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2月12日农历新年,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在中南海西花厅邀请了一大家子人来家里做客。
这一大家子人并不一般,他们是以溥仪为首的清王朝皇室成员,出席的除了溥仪外,还有爱新觉罗一族最德高望重的长辈——七叔载涛,可以说能来的都来了。
大家都以能出席周总理邀请为毕生的荣耀。
众人分宾主落座以后,周总理作为东道主,第一个站起来讲话,不过让溥仪没有想到的是,周总理讲的第一句话,就提到了一个他不想听到的名字。
“我和邓颖超同志这次请你们到家里做客,主要是就嵯峨浩女士的回国定居问题听听意见,你们都是溥杰的亲属嘛!”
在场的众人均沉默不语,溥仪也沉默在一旁。
对嵯峨浩回国的问题,溥仪过去就和弟弟溥杰爆发过多次争吵。
一作为皇室成员,特别又是皇帝溥仪的亲弟弟,他的婚事从一开始就不能自主。
溥杰一生有两位夫人,第一任妻子为唐怡莹,第二任妻子才是嵯峨浩。
应该这么说,溥杰两次婚姻,都不是他自己决定的。
溥杰与唐怡莹的婚姻并不幸福,特别是唐怡莹为人特别强势,所以两人婚姻走到终点是一个必然选择,当然他们两人的婚姻并不在本文探讨之列,所以这里不多谈。
重点聊嵯峨浩。
1931年11月,溥仪被日本人裹挟至东北,并在日本人扶持下,于第二年3月建立起伪满洲国。
溥仪建立起伪满洲国后,吸引了一大批满清遗老遗少到东北,当时溥杰已经被溥仪送到日本留学,至1935年9月回到伪满国的首都“新京”(长春),以伪军政部步兵中尉的身份出任伪宫廷禁卫队步兵团第一营第二连第二排排长,担任“帝宫”外围的警卫任务。
为了能让伪满洲国皇帝更听话,日本人也是费尽了心机。
一开始,日本人希望溥仪能娶一个日本女人,然后通过血统改造,使得伪满洲国下一代有日本人的血统,方便他们更好的控制伪满洲国。
溥仪虽然很希望恢复祖宗社稷,却也察觉到了日本人这一阴谋,所以他多次反抗日本人。
日本人在无奈之下,只好选定了溥杰。
溥仪当然是不能容忍的,所以他多次劝阻弟弟不要娶日本女人,而且还明确告诉日本人,溥杰是有妻子的,而且还没离婚。
不过,日本方面显然并不在意这些。
1937年1月18日,溥杰在滨口浩的外祖父容所的家里和嵯峨浩相亲,仅仅才半个月的功夫,日本方面就宣布了两人订婚的消息。
嵯峨浩侯爵嵯峨公藤的孙女,与日本皇室是近亲。
不仅如此,日本方面还对外宣称,两人是一见钟情,并且都是初婚,以借此宣扬“中日亲善”的谎言。
诚然,无论是溥杰还是嵯峨浩,他们都承认,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在婚后慢慢相处时产生的,因为就在两人婚后不久,嵯峨浩就怀孕了,日本人强迫溥仪签署了《帝位继承法》皇帝死后由子继之,如无子则由孙继之,如无子无孙则由弟继之,如无弟则由弟之子继之。
也因为这个原因,溥仪直接与弟弟也闹翻了。
对溥仪而言,更糟糕的是,溥杰与嵯峨浩婚后生活很幸福。
只是溥杰与嵯峨浩夫妇婚后连续生下了两个女儿,这才让日本人的阴谋没有得逞。
1948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溥仪、溥杰一干皇室人等全部都被苏联红军逮捕,嵯峨浩协同小女儿(大女儿慧生当时在日本读小学)于1947年随战败的日本军队回国。
至此,夫妻两人天各一方,分别达16年。
二周总理关心溥杰夫妇的情况是从1955年开始的。
这一年,溥杰在日本的女儿——17岁的慧生给周总理写了封信,希望能与父亲通信,周总理不仅破例他们与溥杰通信,而且还批准了所有在押的战犯与亲属通信。
不仅如此,周总理还给慧生回信,夸她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眼见中国人民如此开明,嵯峨浩也萌生了想与丈夫团聚的想法。
有个事情值得一提,嵯峨浩嫁给溥杰以后,国籍就转成了中国,那时日本关东军在他们两人成婚以后,就取消了嵯峨浩日本国籍,所以这么多年在日本,嵯峨浩一直是以中国侨民的身份在日本。
尽管溥杰、嵯峨浩两人当年是政治联姻,但婚后两人一直很恩爱,嵯峨浩也把自己当做是一个中国人的妻子。
女儿慧生和日本青年同学大久保相爱,可嵯峨浩认为慧生是中国人的女儿,将来也应该和中国人结婚,固执的反对女儿和同学交往。
灰心丧气的慧生后来和大久保一起走上绝路。
这件事情在日本闹的动静很大,后来也传到了国内。
周总理对溥杰夫妇的婚姻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结合虽然是时代造成,但彼此生活多年,有很深厚的情感,再阻拦他们夫妻相聚是很不合理的。
1959年春,吴学文作为日本著名和平人士西园寺公一的朋友,专程赴日探望嵯峨浩,当时他是代表周总理特意去的,并询问嵯峨浩:
“你愿不愿意同你的丈夫团聚?”
嵯峨浩回答:
“行李早就准备好了,可以随时离开东京。”
嵯峨浩后来回忆,从那天以后,她就开始了望眼欲穿的等待。
不过,嵯峨浩要回来的消息在爱新觉罗家引起了轩然大波,特别是溥仪强烈的反对。
溥仪很喜欢侄女慧生,当年在东北时就对这个侄女很好,但却始终很反感嵯峨浩,这主要是因为她和弟弟的结合给他带去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事实上,即便是在整个家族中,反对嵯峨浩回来的人不在少数,毕竟他们家族过去历史上就有很特殊的地位,涉及到和日本人的关系,难免生出些谨慎,有人认为她是天皇的亲戚,是不可信的,也有态度比较缓和的,认为可以允许两人通信、允许嵯峨浩来探亲,但不能常留北京,毕竟那时中日尚未建交。
后来还是周总理明确表示支持溥杰夫妻团聚,这一大家子才改变了原来的态度。
1960年11月28日,溥杰获得特赦回到北京,让嵯峨浩回中国一事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周总理关心下,嵯峨浩于第二年5月顺利到达中国,并在广州与丈夫团聚,不仅如此,嵯峨浩还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
唯一的遗憾是,那个聪明伶俐的姑娘慧生没能活蹦乱跳的回来,只有骨灰一捧。
对于那个聪明的女孩儿慧生,周总理满是惋惜,后来在接见嵯峨浩一家时,他曾拉着妹妹嫮生的手说:
“你的父母已经决定在北京定居。但你的未来由你自己决定。……婚事也一样,如果喜欢日本人,那么就找个日本人结婚,不必勉强找中国人……”
1961年5月12日,溥仪被安排在护国寺52号住下,这里是他父亲当年分给他的住所,只是他一直没有住进来,周总理为了能让他们夫妇住的舒服,特意修整了这处院落,还雇了个保姆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
嵯峨浩住进来的当天就被这里的招待安排惊呆了,她问丈夫:
“到底是谁为我们安排好了这样的居住条件。”
溥杰有些感慨:
“一定是周总理。”
溥杰后来一直把周总理的像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以示对周总理对他照顾的感激之情,并同时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祖国人民。
三嵯峨浩虽然如愿来到中国同丈夫团聚,但内心深处还是有化不开的郁结。
虽然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嵯峨浩毕竟从小出生在日本,那儿有她的父母亲人。在中国生活了几年后,嵯峨浩也不可避免的产生思乡之情。
溥杰也知道妻子想去日本探亲,但在那个时候,他们也不敢提出这个要求。很快随着那个特殊年代到来,他们就更不敢这么说了。
1967年,嵯峨浩的父亲嵯峨实胜去世,溥杰夫妇没能赶过去看最后一眼。
两年后,又有消息传来,溥杰夫妇的二女儿嫮生要结婚了。
嫮生在1961年时曾跟随母亲到中国,但她并没有在中国停留太长时间就回了日本,后来入了日本籍(归化),这也是得益于周总理的那句话,
也因为慧生的悲剧,嵯峨浩没有再勉强女儿。
不过,这种情况也属于合情合理,毕竟嫮生1940年出生在中国,后来人生一多半的时间都是在日本。
嫮生1963年又曾回到中国,与父母生活了一年多时间。
1968年,嫮生同与嵯峨家私交很好的福永家的次子福永健治结婚。
消息传回国内后,嵯峨浩就更坐不住了:
“即便我们不去参加父亲的葬礼,但女儿的婚礼我们十分想去参加。”
不过,局限于当时的环境,溥杰夫妇并没有提这个要求。
一直到1974年年底,周总理才了解了溥杰这一情况,特意做出批示:
“允许你们去日本探亲。”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的日本抓住尼克松访华的有利时机,已经率先与中国在1972年建交,双方的交流往来已经不似六十年代那么困难。
1975年初,溥杰夫妇乘坐中国民航客机,经过三个小时的飞行抵达日本,那时嵯峨浩的母亲嵯峨尚子已经80岁高龄,并与在日本的女儿见面。
溥杰夫妇到日本后,还积极参观了各地,并发表演说,宣传中日友好。
嵯峨浩很感激周总理的帮助,曾向丈夫建议:
“要不买点特产送给周总理吧。”
溥杰摇摇头:
“不必了,周总理一定不会收的。”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还是给周总理送去了他们的心意——一束美丽的玉兰花,和一个画着富士山的小屏风。
周总理那时已经病重,但还是对他们送的礼物表示感谢,只是周总理只留下了玉兰花,把屏风退了回去:
“你们在日本表现很好,我谢谢你们,你们做了一件好事,玉兰花我收下了,屏风你们用吧。”
周总理病逝的消息传来,溥杰夫妇哀痛的不能自己,据他们回忆,他们很早就有探望周总理的打算,嵯峨浩甚至还在家苦练了厨艺,想要给周总理带去点好吃的,只是遗憾未及成行。
后来谈到周总理,溥杰总是满怀感激之情:
“周总理对我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没齿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