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病逝前3个月,嘱咐秘书给彭真夫人打电话:请转达彭真5件事

洲洲谈军事 2023-02-11 18:17:24

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锤炼出闻名世界的十大元帅,当他们从毛主席手中接过委任状时,几乎都是正当壮年,风采照人。

可惜岁月无情,从1963年罗荣桓率先告别人世,到90年代初徐向前画上生命的句号,威名赫赫的十大元帅,只剩下素有“儒将”之称的聂荣臻。

对于聂荣臻的身体状况,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高度关注,他们说聂帅的健在,是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1990年,江泽民看望刚刚病愈的聂荣臻,临别时向在场的人边拱手边说:

“现在我们国家的元帅就剩下聂老总了,我代表党中央向诸位拜托了,希望大家把老帅照顾好。”

病中不忘关心科学事业

“居安不能不思危,闻之不能不过问。”这是聂荣臻晚年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聂荣臻一生钟情于科学事业,即便到了晚年,仍旧痴迷于此。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各方面的不断发展,为了调动广大群众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由中国科学院几十位院士和国家领导同志发起,成立了中国发明协会。聂荣臻得知此事后,立即给予了热情支持,并欣然答应担任协会名誉会长。

早在1956年的时候,邓小平代表中央征求聂荣臻对工作安排的意见,聂荣臻当即表示,自己对科学技术工作感兴趣,我们国家太落后,迫切需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就这样,聂荣臻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接替陈毅主管科学技术工作。

图丨聂荣臻陪同周总理接见科学家

当时很多同志都为聂荣臻的身体情况担心,科学技术工作刚刚起步,工作千头万绪很忙,而且和知识分子打交道,麻烦太多,劝说聂荣臻不要管这个事。但聂荣臻说,自己不怕麻烦,为了祖国富强,自己就是要抓科技工作。

以科学技术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是聂荣臻青年时期的夙愿。早在1919年,聂荣臻就怀揣“科学救国”的愿望,远渡重洋赴法勤工俭学。后来他接触到马列主义,才逐渐认识到,一部分人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当时是救不了中国的。

革命战争的胜利,为聂荣臻实现早年的夙愿提供了大好时机。在担任国家科委主任时,他还成立了“发明局”,主管全国发明创造工作。

1985年,中国发明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成立大会,聂荣臻向大会发去贺电,祝愿协会“蓬勃发展,硕果累累”。当聂荣臻的贺电宣读完毕后,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当时聂荣臻虽然已经是久卧病榻,但仍关心发明协会的工作情况。每当听说协会取得了新的成绩,聂荣臻总是由衷地高兴。

有一次,一个青年发明家送给聂荣臻一套自己发明的煮茶炊具,聂荣臻在轮椅上拿着仔细端详了一番,连声说很好,并鼓励这个发明家再接再厉以更多的发明贡献给祖国。

图丨聂荣臻在天津参观工业汇报展览

虽然聂荣臻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但对于我国科技事业的心情,却有增无减。女儿聂力在结婚之后,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只要一回到家,总会被父亲问长问短,但话题总是离不开科技工作。

尤其在遇到重大试验时,聂荣臻更是倍加关心。试验成功,他比谁都高兴;试验不顺利或者失败,虽然也会流露出心烦,但更多的还是鼓励。

1991年7月,我国首发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进行发射试验,由于检测时发生故障,便比原计划推迟了几天。当时聂力为了不让父亲惦记,实事求是地告诉他真相,聂荣臻立刻安排秘书写信,告诉国防科工委的领导:

“这样推迟几天是对的,慎重一点好,把原因查清楚,问题解决了再发射。”

聂荣臻的嘱托,让西昌的科技工作者们深受鼓舞。

后来火箭试验发射成功,聂荣臻当即致电祝贺:“这在我国火箭发展史上,又是一个创举吧!”

图丨聂荣臻等领导同志观看1059导弹点火

考虑到聂荣臻的身体情况,医生要求不能让他再操心,再劳神受刺激,因此聂力夫妇和工作人员在有些事情上,尽量不告诉聂荣臻。可当聂荣臻发现之后,就有些生气了,发牢骚说:

“不错,我们是‘废物’了,但‘废物’还可以利用嘛。我不管事了,但不能不关心事啊,尤其是科技方面的事。”

面对这样的老人,聂力夫妇和工作人员既心疼又为难。

1992年,我国要为澳大利亚发射同步卫星,聂荣臻知道以后就密切关注,因为这一次使用的是“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如果发射成功,将来发射宇宙飞船也将采用它,对于国际国内的影响都很大。

当时聂荣臻的病情已经明显加重,心力衰竭相当严重,但仍每天询问有关发射的情况。当听说发射失败的消息后,聂荣臻沉默了许久,隔了好半天,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问工作人员:

“不是一切准备得很好吗?出了问题是什么原因?”

工作人员只能回答说正在查原因,具体什么问题不太清楚,聂荣臻就不再言语了。

图丨聂荣臻在钱学森陪同下检查两弹结合试验准备情况

第二天,聂荣臻的情绪恢复了往常,让工作人员转告国防科工委,“澳星”的问题要认真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当听说几个月后将再次安排发射时,聂荣臻若有所思地说:“那一天,我能等到吗?”

对老战友的关心和惦记

除了关心国家的科技工作外,晚年的聂荣臻,对于老战友还格外关心。

1986年秋天,刘伯承到了弥留之际,聂荣臻赶去医院探望。当看到原本身材高大的刘伯承,躺在病床上蜷缩成一团,聂荣臻的眼眶顿时充满了泪水,俯下身子握住老兄的手,无言以对。

回到家之后,聂荣臻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独自坐在沙发上喃喃自语:“在大渡河边,我觉得他那么高大,可是现在,怎么就这么一点点了……”

然而几天之后,叶剑英病危的消息传来,聂荣臻闻讯赶到医院,听完副院长的简要汇报后,聂荣臻有些责备地说:“这么严重了,怎么才告诉我?”

图丨叶剑英和聂荣臻元帅

站在叶剑英的病床前,聂荣臻轻轻握住叶帅的手,眼泪不自觉地滑落下来。当时已经身陷昏迷的叶帅居然睁开了眼睛,当看到聂荣臻时,他的手也在一点一点地用力。

两位老友就这样握着手一言不发,他们似乎都意识到这是永别。

老战友一个一个过世,让聂荣臻一次次沉浸在悲痛之中。好几天都情绪低落,吃不下饭,后来一个小护士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聂荣臻逗乐,大家看到聂帅笑了,心里才踏实了一些。

在聂荣臻90岁那年,工作人员在帮他整理储藏室时,发现了一个造型奇特的烟灰缸。聂荣臻想起那是自己访问东欧时,外国人送给他的,但他不吸烟,结果一放就放了40年。

当工作人员询问如何处理这个烟灰缸时,聂荣臻想了想说,送给小平吧。过了几天,邓小平让人专门打来电话,说这个烟灰缸他用得很好,感谢聂帅还惦记着自己。

1990年,86岁的邓小平来看望91岁的聂荣臻,老哥俩见面后亲热地打招呼,坐在一起相互凝望,眼神中充满了关切的问候。邓小平说过了90就是胜利,聂荣臻听到后微微一笑:

“那我就算是胜利喽!”

图丨邓小平与聂荣臻

说罢,两人哈哈大笑,就像一对调皮的孩子。这是他们二人最后一次见面,两人就像是约定好的,聂荣臻活到了93岁,邓小平也活到了93岁。

按照邓小平的说法,两个人都是“胜利者”。

1992年2月,距离聂荣臻去世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又惦念起病中的彭真,让秘书给彭真的夫人打电话,请她代为问候,并向彭真转达几件事:

1.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的党内领导人健在的,只有四五个了,请多保重,不能走时不要勉强,可坐在车上让人推着走;

2.自己的心脏病有好转,但肠胃消化不好,谢谢彭真同志的关心;

3.自己已93岁,入党70年,仍想争取多活几天,看看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

4.我一生,生而无憾,死而无恨;

5.现在出版的东西太多,同一件事情,说长论短的都有,还是任人评说吧。

说到二人的交往,最早要追溯到1931年,当时彭真被捕入狱,虽然聂荣臻当时还没有见过彭真,但还是想方设法营救他,并派人给他送钱送物。

1938年,彭真代表北方局领导晋察冀边区工作,协助聂荣臻指导晋察冀等地党的工作。后来彭真开始担任晋察冀分局书记,聂荣臻担任委员,二人一个主持党的工作,一个主管军事,一起并肩战斗了3年。

图丨聂荣臻、彭真等在晋察冀根据地阜平县合影

1941年初,彭真赴延安参加“七大”,聂荣臻成为代理分局书记。虽然二人在工作上分开,但战斗友谊却保持了一辈子。

新中国成立前,聂荣臻代立北平市长,后来彭真从聂荣臻的手中,接过了北京市长的领导职务。聂荣臻领导全国科技工作之后,彭真在攻破“两弹”的难关中,给予聂荣臻坚决的支持。

1988年,邓小平主动要求退下来,聂荣臻得知后和彭真交换意见,一致认为邓小平还不能退,坚决拥护邓小平领导大家再干几年。

聂荣臻晚年由于生病行动不便,彭真就经常去聂帅家做客。每次彭真搞调查研究回来,总要向聂荣臻汇报情况,交换意见。后来彭真生病之后,两位老人便不能促膝谈心,由秘书或家人代为走动看望。

原本两位老人约定1992年天气稍热的时候,共同小住一段时间,没想到却成为了泡影,成为两位老人一生的憾事。

临终前不忘关心家乡和人民

1992年3月,经过对聂荣臻身体情况的评估,医生告诫聂荣臻的家人们,必须让聂帅绝对休息,不读报看新闻,不听汇报。聂荣臻知道以后,说自己一生革命,怎么能啥也不干光休息,与其让自己胡思乱想,不如给他说点事。

在家人们不断地反映下,医生“妥协”了,规定不能听取任何汇报,但可以看看新闻,听听文件,每天不准超过半小时。

图丨90岁的聂荣臻

4月,医生发出病情通报,聂荣臻心力衰竭,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意外。随后江泽民给聂力打去电话,让她积极动员父亲住院治疗,但不可勉强。由于要去日本访问,他不能前来探望,只能由聂力代为问候。

由于聂荣臻不愿去医院,医生们只好在家做好抢救工作,经中央领导同意,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开始着手准备后事。

4月12日,聂力上班离开家之后,聂荣臻将两位老秘书叫到身边,说自己恐怕难渡过这一关,趁着头脑清醒,留下几句话作为临别遗言吧。聂力下班之后,从录音机里听到父亲留的话,忍不住啜泣起来。

虽然父亲的声音时断时续,但很有逻辑,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聂荣臻在从容不迫地安排自己的后事。

又过了一个月之后,聂荣臻感觉自己的身体情况更加不好,便叮嘱秘书说:“我的后事安排一切从简,按中央指示办。”

图丨聂荣臻与女儿、外孙女合影

两天之后的5月14日上午,警卫参谋照例给聂荣臻读报,当听到一场春雨缓解了北方的干旱时,聂荣臻高兴地说:“这就好了,民以食为天呀。”下午秘书给聂荣臻念了一份台湾情况的简报,聂荣臻说:

“海峡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问题。‘一国两制’是最好的形式。”

这天下午,聂荣臻家乡的领导在北京召开座谈会,请大家为江津的发展出谋划策。聂力应邀出席会议,在结束之后,原本为参会者准备了便餐,但聂力考虑父亲身体不好,和江津的同志合影留念后,就离开了会场。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到了晚饭时间,聂荣臻以为女儿是吃过饭回来的,还开玩笑地说她的口福真好,结果聂力告诉他自己没有吃饭。

“为什么不吃?”聂荣臻问道。聂力说自己要赶回来看他。聂荣臻听完之后高兴得笑了,又询问下午开会的情况,听完聂力的讲述后,聂荣臻说:

“就是要改革,要开放,要不江津不能发展。”

图丨聂荣臻与夫人、女儿在家中合影

说到家乡,聂荣臻又流露出浓浓的乡情,喘着粗气说江津有一种特产叫米花糖,但由于包装上不去,一直打不开销路,并说产品要打出去,就要在包装上有所改进。

聂力心想,父亲身体都这个样子了,还在操心。就劝说他好好休息。吃过晚饭后,全家人陪着聂荣臻看新闻联播,快到8点的时候,又陪他看《动物世界》的录像。

聂荣臻喜欢动物,看得津津有味,结果看了半个小时之后,医生提醒不能再看了,聂力就用遥控器关掉了电视。

聂荣臻不知道有遥控器,只是看到电视突然没图像了,还疑惑地说还没演完怎么就关了。家人们说今天只演一半,下面一半明天再看。

接着大家随便和聂荣臻聊聊天,给他讲述外面的一些情况,聂荣臻说要多搞点塑料大棚,解决群众吃菜难的问题。大家告诉他,各级都在抓“菜篮子工程”,聂荣臻听到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9点半护士照顾聂荣臻洗漱,聂荣臻叫住正要离开的秘书,问他们军事文选什么时候出书,红军时期的12篇电文收进去没有。秘书回答说全收进去了,建军节前就能出版。

图丨聂荣臻全家福

聂荣臻点了点头,待秘书离开之后,聂荣臻又对妻子和聂力夫妇说:“你们也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上班呢,我这里没事了。”

这是聂荣臻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半个多小时后,聂荣臻没有哼一声,没有说一句话,不知不觉在睡梦中安详离去了。

按照聂荣臻的遗愿,一部分骨灰撒在了八宝山一棵松柏树下,另一部分送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烈士陵园。

共和国最后一位元帅永远地去了,但他为新中国立下的丰功伟绩,却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0 阅读:55

洲洲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