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沦陷,太后西奔

人物图书馆 2024-09-05 11:45:13

慈禧在重压之下打算出逃,她这时候的表现有点像一个末日的独裁者,行为变得丧心病狂。

慈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上一篇文章我写了杀5个大臣,但没有详细说,这篇文章补上,

70岁老将李秉衡是慈禧的救命稻草,在慈禧最六神无主的时候,李秉衡来了。

李秉衡说:外国那么多,不可能消灭他们,最后肯定还是趋向于求和,但必须先战后和,臣请跟敌人决战。

李秉衡说的貌似有道理,但他高估了清兵实力,一战求和的关键点在于,这一战必须得打得差不多,让敌人知道大清不是好欺负的,不能溃败。

另一方面,李秉衡刚猛是刚猛,但对待政敌有点过于心狠手辣,主张诛杀一两个外省督抚,以树权威。

还好慈禧没有疯,这样做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南方督抚们主张的东南互保是不幸中的万幸,没有把战火烧到南方。

慈禧在李秉衡到来2天后杀2大臣,在李秉衡死当天,又杀了3个大臣,前后只有半个月。

8月11日,距离八国联军城破还有3天。

李秉衡一腔热血,换来的却是连续溃败,李秉衡愤而自杀。

慈禧最后的希望破灭,崩溃大哭。

这天慈禧诛杀徐用仪、立山、联元3位大臣,当然这3个人的死也不全是因为开会时多说了几句话,慈禧早就恨他们。

联元是内阁学士,他曾在戊戌变法之后,见光绪帝,俩人聊得颇亲切,联元回头见慈禧时说:

皇上当保全。

话刚说完,慈禧大骂说:

皇上当保全,我不当保全吗?

搞得他碰一鼻子灰,光绪就是慈禧的心病。

立山曾任内务府大臣,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困瀛台,当时冬天,他见光绪帝可怜,就给光绪安排一个屏风挡寒气,慈禧知道后大怒,让太监扇他耳光。

立山说还是我自己打自己吧,于是就自己打自己耳光,打到双脸红肿,慈禧才肯罢休。

徐用仪是兵部尚书,慈禧立大阿哥他不积极支持,再加上反对开战,还为之前被慈禧杀的2人收殓,被慈禧记恨,最后惹来杀身之祸。

这些人都是慈禧的宠臣,否则不会在这个时候还能担当重任,他们表面上他们是因为义和团而死,其实大部分是因为亲近光绪而死。

荣禄在这个时候还是说了几句公道话,但没有劝动慈禧。

在半个月内连杀5个大臣,慈禧此时已经丧心病狂,可能她有预感自己时日不多了,用杀的方式宣泄内心的绝望。

八国联军逼近京师,城内一片混乱。

清军三五成群,持刀入绅士住宅,抢夺骡马车辆,声称借用,其实是在为慈禧准备车辆。

8月12日,慈禧向大使们递交最后的和谈国书,结果被答复说第二天再说,清军对使馆的进攻仍然没有停止。

一个提督求见,慈禧接见了他,他说:

洋兵四路包抄而来,彼众我寡,不遑迎接,唯有鼓励将士死战而已。

退朝后,这位提督来到军机处,埋怨这些军机大臣,愤然说道:

你们信任义和团,酿成巨祸,此时团匪已散,势难抵敌联军,恐京师终难保守。

此时京师有十万守军,但人心大乱,董福祥担任护送慈禧出京的任务,出发前,董福祥纵兵掠夺,满载而出城。

京中几万义和团,纷纷摘掉红巾,一哄而散,没有踪影。

12日这天,八国联军兵不血刃占领通州。

俄军司令官建议大家在通州休息一天,13号侦查,14号攻城,大家都同意了。

但俄军没有休息,而是13号夜间直扑北京城门,想夺取头功,以便分得最大份额的赔偿。

但俄军在内城遭到猛烈阻挡,被击毙100多人,一个参谋长和一个上校被打死,一直到第二天中午,都没有进城。

日军也在14日上午9点,发起攻势,进攻也不顺利,损伤超过百人,有3名军官阵亡。

英军去的最晚,14号中午才到城墙下面,却是第一个进入使馆区的军队。因为他们得到一份秘密地图,通过护城河下的水门的暗道,进入使馆区。

直到14号下午两点,俄军大兵在震天的乌拉声中进入北京。

只用了1天时间,京师就被攻破了。

历史上对甘军是否抵抗八国联军有争议,但根据俄国目击者的记录来看,甘军应该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其他部队基本上都一哄而散。

董福祥也没有他所自我标榜的那么勇猛,对慈禧说:我没别的本事,就会杀洋人而已。

但在对外人说话时,他说:

我身为武将,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然要自告奋勇。奈何你们要跟十多个国家对垒,敌众我寡,无人能活。

总结一下,在14号只有一天的北京保卫战中,清军死亡400多人,日俄军一共伤亡200多人,其他国家伤亡不详,估计比较少。

在近两个月的清军围攻大使馆战斗中,阵亡的外国人大概为66人。

义和团杀外国人大概有231人,而被杀的中国教民、无辜平民百倍,甚至千倍不止。(《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联军进城之后,大肆捕杀义和团,因此而误杀的有很多,据一位美国指挥官说,每杀一名义和团就有50个无辜人被杀。

而下手最残暴的就是攻城最积极的那两个国家,京师已成为人间地狱,积尸如山。

至此,我们回顾下八国联军的时间线:

1900年6月21日,清廷宣战;

7月14日,天津沦陷;

7月26日,主战派李秉衡进京。

8月11日,李秉衡兵败自杀。

8月14日,联军攻破京师。

8月15日拂晓,慈禧西逃。

整个庚子事变时间不长,很好理清。

沦陷后的北京还是要大概说下,其实想都能想的差不多,基本就是人间地狱。

实际上联军纵兵抢掠8天,庄王府、端王府(载漪家)、翰林院、弘仁寺、仁寿寺、大光明殿、天元阁等被付之一炬。

联军三五成群,挨家搜索,金银、钟表、细软,甚至衣服、床帐、米面无所不掠。

以杀义和团为名义,对平民进行了残忍的屠杀,哀鸿遍野,到处是尸体,无人掩埋。

联军甚至将所获妇女尽驱诸一个地方集中看管,甚至当街行强,导致许多妇女一听到枪声就投井而死,有时在一个井里能捞出五六具妇女尸体。

有个细节我不知道该不该说,反复思考之后,还是写进来吧。

东直门一带妇女深恐受洋兵侮辱,遇见洋兵尤其是英军中印度兵,越发恐惧,风传印度兵见了妇女就像疯子一样的疯狂。(《义和团》(三),84页)

由此可见有时候历史的民间传言,也并非完全是虚假,这个史料是比较早的。我们今天网上都知道某国的素质,再回头看历史竟然能得到印证。

再回到8月14号这天,北京城内一片混乱。

慈禧召开早朝,没有一个人到。

慈禧又召见军机大臣,大臣都沉默不语。只有荣禄说:还是给各国使臣送信,请求停战,慢慢议和,他们应该是能听得进去的。

太后说:赶快去办,我们母子性命就指望它了。

14日,在联军攻破城门的当天晚上,慈禧再次召见军机大臣,却只有三个人值班,其他人都不在。

慈禧说:

只剩你们三人在此,其余都回家去,置我母子不管。你3人务须随驾同行。

她又对王文韶说:

你年高,吃此辛苦,我心不安。你可随后赶来,刚毅、赵舒翘素能骑马,必须同行。

15日拂晓,城内枪声大作。

载漪的弟弟对太后说:洋兵已经进城,老佛爷还不快走!

太后起身,问皇帝在哪?

光绪正在某殿拈香行礼,光绪来见太后,慈禧说:

洋兵已到,咱们只得立刻走避,再作计较。

光绪帝把朝珠、缨帽胡乱抛弃,扔掉了外褂,换了黑色长袍。慈禧太后也换上了汉族下人服饰,穿蓝布夏褂,坐上车子。

慈禧临走时,还把珍妃推入井中淹死。

珍妃当时年仅24岁,身体也不太好,几年前就被降为贵人,理由就是说她干涉朝政。

这就有点荒唐了,作为光绪的妃子,她干涉的东西光绪得有才行。

当时慈禧看到说珍妃干涉朝政的奏折后,把珍妃叫来骂道:

连祖宗家法都不遵守,眼睛里还有我吗?

慈禧说这话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随后不由分说,命左右痛加责打,

这都是几年前的事,珍妃死当天的情形众说纷纭,不能尽信:

一说是慈禧不在现场,让太监去执行的。珍妃哭求见老佛爷一面,却不被允许。

另一说根据一个自称在场的太监讲述,慈禧本人就在现场,珍妃请安之后,慈禧说:我们娘俩跳井吧。

珍妃哭求恩典,说:未犯重大罪名。

慈禧说:不管有无罪名,难道留我们遭洋人毒手吗?

随后就听慈禧太后大呼:把他扔下去吧。

太后带着一众皇亲国戚和大臣,在几千兵力的护驾之下,一路向西,在颐和园稍事休息,然后向太原方向仓皇而逃。

慈禧为什么要往西逃呢?

首先看北边,东三省虽然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但已经是俄国的势力范围,早在2个月前,俄国就已经趁乱在东北占领大量土地,制造多起惨案,慈禧去东北就等于自投罗网。

再看南边,由于东南互保政策,慈禧对南方督抚并不太放心,南边是英国、德国、日本等的势力范围。南边各海港停留洋人军舰,要是它们沿着长江进入内地,活捉慈禧并不困难。

东边的天津已经沦陷,慈禧只有往西跑。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下一篇写慈禧一路上悲惨经历。

1 阅读:210

评论列表

严哥说历史3

严哥说历史3

2
2024-09-16 00:56

紫禁城皇宫被列强阅兵,老外坐龙椅,清朝让自己连续好几个皇帝跑路签字,不是在跑路,就是在跑路的路上。清约宗道光,清逃宗咸丰,清跑宗光绪(太后带着皇帝跑了一年多)

严哥说历史3

严哥说历史3

2
2024-09-16 00:56

一个非洲原始部落,祖鲁人都能让英国损失极大,清军呢?怎么让自己连续好几个皇帝跑路签字?不是在跑路,就是在跑路的路上。清约宗道光,清逃宗咸丰,清跑宗光绪(太后带着皇帝跑了一年多)紫禁城列强阅兵,老外坐龙椅,怎么清朝还比不了一个原始部落[笑着哭]

严哥说历史3

严哥说历史3

1
2024-09-16 00:56

紫禁城皇宫被列强阅兵,老外坐龙椅,清朝让自己连续好几个皇帝跑路签字,不是在跑路,就是在跑路的路上。清约宗道光,清逃宗咸丰,清跑宗光绪(太后带着皇帝跑了一年多)[捂脸]

人物图书馆

人物图书馆

还原真实人物,写有真正价值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