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知县吴永被排挤走,被派去两湖督促粮饷。
吴永出差路上顺便结了婚,回头又打算冒死参奏大阿哥,文末顺便简单介绍下,吴永的儿子和4妻2妾。
一
下令后当立即出发,于是我和俞启元一同请求训示。太后召见我们,看起来非常不舍,用温和的话语再三安慰我们,说:
你们两人一路办理差事,都非常辛苦,现在还需要你们再辛苦一次,这也是不得已的事。现在这样的艰难情况,你们都亲身经历过,一定能够向各方详细传达,无需多嘱咐。好好抓紧时间办理,把事情办完以后,可赶快回来,我和皇帝都非常盼望你们归来。
我们随即叩头退出。这区区一小事,他们内外合力,不知商量多少回,才操纵至此,可以说是“拔去眼中钉,张开两眼笑”了。
(注:一路上行进路线在此不再赘述,下面说说路上见闻)
我在八月二十六日正式出发,九月十三日,到达汝宁府遂平县(今天的驻马店市遂平县)。
这一天,我看到了八月二日的宫门抄报说:
庄亲王载勋、怡亲王溥静、贝勒载濂、载滢、端郡王载漪,都被剥夺了爵位和职位,交由宗人府严加处理;辅国公载澜、左都御史英年,也都被严加处理;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刑部尚书赵舒翘,都被交由部议处理。
因为德国使臣克林德被杀害,派遣宦员前往祭奠等。这表明议和的条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眉目。
后来到了武汉黄陂,在那里我看到了湖北巡抚发布的告示,通缉“富有票”的余犯。
此前,在汉口出现了“富有”和“贵为”两种签票,是革命机关,仿照哥老会发布的加入革命党的证书。
为首的唐才常是康有为的门生,因此票中嵌有“有、为”两字。
不久后,唐才常因为案件败露而被处决,因此有了通缉残余党羽的事情。这个地方的铁路已经开始施工。
九月二十三日,我们终于到达汉口,这才了解到圣驾已经在初八日从太原出发,西行前往西安。
山西巡抚毓贤被免职;岑春煊被授予陕西巡抚的职位。
听说各国多次请求圣驾返回京城,并承诺提供保护,但两宫尚未同意。
(毓贤被称为毓屠户,以治盗为名杀害大量平民,后支持义和团,在山西杀害了150名传教士和他们的妻儿,山西因此在当时的国际上“名声大噪”。)
这里插入一段其他文献的史料,李希圣的《庚子国变记》,可信度也比较高:
八月初八日,两宫驾幸陕西。皇上不愿意前往,愤怒地对载漪、载勋说:
我仓促出走,只是因为太后的缘故罢了,难道我吝惜一死吗?现在太后已经到达太原,应该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你们好好侍奉太后,我应该回到京城,谈判条约,以期望早日平息这场大难。
太后不允许,坚持要求继续西行,没有人敢劝阻。
(注:太后心知肚明,她知道洋人想要什么,知道光绪没危险,真正危险的是自己。)
二
当时湖广总督是张之洞,底下的大多宦员都与我有旧交情,因此这段时间里来往频繁,每日应酬不断。
不久之后,因为余太守做媒,我订婚许氏,就在当地订婚。
我在湖北期间,多次拜见张之洞,他对我非常亲切,询问了关于慈禧西狩的情况,每次都感叹不已。
有一天,突然谈到大阿哥(溥儁,同俊,意思读音都一样),张之洞说:
这次的祸端实际上是由于他引起的,造成了这么大的变故,而现在他还留在储宫,怎么能平天下人心?
而且如果祸根不除,还担心会有小人生歹心,酿成意外事故。只要他一天还在宫内,朝廷内外都会感到不安,对于将来的和议也会增加许多障碍。
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将他遣送出宫,如果等到外国人明确提出要求,那就更失国体了,不如早点主动去做。你回到行在后,最好先把这个意思向朝廷陈奏,就说这是张之洞的看法,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
我说:既然关系重大,我发誓一定会冒死上奏。
张之洞说:如果是这样,非常好。
下图是张之洞照片,注意看指甲长度。
在湖北处理军饷事宜时,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于是前往湖南,拜见俞廉三(是俞启元的父亲,也就是前文说过的,表面说岑春煊坏话,其实背后告密的那个人,这次一起出来催促军饷)。
俞中丞知道我和他的儿子共事,也非常爱护我,只是他的眼病很严重,几乎无法睁开眼睛,显得精神状态不好。
他每次谈到俞启元时,很有些不满意,说:
如果他能像你一样稳重,我就放心了。你既然和他共事,我希望你能多规劝他,让他去除浮华,保持务实,走正道,这样不至于走向邪路。
这是因为俞廉三的原配夫人已经去世,当时家政由侧室主持,而俞启元是原配所出,父子之间难免有些隔阂,所以他有这样的说法。
我在两湖地区的时候,多次接到朝廷的旨意催我回去,但由于公务尚未完成,一直拖延未能启程,因此在湖北过了年。
第二年辛丑年的正月,我在湖北省城租了一座房子,简单地完成了我的婚礼。
(注:吴永一生有4妻2妾,在文末再写,有兴趣的可以读,在这里为了不打断进程,就不多赘述。)
直到三月中旬,才在各地结束督办粮饷的事务,准备西行。
正当我走到荆门时,忽然由当地的宦员转来一份电报,上面写着“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由当地的地方宦员迅速递送”的字样。
我看到电报后十分震惊,仔细查看后才知道,这份电报仍旧是催促我尽快返回行宫,并没有其他的事情,这才放下心来。
于是,我赶紧设法安排好家眷,独自一人从小路出发,日夜兼程赶路。
终于,在那五月初到达了行宫,第二天就被召见。
三
我向太后汇报了所有的事情后,太后用温和的语言慰劳我,就像家人子弟从远方归来一样。
接着她笑着说:
我这才知道,原来岑春煊同你不对,他们把你挤到外边去的。 (原话)
稍作停顿后,她又说:
你出去走一趟也好,你两人若是一径混在一起儿,到今朝不准闹些什么花样出来。(原话)
我回答说:
臣并不敢同他闹意见,只是岑春煊过于任性,有使人难受之处。
太后曰: “这个我也知道,他的脾气不好,太暴躁了。 ”连说: “我知道的。”(原话)
之后,我叩头告退。
几天前,太后亲自绘制了八把折扇,随后将其中七把赏赐给了各位王公大臣,唯独留下一把。
宫里的太监们窃窃私议说,这一把一定是留给吴永的。
后来事实果然如此。
当我复命那天,太后就把这把扇子赏赐给了我,并且赏赐了三千两银子,还有其他的赏赐物品,包括十几套袍褂的布料,让我自己到管库的太监那里挑选。
这时,各省进贡的物品络绎不绝地送达,各种物品都齐备了,宫廷的景象焕然一新。
这里插入一段罗惇曧的《拳变馀闻》,这本书的可靠性我觉得差一点,但很多历史大家也都引用过,下面两段说了慈禧在西安的情况:
皇帝穿着布制的袍子,王公贵族也都穿布衣。太后时常胃痛发作,经常哭泣,夜间难以入睡。各省纷纷进献特产,太后时常把这些贡品赏赐给身边的臣子们。御膳每天的花费约为二百两白银。太后对岑春煊说:“以前在北京的时候,御膳的费用比现在多几倍,现在可以说是很节省了。”
慈禧大修戏园,众大臣如跟太平时一样娱乐。每当看到各省进献的贡物时,光绪总是会流泪。各省协力解送的资金已达五百多万两白银。每当款项到达时,太监们索取苛刻。
太后仍旧任命我负责宫门的差使,银两和衣物的赏赐,几乎每天不断,并且还赏赐了先母一副金宝手钏。与此同时,我先后收到了湖北督抚和湖南巡抚的秘密推荐。
五月六日,我被正式召见,与其他三人一同进入觐见,我们都奉旨以道员的身份被正式任命。在召见时,皇上正面坐着,前面有一个御案;太后在他后面坐着高座,就像舞台上演出的观音王母的形象。
太后手里拿着绿头签,看着我微笑。
事后,太后笑着告诉宫内的太监说:
吴永今日也上了场,正式行起大礼来,咱们真好似演戏模样。(原文)
因为她认为我是每天都能见到的人,今天却是第一次正式觐见。
我回忆起张之洞公的叮嘱,想起我对他的承诺必须实现,但事情重大,我不敢贸然行动。
荣禄对我非常友好,所以我先将这个想法向他请教。
当时荣禄正在吸烟,一名家丁在一旁为他装烟。听到我的陈述,他只是侧着耳朵,闭眼倾听,做沉思状,用力地抽着烟,吐出的烟卷卷如云雾,沉默不语。
吸了再换,换了又吸,一共换了几次,大约过了十多分钟,才慢慢点头说:
也可以说,以你的地位和身份,倒是合适的,像我们就不便开口。但是必须要格外慎重,不要鲁莽行事。
我因此决意陈奏。
四
本文差不多4000字了,今天就到这吧,这里顺便写下吴永的几个老婆和他的儿子。
吴永的儿子叫吴宗济,是国际著名语言学家,中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其成果为现在很火的语音识别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宗济也口述了一本书,书名叫《我的百年人生:吴宗济口述史》,父子俩人一人一本口述史,下文有时候称我,指的是吴宗济,父亲指的是吴永。
根据吴宗济回忆,吴永一生有4妻2妾。
第一个是,曾国藩的孙女曾广珣,是曾纪泽的二女儿,曾跟着她父亲出使英国,接受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在婚姻上能自作主张。
“她与我父亲相识的时候,父亲只是曾府中一个办文书的小吏。当时吴永才24岁,俩人感情很好,这位夫人因难产去世”
吴永也差不多10多年未娶。
第二位妻子姓许,就是上文说的许氏。虽然是明媒正娶,但草草完婚,婚后也未能在一起从容过活。(注:好像没几年就去世了。)
两个妾室:在吴永去广州做宦时,纳了2个小妾,一个姓胡,一个姓苏。胡氏去世早,苏氏一直跟随我们生活很多年,生有一个女儿。
第三位妻子,也就是吴宗济的生母。她是盛宣怀的堂妹,名翰玉,号瑶华,与父亲结婚时只有16岁。
李鸿章的心腹盛宣怀当时在上海,听说西太后欣赏吴永这个人,又打听到他没老婆,就把自己的堂妹,坐很时髦的轮船,从上海送到广东跟他结婚。
当时吴永三十几岁,夫人16岁。她一生生有四子三女,吴宗济是老二,其他子女都在境外生活。
1919年去世,只活了三十来岁,吴宗济当时11岁。葬礼隆重,灵柩由招商局轮船送回湖州。
下图为吴永和妻子盛翰玉:
第四位妻子,是吴宗济母亲的亲妹妹。
“不记得是哪一年了,父亲又娶了一位继室。她是母亲的亲妹妹,名端玉,字云华。在北京的时候,就是这位继母陪着父亲,跟我们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1948年冬天,这位继母在乘坐太平轮赴台途中遇难。此时距父亲去世,已经过了十二年了。”(原文)
推算吴永1936年去世。
人一旦得势,到处给介绍对象的,啥时代都一样。从一个知县到慈禧的大红人,就连清末首富盛宣怀都跟他攀亲戚,可见他还是因此而改命了的。
查资料相当耗时间,本来上午就基本写好了,补充几处资料,到下午6点才写好,看来想存稿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