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杨秀清打仗水平如何,且看他破两大营

丁一丁北 2025-01-08 19:24:39

太平天国:杨秀清打仗水平如何,且看他破两大营

世人皆知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东王",是仅次于洪秀全的第二号人物。可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号称能"通天"的东王,竟在军事上也颇有建树。1856年初,杨秀清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难题:南京城外,清军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如同两把利剑,不断威胁着太平天国的生存。这两座大营,一个由向荣、和春、张国梁把持,一个由琦善、胜保坐镇,两营合计兵力达七万之众。更令人头疼的是,清军还派来了装备精良的"红单船",专门截断太平军的粮道。面对这样的困境,杨秀清究竟是如何运筹帷幄,最终一举击溃这两座庞大的军营的呢?

一、两大营的形成与威胁

世人都说太平天国攻下南京容易,但守住南京难。这话一点不假!自1853年太平军攻下南京后,清廷就在南京周边布下了两座"钢铁堡垒"。

这两座堡垒,一个叫"江南大营",一个叫"江北大营"。说起这两座大营的来历,可真是来头不小。

江南大营的主帅向荣,可是清朝的"五虎上将"之一。此人在平定广西教匪时,就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带着和春、张国梁两员大将,率领三万精兵驻扎在孝陵卫,专门盯防太平军的一举一动。

再说江北大营的主帅琦善,此人更是清廷的"老臣",早年在两广总督任上,就以"能文能武"著称。他和胜保带着一万多八旗子弟兵和绿营兵,在扬州城外安营扎寨,与向荣的江南大营遥相呼应。

两座大营的位置设得可真是巧妙。南面的江南大营堵住了太平军西进的道路,北面的江北大营则切断了太平军北上的通道。这两座大营就像两把钳子,死死地卡住了南京的咽喉。

更让人头疼的是,清军在长江上还布置了水师。咸丰帝特意下令,从广东、福建调来了"红单船"。这"红单船"可不是一般的船只,都是装备了西洋火炮的战船,在长江上来去如风,专门找太平军的粮船的麻烦。

太平军虽说也有水师,但大多是民船、渔船改装的,哪里比得上清军的"红单船"?一旦在江面上相遇,那就是"鸡蛋碰石头"。

两大营的威胁可不止于此。他们经常趁太平军不备,突然发动偷袭。有时是向荣率兵来犯,有时是琦善领兵前来,打得太平军疲于奔命。

这还不算完,两大营的存在,还让太平军陷入了两难境地。要是派兵西征,南京就没人防守;要是专心守城,其他地方的战事就耽误了。这可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一年又一年,两大营就像两座大山,压得太平军喘不过气来。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总要想个办法把这两座大营给端了才行。这该如何是好呢?

二、杨秀清的统帅才能

正所谓"良将治军,如同庖丁解牛"。杨秀清对付两大营的手段,可谓是精准到位,巧妙无比。

且说这位"东王",在太平天国中地位特殊。他自称能"通天",能与"天父"对话,连洪秀全都要给他三分薄面。正因如此,他调兵遣将起来,旁人根本不敢违抗。

1856年初,杨秀清下了一道调兵令。这道调令可了不得,连庐州总兵周胜坤都得放下地盘来听调遣。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各路诸侯都把自己的地盘看得比天还重要,可杨秀清一声令下,谁敢不从?

这不,安庆的秦日纲、李秀成,鄂西的陈玉成,皖南的涂镇兴、陈仕章,一个个都领命而来。这些可都是太平军的大将,平日里各自为政,这会儿却都乖乖来听杨秀清调遣。

不仅如此,杨秀清还有一手"用人之长"的本事。他深知秦日纲是猛将,打起仗来横冲直撞,但在谋略上略逊一筹。于是他把秦日纲安排在正面战场,专门对付清军的主力。

至于石达开,这位"战神"在江西打得正欢,杨秀清一声令下,让他立马回师。石达开虽不情愿,却也不敢不从,只得让岳父黄玉昆留守江西,自己带着三万精锐赶回南京。

还有一件事最能说明杨秀清的本事。当时秦日纲等将领联名上书,说士兵疲惫,请求休整一个月再战。换作平常,这样的要求确实合情合理。可杨秀清却当场发怒,厉声呵斥:"军国大事,岂容迟疑!"

李秀成后来在《自述》中提到此事时说:"东王不许,再敢商议,则严惩不贷。"这番话,足见杨秀清用兵之果断。

用兵如用火,时机稍纵即逝。杨秀清深知,江北大营已破,江南大营已成孤军。这时若让将士休整,岂不是给了清军喘息之机?

于是他一边让秦日纲正面牵制向荣、张国梁,一边让石达开从侧后包抄,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这一招"声东击西",可谓是把两位大将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种统筹全局的本事,在太平天国后期可是再难见到了。那时候群雄割据,各自为政,谁还能像杨秀清这样,一声令下,调动各路诸侯?

三、出人意料的战略部署

说起杨秀清的这套战法,可真是让清军大吃一惊。谁能想到,这位"东王"竟然玩起了"组合拳"?

首先是创立了一支"机动兵团"。这支兵团由秦日纲统领,下辖"五丞相"部,总计三万人马。这支队伍既不守城,也不驻扎,专门负责突袭和奔袭作战。在当时的军事体系里,这样的编制可谓是闻所未闻。

这支机动兵团的厉害之处在哪里?且听我细说。他们轻装简从,行军速度快,今天在这里,明天就能出现在百里之外。清军往往还没反应过来,太平军就已经兵临城下了。

更妙的是,杨秀清还想出了"水陆联合"的打法。他让吴如孝的水师在长江上游弋,专门找准时机,配合陆上的机动兵团作战。这一招玩得可真是漂亮!

就拿攻打镇江来说吧。吴如孝的水师在江面上耀武扬威,吸引了清军的注意力。等清军的"红单船"都集中到江面上时,秦日纲的机动兵团突然从陆路杀到。这一招"声东击西",打得清军措手不及。

不仅如此,杨秀清还有一套特殊的情报系统。他在南京城内设立了专门的情报机构,派出大量探子打探清军的动向。这些探子混在商人、渔民中间,专门收集两大营的情报。

有了这些情报,杨秀清就能准确掌握清军的调动。向荣想调兵去扬州?情报先一步送到。张国梁准备偷袭?消息已经通报。这就好比下棋的时候,能看到对手的底牌,胜算自然就大了许多。

还有一招最绝,就是利用清军的内部矛盾。当时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杨秀清就抓住这一点,先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江北大营,等打垮了江北大营,再腾出手来对付江南大营。

这种分而击之的战术,在军事上叫做"各个击破"。杨秀清虽然没有读过兵书,但这招用得可真是炉火纯青。两大营互不统属的弱点,就这样被他给抓住了。

特别要提的是,杨秀清还在战前做了充分准备。他让陈玉成的水军在皖南一带搜集船只,专门运送粮草。等大战开始时,后勤补给就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这一手"后勤先行",为此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些出人意料的战略部署,让向荣、琦善这些老牌将领都没有想到。他们习惯了正面对决的打法,哪里料到杨秀清会来这么多"新招数"?

四、破城之战的关键环节

说到破城之战,还得从镇江说起。这镇江城,可是江北大营的眼中钉。杨秀清选择从这里下手,可谓是抓住了清军的软肋。

当时的镇江城,驻守的是吴如孝。这吴如孝本是渔民出身,对长江水势了如指掌。杨秀清让他在城内准备,就等着秦日纲从外面发起进攻。

这一仗打得可真是漂亮!秦日纲率领"五丞相"部,在城外摆开阵势。清军见状,立即派兵迎战。正当双方交战正酣时,陈玉成突然驾着一艘小船,带着精锐从水路杀入城中。

这陈玉成可真是胆大包天,一条小船就敢往城里闯!等他带兵冲出城门时,清军腹背受敌,登时大乱。这一仗,打得清军丢盔弃甲,连夜撤退。

拿下镇江后,秦日纲并没有停歇,而是乘胜追击,直取扬州。这一仗更绝,太平军竟然夺取了清军储存的五十多万担粮食!这些粮食立即运回镇江,解了吴如孝的燃眉之急。

江北大营的主将吉尔杭阿闻讯大惊,立即派兵增援。可是为时已晚,太平军早就在九华山一带设下了埋伏。清军刚到九华山下,就遭到太平军的猛烈炮击。

这炮战打得那叫一个惨烈!太平军的火炮整整轰了一天一夜,清军的营寨被炸毁了一百多座。吉尔杭阿见势不妙,想要突围,可四面八方都是太平军。最后,这位清军名将在绝望中开枪自尽。

另一边,向荣派出了他的得力干将张国梁。这张国梁可不是等闲之辈,人称"江南长城",还是天地会出身,对太平军的战法了如指掌。

张国梁带兵来到浦口、江浦一带,想要切断秦日纲的退路。可是秦日纲早有准备,不与张国梁正面交锋,而是绕道高资,先把江北大营彻底消灭。

就在这时,石达开突然从皖南杀出,直取孝陵卫。向荣见大营受敌,急忙让张国梁回援。张国梁火速赶回,却正中太平军的圈套。

韦昌辉带兵从南京城里杀出,与石达开前后夹击。张国梁虽然勇猛,但也架不住两面夹攻。幸好他及时救出了向荣,不然这两位清军大将就要折在这里了。

五、胜利的历史意义

两大营的覆灭,对太平天国来说可不是一场普通的胜利。且看这一仗打下来,带来了何等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打破了南京的围困之势。自1853年以来,两大营就像两把钳子,死死地卡住了南京的咽喉。如今钳子断了,南京城终于能喘口气了。长江水道重新畅通,粮食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城来。

太平军的士气也为之一振。要知道,向荣、张国梁这些清军名将,在军中可是威名赫赫。如今连这样的名将都被打败,太平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各路将领纷纷请战,要求出城作战。

更重要的是,这一仗打出了太平天国最强盛的时期。两大营一破,太平军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四处征战。石达开带兵入皖,李秀成攻打浙江,陈玉成挥师北上,一时间声势大振。

清军在江南的防线全面崩溃。向荣逃往江浙,其他将领也是四散而逃。原本守在江南的清军主力,一下子就土崩瓦解了。这给了太平军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专心对付两湖战场的湘军。

这一仗还暴露出了清军的一个致命弱点:各部互不统属。两大营本该相互配合,却因为各自为政,被太平军各个击破。这个教训,让清廷不得不重新思考军队指挥体制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胜利还让杨秀清在太平天国内部威望大增。谁说他只会"通天"?这一仗打下来,他的军事才能可是有目共睹。就连一向桀骜不驯的石达开,这会儿也得乖乖听命。

就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太平天国迎来了军事上的最辉煌时期。各路诸侯齐心协力,连战连捷。南京城内张灯结彩,一派兴旺景象。然而谁能想到,这短暂的辉煌之后,却是内部的分崩离析。

可就算是在太平天国后期,当人们谈起两大营之战时,仍然忍不住赞叹:这一仗,打得实在是太漂亮了!破了两大营,一举奠定了太平天国在长江流域的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是杨秀清一生中最出彩的一笔了。

4 阅读:126
丁一丁北

丁一丁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