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
心力衰竭在中医多归于“喘证”、“水肿”、“胸痹”、“心悸”等范畴。
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具有独特优势,在临床上与西药联用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景岳全书.喘促》所指:“虚喘者,气短而不续”,“慌张气怯,声低息短.....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这是对心力衰竭症状的形象描述。
中医认为心力衰竭的病因与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节、劳欲久病等相关,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以气虚为主,常合并阴虚和阳虚;标实则以瘀血为主,常合并水饮和痰浊。
因此,补虚泻实、标本兼顾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根本之法。
中药汤剂可随证加减,调节阴阳,扶正祛邪,故广泛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真武汤”为温阳利水的经典方剂,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方药组成为: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是治疗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之心衰的要方。
临床研究表明,真武汤加减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此外,根据心力衰竭的不同证型,苓桂术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生脉散、血府逐瘀汤、参附汤等亦较为常用。
中药注射液是从中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注射液主要有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化、参附注射液等。
研究表明,这些中药注射液大部分含有益气温阳的中药成分,具有药效迅速、疗效肯定等优点。
口服中成药如芪苈强心胶囊、芪参益气滴丸、麝香保心丸等在临床应用亦较为普遍。
此外,中医非药物疗法——针灸、穴位贴敷等具有疏通气血经络和平衡机体阴阳的作用,均可用于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
中医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可减少西药的毒副反应, 提升患者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在临床上与西药联用表现出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