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去台时带的景德镇烧的餐具,后来损耗不少,如何补充的?

宋安之 2024-01-11 22:47:38

1949年蒋介石败退中国台湾,在去台之前,早有预感会失败的蒋介石,是做了充分准备,各方面都有所安排,甚至连生活日用器具,都是安排的明明白白。

在南京解放之前,当时保密局有个第七处,该处副处长侯祯祥就是专门负责南京黄埔路官邸各种物品的搬运工作,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所有大小家当,大到防弹牌豪华轿车,小到宋美龄的名牌高跟鞋,都是一一搬离。

运输方式是走的海运,第七处在当时杜月笙的得意门生陆根泉的协助下,弄来接受自日伪物资的三艘平底船,再将官邸的家当搬到船上,然后渡海去台,把船开进当时还可行船的淡水河河道,在士林社子靠岸,再派保密局和军队,把船上的家当运送到阳明山和士林官邸。

侯祯祥是亲自监督,十分小心,使得家当是毫发无损,因此宋美龄对他很是感激,从此侯祯祥成为炙手可热的官邸内线,宋美龄每年圣诞节前夕,更是会送给侯祯祥一份圣诞礼物。

在这批家当之中,自然包括蒋宋夫妻的日用器具。

在大陆黄埔路官邸时期,蒋家日用的锅碗瓢盆甚至连火柴,几乎都是专门订制的。蒋介石是酷爱瓷器餐具,尤其是喜欢青花瓷器高温颜色釉瓷,因此特意让江西景德镇为官邸烧制了一批专用瓷器,在瓷器的显著位置,都以油漆烧上了“丰镐房”或“蒋”字。

去台以后,由于日常使用时的正常损耗,烧有“丰镐房”或“蒋”字的瓷器,是越来越少。而且更糟糕的是,早年景德镇烧的专用瓷器,都是成套成套的,一套瓷器,只要有一只破损,就不能成套。

因此官邸的成套瓷器,是越来越少,而且还没办法补充,为了继续使用,来满足士林官邸日常装盛饮食的需要,只能不伦不类的用别套瓷器中相近的器皿来替补。

不过这也只是权宜之计,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终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在1960年,士林官邸决定由台岛本地公司来制作瓷器,以为蒋介石过寿为名,向台岛“大同磁器”公司订制了一批瓷器,包括烧菜用的盖碗和饭碗,一方面为蒋介石祝寿,一方面更是借此机会补充损坏的日用瓷器用品。

为了尽量和之前的瓷器一样,让蒋介石用的满意,士林官邸当时特地找到蒋介石的文书秘书秦孝仪,模仿过去大陆时期订制瓷器的成例,用毛笔工笔写了“丰镐房”和“蒋”等字,交代“大同瓷器”在瓷器的背面和显著位置烧上这些字。

至此蒋介石在日常生活用具中遇到餐具越来越少的尴尬,算是得到了解决,不过并没有真正让蒋介石满意,因为蒋介石还是喜欢大陆货。

像他去台以后,想吃家乡的黄花泥螺了,就派人经香港偷偷前往家乡去买。喜欢穿杭纺绸(丝织品)制的衣服,去台日久,衣服破旧以后,也是不考虑其他衣料,而是又通过香港进口大陆的杭纺绸。而瓷器,在他心中,肯定是景德镇的最好,不是景德镇的瓷器,肯定不是那么满意。

最后还有意思的一点是,不同于蒋介石喜欢瓷器餐具,宋美龄则是对银器较为偏爱,包括她喝红茶时的茶杯,底座都要套上雕有花纹的银制杯罩,这些银器亦有不少是从大陆带去台北士林官邸的。

相比于瓷器,银器就不是那么容易坏的了,所以宋美龄也没有蒋介石面对成套成套景德镇瓷器破损而无法补充的烦恼。

谢谢观看,我叫宋安之,换个角度看历史,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2 阅读:467

宋安之

简介: 悠悠九州沧,一朝多少英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