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朝大运河上,“1000位美女拉着龙船缓慢前进,水手们拿的船桨镶嵌金玉、雕刻精致”,这段描述出自唐朝颜师古撰写的《大业拾遗记》,记录的是隋炀帝杨广到江南出游的场景。
到了明代,关于隋炀帝游江南有了“更加细致”的描写,在千位美女的基础上,又增加1000只嫩羊,这是明朝小说隋炀帝艳史中的情节。
很明显,隋炀帝的江南之行不断被“添油加醋”,从水手到美女嫩羊,香艳含量、荒唐成分不断增加,隋炀帝游江南的故事也逐渐被“污名化”。
实际上,杨广最初的谥号是隋明帝,被唐高祖李渊改为隋炀帝。隋炀帝的“炀”,意思是君王违逆天理而虐待百姓,贪恋后宫女色而背离礼制。隋明帝的“明”,意思则非常直白,是对君王生平功绩的充分肯定。
其实,隋炀帝是有远大抱负的皇帝,他特意将年号定为“大业”,意图再明显不过。另外,在《隋书》中也有相关记载,说杨广非常向往商周时期的制度氛围,崇尚秦汉时期的国家规模,将秦始皇、汉武帝建立的功业,确定为人生追求目标。
《隋书·炀帝》记载:“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摹。”
今天,我们以隋炀帝登基后的关键大事为线索,以多种史料记载为基础,尽量用客观的视角去还原杨广的故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新的认识,传播历史上更真实的隋炀帝。
隋炀帝登基上位、暗流涌动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在仁寿宫病逝,杨广以太子身份继承皇位,成为隋朝第二位皇帝。
在隋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杨广曾经长期驻守江南,他很清楚南方并没有彻底认同隋王朝的统治。
例如,公元589年,晋王杨广担任元帅率军征讨南陈,大获全胜俘获南陈皇帝陈叔宝,以及朝廷大臣、后宫妃嫔,标志着隋朝结束长达近四百年的分裂时代。
次年,即公元590年,江南全境接二连三地出现大规模叛乱,反抗隋朝的呼声此起彼伏。隋朝派出平叛大军再次扫平江南,为增强隋朝对江南的控制,杨广被任命为扬州总管,统管江南大小事务。
《资治通鉴》记载:“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
古语有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从长期来看,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但从短期来看,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阻力巨大。
面对全新的王朝,不管是士绅、百姓,还是富商、贵族,对新的统治者都充满敌视,他们从内心更希望保持原状。
在这点上,隋朝与秦朝非常相似,同样是从关中出发,同样是武力结束数百年的割据战乱,终于迎来全国统一,同样是各地的叛乱从没断过。归根结底,社会各个阶层对新王朝的认同需要时间,对新王朝的统治模式需要时间适应。
思想上不认同,对新兴王朝是非常危险的,随时可能被大规模叛乱掀翻,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兼并更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高频率改朝换代,都是鲜活的例子。
要想快速实现思想认同、情感归附,秦始皇采取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甚至是焚毁六国书籍。
对于隋炀帝来说,他首要任务是加强对山东、江南地区的控制,此时的都城长安已经不能满足统治需要。此外,都城长安当时人口众多,关中地区生产的物资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在这种形势下,仅登基几个月的隋炀帝杨广,决定重新选择一座新的都城。
经过考察,隋炀帝最终选定洛阳,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洛阳三面环山,地势险要,符合国都首先保证安全的前提;二是洛阳附近有丰富的水源,能够满足城市日常生活需要,以及战争时期饮水保障;三是洛阳临近山东、河北和江南,而这些地区是物资的关键产区;四是洛阳正好处于隋朝疆域的中心位置,同时也位于全国交通运输的中心、经济贸易中心。
综上所述,隋炀帝仅仅登基数月,便决定营建新都城洛阳的原因,已经非常清楚,其中有维护统治的紧迫、有选址洛阳的慎重。因此,可以看出:隋炀帝迁都洛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符合发展需要的。
然而,对于隋炀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史书是如何记载的呢?
初,炀帝尝登邙山,观伊阙,顾曰:“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於此?”仆射苏威对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议都焉。
意思是,隋炀帝曾经登上邙山,看到伊阙,对大臣们说,“这不是龙门吗?为什么从古至今都没有在这里建造都城呢?”
“马屁精”形象的官员苏威回答说,“从古至今不是不知道,只是在等着陛下您”,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于是回去商议在洛阳营建都城。
从这段对话可以明显感受到,隋炀帝迁都洛阳,是一时兴起,而不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唐朝以后对隋炀帝的污名丑化。
负责建造新都城的是宰相杨素,公元604年11月,洛阳城开始动工建设,仅仅14个月后,隋朝的东都洛阳便建造完成。隋炀帝很快诏令河北的3000名工匠迁入洛阳定居,工作生活全部在新都城,此外,隋炀帝还从全国迁移数万家富商到洛阳,为洛阳迅速的繁荣奠定基础。
但是,很少人知道,隋炀帝修建的东都洛阳只有短短的垣墙,没有外城,直到唐朝武则天时期才修建了外城。
《资治通鉴》记载:“初,隋炀帝作东都,无外城,仅有短垣而已。”
由此可见,隋炀帝对东都的建造要求,更偏向于实用价值,并不追求奢侈。
隋炀帝有理有据、理性主导胸怀大志的隋炀帝,在建立有效统治的目标下,营建新都城洛阳,只是迈出的第一步。
接下来,他需要用江南发达的经济带动北方,用江南的资源供养朝廷,实现军队和资源的高效调配,根本目的仍然是维护隋朝的统治。
人人皆知“想致富先修路”,但是在古代修建公路的难度更大,相对来说,水路运输的成本更低、更便捷,于是,隋炀帝决定开挖疏通大运河。
公元605年3月,隋炀帝征调百万人修建通济渠,实现黄河与淮河的顺利通航,不久之后,隋炀帝又从淮南地区征调十余万人疏通邗沟,最初是由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主导开凿。
《左传》记载:“鲁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时期,隋朝还在建造都城洛阳,至于劳工人数是不是太多,我们稍后再一起讨论。
紧接着,公元608年,隋炀帝启动永济渠的挖掘工作,此次调用的百姓数量仍然是上百万。两年后,即公元610年,隋炀帝又开始江南河的修建工程,这是为了连通长江和钱塘江。
整体来看,隋炀帝登基后用6年时间,完成永济渠、邗沟、通济渠、江南河共同连通的超级工程--隋朝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是以新都城洛阳为中心,将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经济中心连接起来,全长超过2000公里,是苏伊士运河的10倍,是巴拿马运河的20倍,就算是在当今世界,仍然是最长的人工运河。
隋炀帝建成的大运河,对历史贡献毫无疑问,至今我们仍从其中受益,但是,也有人对大运河征调民工数量产生怀疑,徭役是不是超过隋朝的承载限度呢?
根据《中国人口通史》中的数据,隋炀帝大业五年,即公元609年,隋朝全国人口大约5500万人,人口总数已经直追汉朝顶峰时期,基本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期,隋朝时期的人均寿命为57.3岁。
《资治通鉴》记载:“大业五年,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户八万九十万余,隋朝之盛,极于此矣。”
从前文可以看出,隋炀帝虽然征调人数动辄百万,但是有时间跨度,并非同时进行,对大运河的开凿疏通是分段进行的,这样能够有效缓解徭役给百姓带来的负担。
接下来做个粗略估算,全国共有男性2750万人,15岁至60岁的男性至少有2062万人,如果有400万人同时参加徭役,也就是说隋朝男性徭役比例为20%,这个比例并不算高,汉朝时期的徭役占比约为29%。
从估算结果来看,隋炀帝建设大工程期间的徭役不算太重,但是紧接着发动的“三征高句丽”,彻底击碎杨广的谨慎控制,导致民间怨声四起、叛乱如山呼海啸般袭来。
那么,隋炀帝应不应该征讨高句丽?他的错误又在哪里呢?
隋炀帝雄心无错、失误有罪在说高句丽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将目光转向隋帝国的西北方。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为中原王朝带来巨大繁荣,但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后,战争彻底毁掉丝绸之路。
大业四年,吐谷浑对隋朝张掖等边关城镇实施劫掠,隋炀帝亲率大军征伐吐谷浑,杨广连战连捷,隋炀帝在吐谷浑原本的土地上推行隋朝郡县制度,也成为历史上首位在此设立行政区的皇帝。
在丝绸之路中断数百年之后,悦耳动听的驼铃声再次响起,这是中原王朝强盛的声音,是华夏民族记忆深处的骄傲。
现在,我们将目光集中在隋帝国的东北方向,这里生活着高句丽部落,但是他们经常侵犯中原王朝的辽西地区。公元598年,隋文帝杨坚曾派第5子杨谅率军讨伐高句丽,虽然高句丽俯首称臣、隋军胜利而归,但是后来,高句丽仍然时常进犯辽东地区。
公元611年,隋炀帝下定决心,彻底解决高句丽侵犯辽东问题。
为什么隋炀帝会如此重视收回辽东呢?
自汉朝开始,朝廷就在辽东设置四郡,也就是说,从汉朝以来,辽东就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如今,辽东地区时常被外族入侵、觊觎,这对于中原王朝的皇帝来说是不能忍受的。
事实上,从隋文帝杨坚到唐玄宗李隆基,期间历经一百多年时间,每位皇帝都曾经出兵平定辽东,这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只有是稍微有些抱负的帝王,都不可能放弃守护领土的底线。
对于崇尚秦皇汉武的隋炀帝来说,更不可能让高句丽随意入侵辽东,在公元611年2月,隋朝征伐高句丽的战争拉开帷幕。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隋朝会轻松取得战争胜利,因为从隋朝以往的战绩来看,当时的国家实力强大、后勤保障充足、军队所向披靡,隋炀帝也不例外,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巨大危机的到来。
高句丽古城(古战场)
隋炀帝忽略了征伐高句丽,属于是出海作战,隋军并不擅长,第一次征伐高句丽以惨败告终,到底有多惨呢?据史学家统计,隋朝大军有30万人渡过辽河,然而只有2700人返回,几乎可以算作全军覆没。
次年,即公元613年,隋炀帝立即启动第二次征伐高句丽,就在高句丽准备弃城投降的时候,隋炀帝却接到国内紧急军情,后方负责粮草供应的杨玄感起兵造反,许多关陇地区的新贵阶层纷纷投靠,叛军很快达到数万人,并且叛军直逼东都洛阳。
前文已经说过,东都洛阳是没有外城的,也没有高大的城墙,隋炀帝只能选择立即撤退,率军救援都城洛阳。
隋朝各地官员得知杨玄感叛乱,纷纷率兵抵抗,竟然在1个月内就消灭杨玄感叛军。隋炀帝在即将迎来高句丽战争胜利的时刻,杨玄感叛乱,迫使隋军回朝救援,让第二次征伐高句丽功败垂成,非常可惜。
公元614年,隋炀帝第三次远征高句丽,这次高句丽很快便因国力不支而投降求和,隋炀帝终于取得征伐高句丽的胜利。
然而,经过三次征伐高句丽,动用军队130万人,背后需要大量徭役保障军队,据统计,三次征伐高句丽的耗费超过隋炀帝以往所有大工程的总和,由此可见,隋炀帝挤尽最后力量完成征服高句丽,最终等待杨广的是烽烟四起的起义。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想要喝毒酒自尽,却被叛军拒绝,最后被缢杀在江都。
从隋炀帝发起三次征伐高句丽的动机来说,非常符合他志向远大的性格特点,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他先是忽略出海作战的不利条件,后来又忽略朝廷耗费巨大国力不支,最终导致“一直强盛”的隋帝国轰然崩塌。
结语隋炀帝是胸怀大志的帝王,他实施大量“超级工程”项目,都是符合形势需要的,也是经过缜密思考的,但是不得不说,隋炀帝在实施过程中“急了一点、早了一点”,如果能够暂缓第三次讨伐高句丽,也许隋朝就可以迎来真正的盛世局面。
历史不容假设,但更不容许刻意贬低,隋炀帝的形象被唐朝以后的史料层层摸黑,导致后世将“残暴”“奢靡”等负面词汇自然而然联系在隋炀帝身上,这是不公平的。实际上,隋炀帝是一位壮志未酬的优秀帝王,他值得后世称之为“隋明帝”。
整只酱猪蹄
绝对是罪有应得。一个个给古代暴君吹功德。但现实中没一个愿意自已生活的时代出现这样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