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小妖风大!很多企业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比体制内更严重

悟道空间 2025-02-14 13:56:04

前阵子看某招聘平台数据,63%的职场人吐槽「现在写PPT的时间比干活还多」。

有个做游戏开发的朋友更惨,他们公司要求程序员每天提交「代码进度日报」,不仅要统计行数,还得配上流程图和用户画像。

结果现在他们组凌晨两点还在改PPT,游戏上线反而拖了三个月。

这让我想起老话说的「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现在有些企业真把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

制造业更夸张。

东莞有家200人的模具厂,去年上了套「智能管理系统」,工人每天要扫12次二维码:进车间扫、领材料扫、上厕所扫、吃午饭还得扫。

老板在年会上得意地说这是「数字化转型」,结果春节前半个月,三个老师傅直接把扫码枪扔进了淬火池。

这事在工业区传开后,工人们编了顺口溜:「二维码扫得勤,工资不见涨一分;表格填得比砖厚,机器照样出故障。」

有些老板特别爱学大公司的病。

杭州有家30人的电商公司,非要照搬阿里的「361考核制度」。

总共就三个运营,硬要分出30%优秀、60%合格、10%淘汰。

最后逼得员工自己建了个抽签群,每月轮流当「待淘汰人员」。

更魔幻的是行政部,为了应付老板要求的「日报」,保洁阿姨现在每天要拍20张不同角度的厕所照片,配上文字说明:「08:30马桶清洁完毕,使用威猛先生;11:00补充洗手液,现存容量80%...」

这些破事能成风气,说到底还是「管理层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有个做HR的朋友说破真相:「现在很多中层根本不懂业务,就只能抓考勤、查日报、搞仪式感。

就像不会教书的班主任,整天检查校服拉链有没有拉到顶。」

去年某车企被曝要求员工每天在朋友圈转发公司广告,转发量计入KPI,完不成就扣绩效。

结果催生出代发产业链,五毛钱一条,还包点赞评论。

最要命的是这些形式主义会传染。

见过最离谱的是家创业公司,学华为搞「狼性文化」,每天早上让员工在办公室学狼叫。

结果真把狼招来了——园区保安以为闹野兽,差点打119。

还有家新媒体公司要求所有会议必须用「三个闭环」「五个抓手」造句,有次开选题会,实习生憋了半天说:「我觉得这个热点可以用五个抓手抓住用户痛点,形成三个闭环的传播矩阵。」

散会后老编辑抽着烟叹气:「现在年轻人说话怎么比当年的八股文还难懂?」

这些折腾到最后,受伤的还是干活的人。

去年有程序员在GitHub发起「反无效加班」项目,72小时收到4000多个匿名故事。

有个故事特别扎心:某公司要求研发人员每天提交「代码思想汇报」,结果主程在婚宴现场改PPT,新娘过来敬酒时,他脱口而出「这个功能模块我再用三个迭代周期优化下」。当工作变成表演,工具沦为道具,最可怕的是人开始分不清生活和工作哪个才是真的。

当然也有清醒的。

认识个做外贸的老板说得实在:「我要是天天让员工填表,谁去跟客户扯皮?

厂里机器转着,单子飞着,哪有空搞这些虚头巴脑的。」

他们公司就三条规矩:不骗客户、不欠工资、厕所永远有纸。

去年营收涨了40%,员工离职率全行业最低。

这让我想起个老段子:「好公司都在闷声发财,烂公司才整天吹文化」。

说到底,企业官僚主义本质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就像不会做饭的人总爱买各种锅,不敢打仗的将军整天擦铠甲。

真正在市场上拼杀的企业,哪有精力搞这些花架子?

0 阅读:6
悟道空间

悟道空间

体制内奋斗十余年,见了太多,想说点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