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0、90 年代农村杂粮种植的盛景
在 80、90 年代的农村,杂粮曾是田间地头的常客。彼时,稻谷产量有限,难以完全填饱一家人的肚子,为了生计,农民们纷纷扛起锄头,在房前屋后、山间坡地开荒,种上各式各样的杂粮。从东边山脚的高粱地,到西边河岸的荞麦田,再到环绕村落的红薯坡,到处都有农民忙碌的身影。春耕时,一家老小齐上阵,播种、施肥;夏日里,顶着烈日除草、驱虫;秋收时,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收割、晾晒,处处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那是属于那个时代独特的田园记忆。
二、那些逐渐消失的杂粮
(一)豌豆:记忆中的豆荚美味
豌豆,那根茎短小的植株,形态与如今的荷兰豆颇有几分相似,嫩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的豆荚修长,像是一把把绿色的月牙弯刀,挂在藤蔓上。一个豆荚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四五粒豌豆,圆润饱满。小时候,每当豆荚颗粒变得饱满,颜色由浅绿转为深绿,便是我们最期待的采摘时刻。小心翼翼地摘下豆荚,剥开那脆嫩的外皮,里面的豌豆粒如同碧玉般晶莹。将豆子剥出后,简单清洗,放入热锅中,加些盐巴清炒,瞬间,厨房里就弥漫着一股清甜的香气,炒熟的豌豆口感软糯,甜香四溢;或是直接放入水中,加少许盐煮熟,晾凉后,一颗颗往嘴里丢,那清爽的滋味,是儿时最爱的零食,承载着无数夏日午后的欢乐时光。
(二)蚕豆:从主食到零食的转变
蚕豆的茎杆直直地挺立着,能长到一米多高,像是田间的小卫士。它的豆荚宽大厚实,宛如一个个绿色的小布袋,每个豆荚里通常藏着两三粒蚕豆。在蚕豆荚刚刚饱满,还带着些许鲜嫩的时候,我们就迫不及待地采摘下来,剥出籽,放入锅中,加水煮熟,捞出来,撒上些许盐粒,一颗颗放进嘴里,软糯清甜,那股新鲜劲儿,让人欲罢不能。等到豆荚完全成熟,颜色变黑、变硬,这时剥出的蚕豆籽,用来炒着吃,越嚼越香;或是放进油锅里炸至金黄酥脆,撒上椒盐,瞬间变成美味的小零食,能让孩子们开心一整天。在物资匮乏的过去,蚕豆既是主食的补充,也是难得的解馋之物,见证了农村饮食的质朴与变迁。
(三)油菜:榨油主力的昔日辉煌
油菜植株上,满是细长的豆荚,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每个豆荚里都挤满了细小的籽粒,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到了收获季节,一家人齐上阵,小心翼翼地将豆荚剪下,收集起来,放在阳光下暴晒,去除杂质。那些晒干的油菜籽被送进榨油坊,经过炒、碾、蒸、榨等一系列工序,金黄透亮的油菜籽油就缓缓流淌出来,香气扑鼻。在过去的农村,这油可是烹饪的主力军,用它炒出的菜,香气四溢,无论是家常小炒,还是逢年过节炸制各种美食,都离不开油菜籽油。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农村人的味蕾,是记忆深处家的味道。
(四)谷麦:喂养生灵的 “低调者”
谷麦,在湖南农村曾经颇为常见。它与小麦形似却又有别,谷麦的麦壳紧紧包裹着麦粒,即便在太阳下暴晒,也不会轻易张开,相较之下,小麦壳则容易开裂,露出麦粒。正因为谷麦这紧实的麦壳,使得它脱粒困难,难以像小麦一样便捷地加工成人类的主食,所以它大多时候都被用作饲料,滋养着家里的猪、牛等家畜。农忙时节,看着家畜们吃着谷麦,长得膘肥体壮,为家里出一份力,谷麦虽不起眼,却也是农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默默支撑着农村的家畜养殖体系。
(五)燕麦:因产量退场的营养担当
燕麦植株和山上的野燕麦宛如孪生兄弟,细长的叶片,直立的茎杆,透着一股坚韧劲儿。它的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含量远超小麦,是大自然馈赠的营养宝库。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燕麦产量却低得可怜,付出同样的汗水与辛劳,收获的燕麦远远不及小麦。在过去,小吴家还会为了外公的喜好,种上一些,收获后磨成粉做燕麦粑粑,那软糯中带着麦香的滋味,令人回味。但随着外公离去,权衡之下,家里最终还是放弃了种植,和许多农户一样,无奈向现实低头,让这营养丰富的燕麦逐渐淡出田间。
(六)荞麦:甜蜜粑粑的原料过往
荞麦开花时,洁白的花朵星星点点地散落田间,宛如绿毯上的雪花,给大地添了一抹素雅。它根系较浅,扎根不深,种子呈独特的棱形,黑褐色的外皮带着几分质朴。在村里,虽然小吴家种得不多,但邻居们总会种上一些,每到收获季,大家就忙碌起来,将荞麦籽磨成粉,制作荞麦粑粑。刚出锅的粑粑,带着淡淡的黑色,咬上一口,软糯香甜,麦香与甜味在舌尖交织,那是劳作后的甜蜜慰藉。可如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这种费工费时的传统美食制作渐少,荞麦也无人种植,那熟悉的味道只能在记忆中找寻。
(七)小麦:麻雀 “抢食” 下的退场
在 80、90 年代的湖南新化农村,小麦可是家家户户必种的杂粮。挖了红薯后的土地,就迎来小麦的播种季。那时,全家老小齐上阵,耕地、播种、施肥,精心呵护着每一寸麦田。到了收获时节,看着金黄的麦穗,满心都是丰收的喜悦,一家人能收获五六百斤小麦,这些小麦磨成粉,能做粑粑、擀面条,是餐桌上的常客。但近些年,麻雀肆虐,成群结队地在小麦成熟时飞来啄食,防不胜防,农民辛苦一季,收成却被麻雀分走大半,无奈之下,大家纷纷放弃种植,曾经麦浪滚滚的景象,如今已难觅踪迹,只剩下回忆里的麦香。
(八)红薯:用途多变的昔日 “宠儿”
红薯,在过去可是农村除小麦外种植最多的杂粮。它产量极高,在 90 年代,小吴家每年都能收获五六千斤,堆成小山似的红薯,用处可大了。大部分红薯被用来喂猪,让家畜长得膘肥体壮;一部分被加工成红薯米、红薯粉条、红薯丝,丰富着冬日餐桌。冬日里,一家人围坐,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红薯粉条炖菜,暖身又暖心。如今,农村生活条件改善,食物选择多样,红薯种植量锐减,只有少数人家种上一点,喂喂猪,偶尔自家尝尝鲜,曾经的辉煌不再,却依然带着浓浓的乡土温情。
(九)洋姜:吃法单一的 “遗珠”
洋姜,这不起眼的家伙,种植起来毫不费力,只需随便往地里丢几颗块根,它就能扎根生长,而且生命力顽强,只要地里没挖干净,来年又能收获满满。一兜洋姜,产量可达几十斤,沉甸甸的收获让人欣喜。可它的吃法却比较局限,大多时候只是简单腌制,或是凉拌,吃多了容易腻味。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食物口味要求愈发多样,这洋姜因缺乏花样翻新,渐渐被农户冷落,在田间的身影愈发稀少,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十)脚板薯:模样奇特的美味
脚板薯,因其地下块茎形似人的脚掌而得名,模样奇特有趣。它淀粉含量极高,营养丰富,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种植脚板薯无需太多讲究,房前屋后,随意丢下块根,它便能顺着土地的脉络肆意生长。收获时,挖开泥土,那一个个硕大的脚板薯带着泥土的气息,洗净后,煮着吃,口感软糯,带着淡淡的甜香;做菜入汤,能让汤汁变得浓稠鲜美。在过去,它是农家人餐桌上的常客,可如今,随着外来蔬菜品种增多,这带着乡土味的脚板薯,渐渐淡出视野,只在偶尔的回忆里,勾起人们对往昔田园生活的眷恋。
三、杂粮消失的原因探究
曾经那些常见的杂粮逐渐从田间消失,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得主粮种植愈发高产高效。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杂交水稻、高产小麦等优良品种广泛推广,配合化肥、农药的精准施用以及机械化的大规模作业,主粮产量大幅攀升,能轻易满足人们的饱腹需求,农民自然而然将更多精力与土地资源倾向于主粮生产。例如,在一些大型农场,机械化收割小麦,一天的作业量远超过去人工数月的劳作成果,且损耗更低。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是关键因素。年轻一代不甘于被土地束缚,纷纷进城务工,农村剩下的多是老人与孩童,无力承担繁杂的杂粮种植工序。像过去种植荞麦,从播种到收获,需多次人工除草、精心呵护,如今缺乏人手,只能放弃。
再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不容忽视。现代人追求精细口感,白面馒头、精米白面备受青睐,杂粮口感相对粗糙,逐渐被边缘化。超市货架上,精包装的大米白面总是摆在显眼位置,杂粮区域则少人问津。
此外,杂粮经济效益低,种植、加工成本高,市场小众,也是其式微的缘由。以燕麦为例,产量低、脱壳难,市面上燕麦制品价格虽高,但农户获利甚微,权衡之下,种植意愿愈发低迷,诸多杂粮便在时代浪潮中无奈退场。
四、重拾杂粮:记忆、健康与传承
那些逐渐消失的杂粮,承载着我们儿时最纯真的回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它们是填饱肚子的 “主力军”,更是解馋的 “小零食”。如今,虽然生活条件好了,食物变得丰富多样,但那些熟悉的杂粮味道,依然时不时地在脑海中浮现,令人怀念。
从养生的角度看,这些杂粮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燕麦富含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降低胆固醇,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 “得力助手”;荞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 族和矿物质,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起着关键作用;红薯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 E 以及钾、铁、铜、硒、钙等 10 余种微量元素,有 “长寿食品” 之誉,能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在追求健康饮食的当下,重新将这些杂粮请回餐桌,无疑是明智之举。
其实,重拾杂粮并不难。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减少精米白面的摄入,每周安排几次杂粮饭,将大米与糙米、燕麦、小米等混合煮食,既能丰富口感,又能摄取更全面的营养;也可以用杂粮制作各种点心,如用红豆、绿豆、薏仁等制作杂粮糕,或是用玉米粉、荞麦粉烙饼,健康又美味。
这些曾经家家种植的杂粮,不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们见证了农村的发展变迁,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让我们重新认识它们的价值,将其融入现代饮食生活,让这份来自土地的馈赠得以延续,守护那一抹浓浓的乡土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