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中,有一个戴着手铐走完了万里征途的人,他就是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的廖承志。
廖承志是著名政治活动家廖仲恺先生和国民党革命派杰出代表何香凝女士的儿子。他在学生时代就接受马列主义教育,1925年参加广州学生运动、工人运动,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之中。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被党先后派往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从事革命活动。
1933年8月,廖承志受党中央派遣,带着中央给红四方面军的指示信和一本密码电报破译法,化名何柳华,同中央交通员杨德安一道,从上海到成都,与中共四川省委取得联系。
时值省委书记罗世文奉调川陕苏区工作,于是3人同行,取道三台、盐亭、阆中、苍溪,到达巴中,开始了他一生中的戒马生涯。
廖承志进入川陕苏区后,很快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先后担任川陕省总工会宣传部长、中共川陕省委常委、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等要职。
他能文能武,会写会画,知识渊博,才思敏捷,工作认真,坚持原则,对宣传和工会工作很有经验,加之正值风华正茂时期,所负责的各项工作都干得非常出色。省委召开常委会,常常是他作记录,省委的不少文件也是他起草的。他还经常为省委机关马列主义夜校的学员讲课。
在他担任工会宣传部长期间,还负责主编川陕省总工会机关报《斧头》,并亲自刻蜡纸,搞油印。他常常在工作之余,发挥绘画特长,绘制许多革命宣传画,苏区内广为张贴的马克思、列宁像也都是他绘制的。就连当时川陕苏区的书报刊头、封面和钱币、票证图案上的马克思、列宁肖像,大多也都是他百忙中绘刻或按他的画稿制版的。
如今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川陕苏区邮票上的马克思像、巴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的马克思木刻像,以及存于旺苍县党史研究室的《红军优待证》上和川陕苏区纸币一元券上的马克思像,都出自他的手。技艺精湛,形神俱佳。他也因此赢得了同志们的爱戴和敬佩。
也正因为这些,廖承志成了时任川陕苏区最高领导职务的西北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的眼中钉。加之,他在日常工作中敢于对张国焘一些过“左”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这就更使张国焘嫉恨如仇,起了陷害之心。
1934年11月7日,张国焘在巴中召开的川陕省第四次党代会上,不分青红皂白,给廖承志加上“有国民党潜伏特务嫌疑”的罪名,下令将他拘禁起来,严加审讯,并开除了他的党籍。
时值红四方面军正开始实施“依托老区,发展新区”的川陕甘计划,川陕苏区党政军首脑机关及红军主力西迁旺苍城。廖承志亦被押至旺苍,禁闭在城内清江书院川陕省保卫局里。
虽被被武装看管,廖承志仍不停地为苏区办报刊、刻蜡纸、写标语、搞油印。他还任劳任怨地为川陕省工农银行造币厂设计着各种各样精美的货币图案。
1935年1月22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要求红四方面军策应中央红军在宜宾和泸州之间北渡长江入川。廖承志欣闻这一消息后,连夜画了一幅红一、四方面军隔江握手的宣传画,寓意一、四方面军团结战斗,共同取得革命胜利的前景。这种难能可贵的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同年4月中旬,川陕苏区大本营撤离旺苍,起步出发长征。廖承志作为“囚徒”,被铐着双手随队伍长征。
长征路上,廖承志被由张国焘控制的警卫排押着,每到一个地方住下,就被关起来,卸下手铐他就书写标语、布告,或绘制地图。有时候时间要求很急,他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也要按时完成任务。
此时,廖承志才28岁,正是精力充沛年龄。他和罗世文、朱允等少数知识分子都是能诗善画、多才多艺的能人,却被张国焘限制了人身自由。
1935年8月长征进至川西。红四方面军参谋长曾中生被张国焘杀害于卓克基,廖承志的生命也时刻受到威胁。只是他有着一手绝好的字画才能,才暂且没有遭受与曾中生同样的厄运。
他戴着手铐在武装严密控制下继续长征,遇有写写画画的工作,照常使用他。他明白了,不是张国焘不敢杀他,而是红军长征需要他做宣传工作,能够绘画制地图的非他莫属。
有时部队开大会需要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像,他就出来画好;需要写标语,他就出来写好;任务完成后,又被关起来。甚至还让他继续设计苏区钞票。这样的事情不知有多少次,他从未有过怨言,连张国焘也不得不承认,在川陕苏区还真难找到这样能写会画的人。
还在川西北草地上,他还给失德、刘伯承、傅钟等同志画过像,也给许多战士画过像。
红四方面军被张国焘拉着三过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廖承志一路上被当作“犯人”,处境更苦。但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顽强毅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行军休息时,一旦有“自由”的机会,他就和同志们说说笑笑,甚至放开嗓子,唱军歌,唱民歌,唱法语的《国际歌》。再不就拿出纸和笔画渡船,画山河,画花草,也画人物。
老红军罗青长在《革命理想高于天》一文中写道:“长征途径北川的石崖下,正在躲雨,我惊奇地与他(廖承志)相遇,乘卫兵不备,我想询问他的情况,安慰他几句。谁知他毫无沮丧之意,风趣地向我吐了吐舌头,然后是他那特有的微微一笑。他与红军指战员一样,就是以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嬉笑斗逆境,迎接并战胜长征途中的各种艰难险阻。”
美国作家协会主席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这样写道:“两河口喇嘛寺里举行盛宴时,一位名叫廖承志的画家,却由张的军队看管着,郁郁不乐。廖在1933年参加红四方面军之前曾在上海担任海员工会的秘书。据说1934年,有人注意到,他的党员登记表上面写着,他的父亲是国民党代表;他的母亲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于是被指控为‘国民党潜伏特务’,双手被绑在身后,强迫行军。……要不是他幸而能画画和绘地图,他早就被处决了。”
党中央时刻关心着廖承志的安危,设法了解他的下落。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在甘肃会宁地区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周恩来立即加以干预,做了大量工作,张国焘才同意将廖承志释放。
廖承志获得自由后,把画图纸、蜡纸和刀笔等放在一张桌子上,然后对着它,像对着祭坛一样鞠躬。他说:“要不是你们,我就完了。”
当时,他穿着藏民的衣服,长期行军,弄得又脏又破,实在邋遢。他很想给母亲照张照片,也没有一身像样的衣服,只好从陆定一那里借来棉衣、棉帽,在照像时装饰一下门面。
红四方面军历时一年半的长征结束了,廖承志也摆脱羁绊,重获自由,回到党中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