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身上有个部位,早在多年前就被国家明令禁止销售和食用,因为它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甚至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联。
尽管被禁,这个部位仍悄悄流入市场,被一些消费者当做“美味”吃下肚。

这个被称为“最毒”部位,不是别的,正是——猪的淋巴结(俗称“猪油渣”里未完全处理的组织)和腺体。
它并不是真正的“肉”,而是猪体内承担排毒、过滤细菌病毒的组织。吃进去,没营养,反而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我们得弄清楚淋巴结的本质。
猪的淋巴系统和人类类似,是它用来对抗外来病毒和细菌的“防线”。所有进出猪体的毒素、细菌、寄生虫,都会在淋巴结中被“拦截”。但问题是,这些有害物质并不会完全被清除,而是有可能“沉积”在其中。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指出,猪的淋巴组织中常检测出重金属残留,如铅、镉等,这些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可能引发慢性中毒,影响肝肾功能,甚至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紊乱。猪的淋巴结中还可能藏有病毒残留,比如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等。
过去农村杀猪时,人们常常用“整块猪油渣”来熬油,里面夹杂着淋巴结、腺体,甚至是未清除干净的淋巴组织。老人们说那是“香”,但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这其实是“脏”。

这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关。在艰苦年代,猪身上的每一部分都被物尽其用,哪怕是淋巴、腺体、脖子上的“淋巴串”,都被端上了餐桌。有人还误以为这些“白白的球状”是高蛋白,其实它们是免疫细胞聚集的部位,是猪生病时最先“肿起来”的组织。
在民间,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吃“下水”被看作是一种“不浪费”的美德。但时代不同了,我们如今拥有更丰富的食物选择,也拥有更多科学知识,继续吃这些部位,只会让身体背负不必要的风险。

答案是:可能会,而且后果不小。
临床上,不少患有肝炎、肾功能障碍,甚至一些癌症的患者,长期食用动物腺体类食物的现象较为常见。虽然不能说“吃了就得病”,但这类组织中的激素、毒素残留,确实可能成为“慢性病的诱因”。

特别是对于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他们的肝肾解毒能力本身就差,若长期吃含有毒素的猪腺体或淋巴结,体内毒素难以及时排出,有可能诱发免疫系统紊乱,甚至引发慢性中毒。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一些食用这类“猪下水”的人,会出现口干舌燥、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皮肤起疹子等不明原因的反应。很多人以为是“上火”了,其实很可能是轻微的食源性毒素反应。

根据原农业部早年发布的《生猪屠宰操作规程》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相关规定,猪的某些腺体、淋巴结、甲状腺、肾上腺等组织属于非食用性副产品,明确禁止进入市场销售。也就是说,这些部位本就不该出现在超市、菜市场,更不该端上我们的餐桌。

而在一些小摊贩、黑作坊或乡村集市上,这些“边角料”仍然被当作“特色下水”售卖。不少人图便宜,甚至拿来喂孩子、做火锅、炒菜,殊不知,这些部位早就被列入“黑名单”。
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不良商贩还会将这些部位冒充猪肉加工成肉丸、肉酱、火腿肠等再制品,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对身体健康构成长期隐患。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对动物腺体类组织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部位的可食蛋白含量低,脂肪含量高,而且含有较多胆固醇和激素代谢产物。简言之:不好吃也不健康。

再对比猪瘦肉、鱼肉、鸡肉等优质蛋白来源,营养更全面,而且安全性更高。我们完全没必要冒着健康风险,去吃那些“被淘汰”的部位。

现在很多人有种误区:吃得杂一点,对身体好。但这其实是老旧观念。现代营养学告诉我们,健康饮食的核心在于选择干净、营养均衡、风险低的食材。那些已经被科研证实有害的部分,哪怕过去再“香”,也该被我们主动放弃。
有些人说:“我从小吃到大,身体不也挺好?”
但你要知道,慢性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日积月累的“账”。很多人三四十岁开始出现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和年轻时“吃啥都不管”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
别再拿“以前吃得多”当借口。科学已经告诉我们,该戒的,就得戒。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认清它们的样子,别买也别吃。猪的淋巴结一般呈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常见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买肉时,如果发现肉块里有“白色小结节”,就要警惕。
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猪肉,避开来历不明的“散装下水”或“黑作坊香肠”。如果是在饭店吃饭,也要留意那些来历不明的“特色小炒”或“自制火锅料”,一旦发现味道怪异、质感粘腻,就要谨慎。

我们每天吃进嘴里的东西,都在悄悄影响身体的未来。淋巴结、腺体这些“最毒”部位,早已被科学“判了刑”,我们没必要再拿身体去冒险。
别再为了“省点钱”或“吃点香”而放纵自己,也别再用“从小吃惯了”当挡箭牌。真正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人,会在该停的时候,果断停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李春晖,张立文.《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进展》.食品科学,2020,41(1):285-291.
王志宏,顾振华.《动物内脏的危害与控制对策》.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9,31(5):512-516.
农业农村部.《生猪屠宰操作规程》.2016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