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后,南宋的复仇有多狠?700万金人仅仅剩下10万

蔡妹子 2024-11-23 15:56:52

《"靖康之耻"后,南宋的复仇有多狠?700万金人仅仅剩下10万》

宋朝的历史上,有一个不能不提的耻辱 —— "靖康之耻"。两位皇帝被掳,皇族被俘,这是何等的国耻!然而,世人皆知靖康之耻,却不知南宋复国后的复仇,竟是如此惊心动魄。史书记载,靖康之难前,中原地区的金人约有七百万之众。可是在南宋与蒙古联手灭金之后,这个曾让中原汉人闻风丧胆的民族,竟然只剩下了区区十万人!这是怎样的一场血腥复仇?南宋与蒙古是如何联手的?为何金人会遭遇如此惨烈的结局?让我们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金朝的崛起与北宋的衰落

世人皆知完颜阿骨打是金朝开国之君,却鲜有人知,这位建立大金的铁血君主,原本只是一个小部落的首领。

宣和元年(1119年)的一个深秋,完颜阿骨打正在女真部落的议事厅里召开会议。厅内的铜炉里燃着松木,散发出阵阵暖意。他的案前放着一份来自辽国的文书,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女真部落必须继续向辽国进贡貂皮。

"啪!"完颜阿骨打一掌拍在案几上。这个消息让他怒不可遏,因为就在前一年,他刚刚收到辽国承诺免除贡品的诏书。这样出尔反尔的行为,让完颜阿骨打看清了辽国的虚弱本质。

一个月后,完颜阿骨打派出使者,悄悄与北宋联系。这位女真首领向宋徽宗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建议:共同灭辽,瓜分土地。为了表示诚意,他甚至承诺将燕云十六州归还给北宋。

宋徽宗对这个提议欣喜若狂。毕竟,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是历代宋君的夙愿。可宋徽宗没想到的是,这个决定却为大宋埋下了灭国的祸根。

宣和三年(112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乱了双方的计划。方腊在江南起义,童贯率领的精锐部队不得不南下平叛。这支原本准备攻打辽国的劲旅,就这样与预定计划失之交臂。

完颜阿骨打等不及了。他派出斥候打探辽国虚实,发现辽国边境防守空虚。一个寒冷的冬日清晨,金兵突然对辽发起进攻。辽军毫无防备,节节败退。

此时的北宋,却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童贯在南方与方腊军队周旋,朝廷一时间抽调不出兵力支援金军。完颜阿骨打见状冷笑一声,下令金兵继续推进。

宣和四年(1122年)春,金军攻占了辽国的中京。辽国天祚帝闻讯后仓皇出逃,连夜躲进了一个山洞里。这位昔日高高在上的天子,此刻只能蜷缩在冰冷的岩石上,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

就在这一年,完颜阿骨打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召集部下,宣布建立大金国,并自称皇帝。这个决定让辽国朝野震惊,也让北宋君臣坐立不安。

此时的宋徽宗还沉浸在即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美梦中,殊不知完颜阿骨打早已对中原虎视眈眈。一位金国将领曾经问过完颜阿骨打:"北宋军队战力如何?"完颜阿骨打轻蔑地说:"一群绣花枕头罢了。"

果然,宣和五年(1123年)冬,当北宋派出二十万大军北上助战时,这支号称精锐的部队竟连残破的辽军都打不过。一场大雪过后,冰天雪地里躺满了宋军的尸体。这场惨败,让完颜阿骨打看清了北宋的虚弱本质。

从此,这位女真族的铁血君主开始谋划更大的野心。他表面上继续与北宋保持盟友关系,暗地里却已经开始筹划灭宋大计。在完颜阿骨打看来,占领中原指日可待。

二、靖康之难与南宋的建立

世人皆知康王赵构南逃建立了南宋,却不知在那个寒冷的冬夜,这位后来的高宋皇帝,是如何从金兵的围剿中死里逃生的。

靖康元年(1126年)腊月,汴京城内一片愁云惨淡。金兵已经包围了这座繁华的都城整整七天。宋徽宗刚刚被迫让位给太子赵桓,自己则做了太上皇。然而,这个权宜之计并没有让金兵退兵。

汴京城内,流言四起。有人说金兵要求宋朝交出一万万贯钱财,还要把徽钦二帝押到金国去。更有甚者,传言金兵准备屠城。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

就在这个时候,康王赵构的贴身太监陈东来到他的寝宫,悄悄报告说:"殿下,城外已经备好快马,现在不走,恐怕就来不及了!"

当夜,赵构换上一身普通士兵的装束,趁着夜色从汴京城的一处偏门溜了出去。他的身边只有十几个亲信随从。这支小小的队伍趁着夜色,向南方疾驰而去。

三天后,金兵攻破了汴京城。徽钦二帝被俘,随后被押解到了金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然而,金人没想到的是,他们放跑了一个最重要的人物。

赵构一路南逃,走得异常艰难。有一次,他们在江边换船时,遇到了金兵的追捕队。情急之下,赵构躲进了一个装满稻草的大筐里。金兵搜查了整条船,却没发现这位未来的皇帝就藏在他们脚边的稻草筐中。

更惊险的是,在经过采石矶时,船只差点被江中的暗礁撞翻。若不是舵手经验丰富,这艘承载着大宋希望的小船,就要葬身江底了。

建炎元年(1127年)正月,赵构终于逃到了扬州。当地官员得知康王在此,立刻拜倒在地。扬州刺史李纲当即表示要拥立赵构为帝。然而,赵构此时并不敢轻举妄动。

直到二月,确切的消息传来:汴京沦陷,徽钦二帝被俘。在群臣的拥护下,赵构在应天府登基,改元建炎。南宋由此正式建立。

然而,登基并不意味着太平。金兵在攻陷汴京后并未停止南下的步伐。他们一路追击,逼得这个新建立的政权不得不在短短几年内,四次迁都。

从应天府到扬州,再到杭州,最后定都临安。这期间,赵构吃尽了流亡之苦。有一次,他们的船队在长江上遭遇金兵的水师,情急之下只得弃船登岸。皇帝的龙衣都来不及带,只能穿着普通衣服逃命。

建炎四年(1130年),南宋朝廷终于在临安站稳了脚跟。这座位于浙江的城市,成了南宋一百五十年的都城。而那个在稻草筐里死里逃生的赵构,也成了南宋的开国之君。

从此,复仇便成了这个新朝廷的执念。每当有使臣从北方归来,带回徽钦二帝在金国的消息时,朝廷上下无不扼腕叹息。复仇的火种,就这样在江南的土地上悄悄燃烧。

三、南宋的复仇准备【新增部分】

世人皆知南宋建立之初国势孱弱,却不知在临安这座繁华的都城里,一支神秘的力量正在暗中崛起。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忠义军"。

绍兴五年(1135年),一座不起眼的校场在临安城外悄然建立。表面上,这里是训练普通士兵的场所,实则是南宋秘密培养的一支精锐部队。这支部队的士兵都是从北方逃难南下的遗民,他们的家园被金兵毁掉,亲人或死或被掳。每个人都怀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忠义军的训练异常严苛。据《朝野杂记》记载,这些士兵每日天不亮就要起床习武,直到深夜才能休息。最特别的是,他们不仅要学习骑射,还要精通金国的语言和风俗。

一位名叫王德的老兵曾经回忆说:"我们要学会像金人一样说话,学会他们的各种礼节,甚至连吃饭的方式都要模仿。有时候,连南宋的将领都认不出我们是汉人。"

除了组建忠义军,南宋朝廷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系统。绍兴十年(1140年),一个叫"四方馆"的机构在临安城内成立。这个看似普通的驿馆,其实是南宋收集金国情报的重要据点。

四方馆的大掌柜吴勉,表面上是个富商,实际上却是南宋的一名重要情报官员。他派出的商队不断往来于金宋边境,打着做生意的旗号,实则在暗中收集金国的军事部署和民情动态。

有一次,吴勉的一支商队在汴京城(此时已是金国统治)发现,金国正在秘密征调大量民夫,准备修建防御工事。这个消息立刻被传回临安,为南宋的军事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南宋还与西夏暗通款曲。绍兴十五年(1145年)的一个深夜,一支神秘的使团悄悄来到临安城。这些使者自称是来做生意的西夏商人,实则带来了西夏国主的密信。

原来,西夏也一直对金国心怀不满。金国不断压榨西夏,索要财物,甚至还强迫西夏出兵攻打其他国家。这封密信中,西夏表示愿意在适当的时机配合南宋,共同对付金国。

为了掩人耳目,南宋和西夏之间的联络都通过商队进行。他们约定好暗号:每当商队携带重要消息时,都会在货物中夹带一种特殊的香料。这种香料在当时极为罕见,正常商队绝不会运送。

这些秘密准备工作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期间,南宋表面上对金国恭敬有加,每年按时进贡,使臣往来不断。可暗地里,一张精心编织的复仇大网正在悄然展开。终于等到蒙古崛起,这张大网也到了该收的时候。

四、宋蒙联盟的形成

世人皆知南宋与蒙古联手灭金,却鲜有人知这个看似不可能的联盟,竟源于一个被金人虐杀的牧民。

嘉定元年(1208年),蒙古大漠中发生了一件震惊草原的惨案。一位名叫俺巴孩的牧民,带着全家投靠金国,却遭到金国将领的残忍杀害。这个被害的牧民,正是成吉思汗的堂祖父。

消息传到成吉思汗的大帐时,这位草原霸主正在举行部落会议。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当即立誓要为先祖报仇。这个血海深仇,成为了后来宋蒙联盟的重要基础。

嘉定十五年(1222年),一支蒙古使团出现在临安城外。这支使团的到来让南宋朝野震动。使团带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提议:共同对付金国。

南宋朝廷为此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有大臣提出担忧,认为与蒙古结盟恐怕会重蹈当年北宋与金国结盟的覆辙。但更多的大臣支持这个提议,他们认为这是报复金国的最好机会。

最终,双方在临安城外的一座驿站里秘密签订了联盟协议。协议规定:蒙古军队主攻金国北部,南宋则负责南部战场。战后,黄河以南的土地归南宋,以北的则归蒙古。

为了表示诚意,南宋还向蒙古提供了大量军需物资。据《宋史》记载,光是马匹就提供了十万匹,粮食更是难以计数。此外,南宋还派出了精通金国地理的向导,协助蒙古军队行军。

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南宋的"忠义军"在这时派上了大用场。这支精通金国语言和习俗的特殊部队,成为了宋蒙联军中最好的侦察兵。他们能轻易打探到金国的军事部署,为联军的进攻提供重要情报。

嘉定十七年(1224年)冬,宋蒙联军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进攻。蒙古大军从北面压境,南宋军队则从南面推进。金国腹背受敌,顿时陷入困境。

一位参与战斗的南宋将领在日记中写道:"金兵往日何等威风,如今却像惊弓之鸟,望风而逃。我军士气大振,连连收复失地。"

然而,这场战争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金国派出使者,提出愿意归还徽钦二帝的梓宫,希望南宋能够退兵。这个提议让南宋朝野一时动摇。但最终,复仇的决心战胜了一切犹豫。

端平二年(1235年),窝阔台汗下达了一道著名的军令:"惟完颜氏不赦"。这道军令的意思是,对金国完颜氏族人绝不宽恕。南宋将领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响应:"我等正有此意!"

就这样,一个建立在仇恨基础上的联盟,开始了对金国的最后围剿。这场复仇行动,即将让曾经不可一世的金人,尝到亡国灭种的苦果。

五、血腥的复仇

世人皆知金国的灭亡,却不知在那场灭国之战中,金人究竟经历了怎样惨烈的结局。

淳祐十二年(1252年)的春天,中原大地上演着一幕惊心动魄的场景。成群的金人被追赶着,从一个城池逃往另一个城池。在他们身后,是虎视眈眈的宋蒙联军。

当年不可一世的金人,如今却像惊弓之鸟。有的人将头发剃成汉人样式,有的人改穿汉服,妄图隐藏身份。然而,他们还是难逃厄运。宋军中的"忠义军"最擅长辨认这些改装的金人,他们熟悉金人的一举一动,往往一眼就能认出对方的真实身份。

一位参与围剿的南宋将领在战报中写道:"某村庄抓获金人三十余口,皆称是汉人,然观其举止言谈,显是女真族无疑。审问之下,果然招认。"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金人为了保命,甚至自断发辫,在面颊上刺青,企图冒充其他少数民族。然而,这些伪装往往会被他们操着浓重口音的汉语暴露。据《宋史》记载,仅淳祐十二年一年,就有数万金人因此被揪出。

宋蒙联军对待被俘的金人极为残酷。"惟完颜氏不赦"的军令下,完颜氏族人几乎难逃一死。其他金人虽然可以幸免,但也要被强制迁徙到边远地区。

有一份保存下来的官方文书显示,在短短三个月内,就有十多万金人被迫迁往岭南、闽南等地。这些地方气候炎热潮湿,与金人习惯的北方环境截然不同。很多人在迁徙途中就已经死去。

那些设法逃过围剿的金人,不得不彻底改变身份。他们改姓换名,有的甚至不敢让子孙知道自己的真实来历。据说在江南一带,有些姓氏就是当年金人改的。他们将"完颜"改成了"万",将"乌古"改成了"吴"。

到了宝祐元年(1253年),曾经显赫一时的金人,在中原地区几乎销声匿迹。据统计,原本约七百万的金人,最后只剩下了十万左右。这些幸存者大多隐姓埋名,散落在中国各地。

有一个流传至今的故事说,在浙江的某个山村里,直到明朝还有人在祭祖时偷偷摆上马奶酒。这是金人特有的祭祀习俗。然而,他们再也不敢对外人提起自己的身世。

百年后,当元朝的史官编修这段历史时,发现很难找到完整的金人家谱。那些显赫一时的完颜氏贵族,他们的后人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场历时数十年的复仇,最终以一个民族的近乎消亡而告终。

几十年的耻辱,就这样在血与火中得到了清算。这也许就是历史的轮回:当年横行霸道的金人,终究也逃不过这场灭顶之灾。

0 阅读:10

蔡妹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