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之,美国为何“三八线”问题上如此反复无常?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5-03-14 17:48:43

朝鲜战争,始于“三八线”,又停于“三八线”。

而且,在整场战争中,美国多次提出以“三八线”为停战线的建议。

因此,一些朋友认为:其实美国很早就提出了“公正”、“和平”的建议,他们并不“好战”。

果真如此吗?

确实,朝鲜战争中,美国多次提出以“三八线”为停战目标。

然而,只有最后一次,才是真心的。其他时候,都是其阴谋而已。

联合国军介入之初的企图:恢复战前态势,以“三八线”为停战目标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联合国安理会连续通过82、83号决议,授权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介入。

而当时的官方文件,皆指出,需要以“三八线”为停战线。

联合国安理会82号决议,敦促朝鲜军队停战并撤回“三八线”,否则,“后果或将随至”!

联合国安理会83号决议,则建议“联合国成员国向大韩民国提供为制止武装进攻并恢复该地区和平与安全所必需的援助”。

联合国安理会84号决议,则要求“将北朝鲜军队推回至第38度线以北”。

而美国总统杜鲁门讲话,也是宣称“联合国军”的介入,是为“击退北朝鲜侵略,恢复38度分界线”。

然而,事实上,美国等国如此宣称,其目的无非是两点。

1、为“联合国军”介入打造理由。

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兵介入的理由是:大韩民国政府是韩国境内唯一合法的政府,享有完全独立。北朝鲜是侵略者。而“联合国军”介入,是“对大韩民国提供制止武装进攻并恢复该地区和平与安全所必须的援助”。

既然他们宣称“联合国军”介入的原因是为反对朝鲜侵略,既然是要“恢复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那么, 其自然要以恢复至三八线为目标。

2、恫吓北朝鲜。

朝鲜战争爆发后,北朝鲜军队的战斗力明显强于南朝鲜,接连取得胜利。

这一情况下,以三八线为停战目标,自然是为恫吓北朝鲜,使其放弃在有利条件下的反击。

实际上,1950年6月27日,就在美国政府大言不惭地指责北朝鲜“侵略”时,他们下令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然入侵我国领土台湾!

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从根本上破坏联合国宪章,公然破坏和平吗?

显然,美国政府并不尊重联合国宪章,他们的所作所为,无非是维护其在亚洲的霸权!

因此,其所提出的“恢复38度线为分界线”,无非是企图先获取介入朝鲜战争的合法性,并通过恫吓来影响朝鲜的决策。

至于他们是不是真的只是要“恢复38度线为分界线”,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图穷匕见,目标升级

美国政府的一贯做法是:情况不利时,就宣称“反侵略”,宣称“保卫和平”,要求停战。而一旦情况有利,就要改规则!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陆成功,朝鲜战场形势逆转。

这个时候,他们就不再以“恢复38度线为分界线”为目标了。

他们决心越过“三八线”,继续进攻。

于是,在美国操纵下,1950年10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376号决议,提出“建立统一、独立、民主的朝鲜”、“采取适当步骤确保全朝鲜稳定”。

这是明确升级了“联合国军”的行动目标!

由此,“联合国军”的行动目标,由“恢复至38度线”,变成了“全朝鲜”。

当然,美国还有一个举措,很有必要一说!

我们知道:一般这种动用武力的决议,只有安理会才有权做出,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更多是象征性意义。

所以,此前授权建立“联合国军”等决议,都是安理会做出的。

只是,这一次,不能办了。

因为:苏联回到了安理会。

此前,为了支持我国政府恢复在联合国及安理会的合法席位,抗议美国政府继续支持蒋介石政府窃据联合国及安理会席位,苏联在1950年1月起拒绝出席安理会了。

所以,授权组建“联合国军”等决议才得以在安理会通过。

不过,8月,苏联重新出席安理会了。

苏联当然会一票否决“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进攻,升级目标。

因此,在美国操纵下,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377号决议,表示:在安理会成员国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联合国大会可以授权维护国际和平的行动。

如此,美国也就绕过了苏联的“否决权”,为越过三八线北进继续披上合法的外衣了。

这表明:在国际舞台上。依据规则据理力争是必要的,但是,唯有确保自身的强大才能保护自己,因为:规则会随强者的要求而变。

对美国政府来说,规则不利,就改规则。反正就是要维护其霸权!

于是,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顾我国的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直接推向鸭绿江!

再次提出以“三八线”为停战线,却暗藏小伎俩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志愿军越过鸭绿江,英勇奋战,连续击败美国为首得“联合国军”,使战场形势再次逆转!

于是,美国政府,再次上演了“光速变脸”。

1950年11月30日,美国政府还很嚣张。杜鲁门总统发表生命:“联合国部队不打算放弃他们在朝鲜的使命”,并在答记者问中公开表示打算在朝鲜使用原子弹,妄图恐吓中朝人民。

然而,随着战事的迅速发展,12月4日,美国总统与英国首相发布会谈公报,表示“准备遵循谈判途径,设法终止敌对行为”、“通过和平手段,来达到联合国在朝鲜的目的”···

这才几天,立马由不惜用原子弹变成又是要谈判了!

12月14日,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成立所谓“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的决议。

1月13日,他们提出:以38度线为基础停火,外国军队分阶段撤离。但是,具体事宜,要“先停火,后谈判”。

好一个“先停火,后谈判”,这里的名堂多着呢!

就在这段时间,美国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要求美国人民为朝鲜战争做出“任何必要的牺牲”,并要求美国军队从现有250万人增加到350万人,在一年之内将飞机、坦克的生产能力分别提高5倍和4倍!

同时,美国又让新上任的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加紧构筑工事,而李奇微也表示:“一旦实力允许,便立即恢复攻势”。

显然,所谓的“先停火,后谈判”,无非是在给“联合国军”争取“一旦实力允许”的时间,目的是尽快“恢复攻势”!

这样的小伎俩,瞒得住谁?

主席指出: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一样,诺言、协定都是不可靠的,故应从最坏方面着想。

只有立足于打,才可能赢来真正的,有诚意的和平!

开始真正犹豫

随后,双方开始在三八线至三七线一带拉锯,大踏步进退。

1951年3月下旬,我军在进行第四次战役运动防御阶段的作战。

在大踏步进退中,敌军再次将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地区。

然而,这一次,敌人对于是否越过“三八线”,真正的犹豫起来了。

首先,是欧洲的英、法等国。提出在“三八线”建立“事实上的停火”。

显然,他们是最害怕继续在朝鲜打下去的。

如果长期卷在这里,势必会削弱盟军在欧洲的力量,就有可能削弱他们对苏联防御的力量,这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他们认为再次推进到“三八线”附近,正是结束朝鲜战争的“心理时机”,利用此机会与我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才是上策。

而美国政府,也出现了犹豫。

美国统治集团,当时分为两派,一派赞成英法的说法,认为“必须是欧洲第一,亚洲第二”,旷日持久的朝鲜战争将削弱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影响美国全球战略部署;而另一派则主张继续打下去,直到建立“统一的朝鲜”为止。

当然,即便意见不一,即便他们多不同意麦克阿瑟扩大化的说法,但他们都认为应该再打一打。

因为,即便是反对在朝鲜战场旷日持久的一派也认为:应该在朝鲜战场上取得有利地位之后,再同我进行停战谈判。

总之,到1951年3月,英法已经不想打了,主张就在“三八线”停下来,而美国政府虽然内部意见不一,但仍然认为他们至少可以在战场上取得优势,然后在更有利的情况下停战。

英法不想打了,但他们不起主导作用,既然美国政府还要打,那就继续打!

开始有诚意

随后,是第五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我军进攻,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美军随后的反击,给我军造成了一定损失,但同样受阻于铁原等地,没有实现其企图。

此时,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趋于均势。

敌我双方都意识到:战争的长期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我军意识到该问题后,提出“我军准备长期作战”,美国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

美国佬有点慌了。

杜鲁门惊呼:决不要忘记我们美国的主要对手是苏联,决不能再苏联没有参战的情况下把力量全部消耗掉!

因此,美国开始重新考试解决朝鲜问题的途径。

5月16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了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敌对行动的决定,准备寻求所谓“光荣的停战”。

6月初,美国政府通过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多次透露愿意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敌对行动。

6月中旬,美国又通过中立国家的外交使节向我国政府进行试探。同时,在军事上也暂时放弃了实施全面进攻的行动而转入战略防御。

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根据中、朝两国的立场向美国政府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朝鲜问题。

6月30日,“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奉美国政府的命令发表声明,同意进行停战谈判。

7月1日,我方通知李奇微,同意派代表与美方会晤。

于是,真正的停战谈判开始了。

然而···随后的事实表明,美国佬开始有诚意了,只是:诚意仍然很有限!

拒绝以“三八线”停战,企图不战而得12000平方公里土地

既然要谈,那就有诚意。

我方提出: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并在战后“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

这些条件,实际上也是此前美国人自己提出的条件,由此可见,我方是很有诚意的。

但是,美国佬拒绝了这些自己曾提出过的条件。

他们拒绝将“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的问题列入谈判议程,并提出:因为我“联合国军”有海、空军优势,所以,我们要因此获得“补偿”,军事分界线要从“三八线”再继续后撤一万二千平方公里!

这是何等的荒谬!你海空军又不是没有参战,你海空军参战了才达成现在这样,凭什么要不战而夺一万二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显然,美国佬还在迷信自己技术装备的优势,以为和谈是“恩赐”!

我方严词拒绝后,美国佬狂妄发言:“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

还是打得不够疼,还是没有醒,那就打吧!

降低条件,但仍企图多取土地

随后,“联合国军”发起了夏季攻势,开始了他们的“辩论”。

夏季攻势作战,敌军伤亡78000余人(其中美军22000余人),仅在东线突入我阵地2-8公里,占我179平方公里土地。

接下来,是秋季攻势。

敌人以伤亡79000余人的代价,占我土地467平方公里。

这一情况下,美方再次表示愿意停战谈判。

这一次,美国人做出“让步”,降低了条件,但仍然企图使我退出1500多公里土地,并把重要城市开城划给他们。

还是没醒呀!

初步达成以接触线停战的约定

现在,你攻完了,该我们反击了!

随后,我军发起秋季攻势,扩地280平方公里,进一步稳固了开城地区的防御。

这一情况下,美国人才同意以实际接触线为临时军事分界线进行谈判。

不过,双方约定:如果30天内未能在停战协议签字,则按将来实际接触线修正军事分界线。

无论如何,按实际接触线停战的协议已经基本达成,此后,谈判的主要问题是战俘问题。

然而,不久,美国人又生了新的心思。

艾森豪威尔的计划

随后,战事又进行了一年。

这一年,双方谈判的主要分歧是战俘问题。

然而,骄傲的美国人,又生了一个大计划。

美国总统选举,艾森豪威尔上台了。

这位军人出身的总统与他的僚属构思了一个疯狂的计划:登陆。

他提出: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一条固定不变的战线上,继续承受看不到任何结果的伤亡,小山丘上的小规模进攻是不可能结束这场战争的。

据战后美军资料透露:“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曾特意组成专门小组,制定了实施计划,并进行了实际准备,准备于1953年2月在我军侧后实施登陆作战。

对此,我方认识到了这一风险:敌人从正面向我较坚固的纵深工事实施攻击的可能性,不如向我后方两侧进行登陆作战的可能性。

因此,上甘岭战役结束之后,我军即加强海防,开始进行严密的反登陆准备。

敌人对我军在东西海岸大规模的筑城、全线兵力部署的调整,新生力量和大批作战资源运入朝鲜等活动,一直在密切注视,察觉到了这一计划已不可能实施。

于是,敌人在正面攻不动,两翼海岸也无机可趁的情况下,被迫设法恢复停战谈判。

最后一击,结束战争

谈判重启后,我方提出的战俘方案得到了英法澳加等国的欢迎。

但是,美国和南朝鲜仍然不同意。

美国所坚持的,仍然是反对我战俘方案。

而南朝鲜则更狂妄,他连在“三八线”停战都不接受!

在美国的援助下,南朝鲜军队的装备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南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因此,李承晚叫嚣:应该向鸭绿江再发动一次全面军事进攻,必要时,我大韩民国的军队可以“单独干”!

既然如此,那就再打!

1953年,我军发起了夏季反击战役!

经过我军第一阶段的反击,美方于5月25日基本上同意了我方的战俘方案,谈判不日就可以达成全部协议。

然而,南朝鲜仍然不愿意。

李承晚继续叫嚣“反对任何妥协”,声言要“进军鸭绿江”,“单独打下去”,并指使谈判代表退出谈判。

那就接着打!

谁还要打,那就打谁!

随后的金城战役,我军以南朝鲜军为主要打击目标,狠狠把他打醒。

此战,我军以伤亡33253人的代价,又歼敌78000余人,收复土地178公里。

这种情况下,克拉克来信表示:保证停战条款将被遵守,并保证“大韩民国···将不以任何方式阻挠协定草案的实施”。

7月27日,停战谈判签署,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整个朝鲜战争中,美国人确实多次提出以“三八线”停战。

但是,实际上,他们自己又屡次“改口”,自己说的话自己不算数,出尔反尔。

所以,在与霸权主义者打交道,不要轻信其说过的话,只有立足于战,才能赢得真正的,公平的和平!

0 阅读:5
喝下历史的鸡汤

喝下历史的鸡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