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岁孩子作业拖拉不专注,沉迷手机不自律,想得很多不执行,应付学习没动力……若要“根治”,关键在内驱力和心能量!
主创“五感内驱力”法,最大特点是“落地”,解决“知道做不到”通病,让孩子自律自信有动力!

早晨起来,在拿到书准备晨读的瞬间,脑袋里突然就有一个画面:一个杯子里的水一点一滴地在不断加满。
那个杯子就是我们的心,“水”是心理营养,而“一点一滴”的补充过程,相当于日修的每日觉察和美好日记这些。
我感觉这个杯子吧,相比以前,已经满了很多了想到这里,我很开心,甚至有点振奋。
曾经很少去发现和认可自己,只是隐约总有种对自己的一切似乎都不够满意的感觉......后面才发现,那是因为内在【安全感】的缺乏导致的,。。近大半年来,一直通过觉察和看见自己、认识自己、肯定自己,逐步感受到了这种看似简单行动的威力和魅力。

突然想到“爱自己”与“利他心”。记得两三个月前,有一家长问我,她说她觉得“爱自己”就是“自私”,不愿那样......嘿嘿,你怎么看呢?
当时我的回答大概是这样:一个没有满的水杯,你在逐步填满的过程就是“爱自己”,若非要定义为“自私”,也无可厚非。当水杯满了之后,水会溢出,溢出的那时候就是“利他”。。
最后总结到:“利他”是以“爱自己"为前提。一个人若不会爱自己,他是没有这个意愿,更没有这个能力去爱别人。而当“爱自己”达到一定程度,“利他”是顺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
这是我认为的他们对立而辩证的关系。那其实教育孩子、爱孩子同样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欲育人,先修己”。
-
只要“没做到”,就等于“不知道”……跨越知行鸿沟,私聊,针对性帮你“落地”
/ END /
原创 | 一点老师
内驱力咨询师、健心教练、三分修行。爱看本质、善讲系统、力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