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也同时展出了饶先生的书画作品等。展览开幕当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了庆祝饶先生九十华诞的祝寿晚宴。潮州市政府也为饶先生举行了祝寿晚宴,还举行了盛大的饶宗颐学术馆新馆落成典礼。一个健在的学者,有两所褒扬自己学术成就、展示自己学术成果的学术馆,有如此规模盛大的祝寿活动,以我有限的见闻来说,是绝无仅有的。
饶宗颐字固庵,号选堂,是当今少有的集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于一身的大学者、大艺术家。在七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他治学的领域涉及经学、史学(包括中外关系史和他开创的潮州学研究)、敦煌学、甲骨学、简帛学、目录学、考古学、金石学、楚辞学、词学、宗教学(包括佛学和道教文献研究)、中国艺术史研究等。他还擅长创作旧体诗、词、赋和骈文,能书善画,有很高的琴艺,对古乐也有精湛的研究。他笔耕一生,发表专著60多种、论文400余篇,仅《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就有20巨册,1000余万字。他还通晓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印度语、伊拉克语等六国语言,并对古梵文和巴比伦古楔形文字也有研究。饶先生不仅著作宏富,而且创获甚丰,在很多领域都达到了国际汉学界的前沿。如在敦煌学方面,他是研究敦煌本《老子想尔注》的第一人,他与法国戴密微教授合作的《敦煌曲》、他编辑整理并出版的《敦煌白画》、《敦煌书法丛刊》、《敦煌琵琶谱》等对国际敦煌学研究有重要的影响;在甲骨学方面,他20世纪50年代就著有《殷代贞卜人物通考》,被誉为甲骨学研究史上继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董作宾彦堂、郭沫若鼎堂后的又一“堂”;他的《楚辞书录》是第一部楚辞学书目;其《词籍考》是第一部以目录学、版本学研究词学的著作······其具备的才艺之全面、涉及的领域之广泛、取得的成就之巨大,举世罕有其匹,为国际汉学界所推崇。日本汉学家池田温认为:“20世纪前半之代表汉学者可屈指王观堂先生,而后半者应当举饶选堂先生。”
饶宗颐先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与他卓异的天资、勤勉的个性、优越的家境和特殊的际遇分不开的。他出生于潮州一个富商家庭。其父饶锷先生不仅富甲一方,而且是大藏书家。饶宗颐幼承家学,在家藏的万卷书中浸淫成长。他仅念过一年初中,没有受过正规的科班训练,但却养成了兴趣广泛的习惯。他早岁从名师学书画和古琴,长大后又转益多师,曾为王云五编撰《中山大词典》,佐叶恭绰编订《全清词钞》。他的生活道路比较平坦,其治学和创作生涯几乎没有中断过。
他18岁入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任纂修,抗战期间曾在广西任无锡国专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在香港大学等校长期任教。他天资聪颖而又好学不倦。他以晚清学术巨子沈曾植为治学楷模,16岁续成其父遗著《潮州艺文志》,29岁便出版专著《楚辞地理考》为学界瞩目。成名后又学习梵文,年近五十还赴印度学习婆罗门经典;年近花甲又赴法国学习巴比伦文。他退休后直到现在仍治学不辍,其主要学术成果都是在退休后的近30年内出版的。
饶先生曾有诗云:“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正体现出他坚毅、独立、自在、充实的生命精神。他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足迹遍五洲,神州大地更是“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胸襟宽阔。他又是性情中人,感情世界十分丰富,而具见于诗词之中。
饶先生的天资和际遇令人羡慕,饶先生的才艺和成就令人钦佩,饶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方法更值得人们学习。令人感慨的是,当今学科越分越细,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难使人兼通和澹定,饶先生这样具有如此多方面巨大成就的一代学者,今后是再难以出现了。
饶宗颐(1917~2018),字伯濂,号选堂,又号固庵,斋名梨俱室。1917年生于广东省潮安县(今潮州市湘桥区),于1949年迁居香港。1952年至1986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后曾于新加坡大学、中国澳门东亚大学(今澳门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法国高等研究院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著有《日本所见甲骨录》、《潮瓷说略》、《人间词话平议》、《潮州艺文志》、《殷代贞卜人物通考》、《甲骨文通检》(主编)、《词集考》、《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唐宋墓志》、《敦煌书法丛刊》、《古意今情——饶宗颐画路历程》、《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