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两天,就是立冬了。又一个冬天来了。
冬天,中医讲究“藏”。“藏”的是肾精,是气血。所以,冬天一定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补一补。
今天,郭晓燕主任就给大家列了一份简单的食补攻略。
01
冬天进补食膏方
每年的这个时候,是郭晓燕主任膏方门诊最忙的时候。
郭晓燕主任看诊中
很多有养生意识的民众都会趁着冬天,来开适合自己的膏方进行整体的调理,尤其是一些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肺结节、慢性支气管炎、易感冒咳嗽人群。
膏方,又称膏剂,是一种具有治疗预防和调养滋补等综合作用的中药内服制剂,是临床医生在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病患的不同体质,一人一方,经反复煎煮、去渣取汁、蒸发浓缩等制作而成的半流体状或固体状剂型,其处方多为滋补性质。
冬天吃膏方,确实是一种天时地利的进补方式,但是现代人脾胃普遍虚弱,尤其是那些脾胃湿气重的人,需要先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为膏方“开路”才能进行滋补。
膏方“开路方”
【组方】陈皮12克,炒麦芽12克,焦神曲9克,炒白术9克,茯苓12克。
【用法】连吃7天
▲一般情况,医生会对前来开膏方的患者开具合适的专用开路方,这样调理会更具针对性。若服用其他成品膏方,那么可以使用上述开路方。若南方小伙伴吃这个方感觉上火应先找医生开专门处方。
冬天是进补的好时机,但进补≠乱补,而应该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则,郭主任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 处于疾病中的人群,应以治病为先;
2. 进补应先了解自身体质,针对性补;
3. 进补≠大补特补,不是越补越好;
4. 进补不一定非得加肉;
5. 进补不是越贵越好;
6. 虚不受补要么是没补对,要么是有问题未解决。
02
冬天进补多喝汤
而除了膏方外,郭晓燕主任建议我们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适合冬天的药膳食疗:
桑菊陈皮薄荷茶
【材料】:桑叶5克,菊花5朵,陈皮5克,薄荷2克。
【做法】:热水冲泡后饮用;也可以选择水煮5-10分钟。供1人饮用,每天1次。
【注解】:此茶饮跟南方人常喝的“桑菊饮”方出同源。方中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薄荷清热利咽;陈皮理气、健脾、化痰,共同起到清解风燥之邪、健脾益肺、预防感冒的作用。
【适合】适合因风燥之邪,导致口鼻干燥、时有咽喉不适、咳嗽痰少、皮肤干燥、眼部干涩等症的人群。
三参润肺汤
【材料】:太子参、沙参各20克,玄参10克,水鸭300克,陈皮5克。
【做法】:
把材料洗净,水鸭斩件焯水后,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中火煮1小时,调味饮用。
【注解】:玄参可以益精明目,利咽喉,通二便;太子参,补气润肺,药性平和,适合老幼和虚弱的病人;沙参,补肝肺之阴而去虚火;水鸭滋阴补虚损。
【适合】:适合有咽干鼻燥,眼睛干涩、干咳无痰,便秘,皮肤干燥、心烦不眠等人群使用。风寒所引起的咳嗽、咽喉不适与便溏者不宜。
五指毛桃红枣炖排骨
【材料】:
五指毛桃50克,玉竹30克,红枣5个(去核),排骨300克,生姜适量。
【做法】:
排骨斩件,洗净焯水。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中火煲1小时,调味食用。
【注解】:
五指毛桃性健脾化湿、行气化痰、舒筋活络,素有“南芪”之美誉;搭配补中益气、润心肺的玉竹,和中补血的红枣,温中的生姜,气血双补防外感。
【适合】:平素体质偏虚人群,易出现疲倦乏力、气短、汗多、怕风和易感冒,或有皮肤干燥,或进补或食煎炸之品易上火。湿热体质人群不宜。
四红粥
【材料】:
枸杞子20克,大枣5颗(去核),花生20克,黑米50克。
【做法】:
花生黑米浸泡20分钟,所有材料放入锅中熬煮至米烂即可食用。
【注解】: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尤其是花生衣收敛止血,散瘀消肿;黑米养血健脾。四者合用滋肝肾、和气血。
【适合】:适宜于面色少华,头昏眼花,疲倦乏力等人群。湿热体质或外感病者不宜。
大力山药汤
【材料】:
牛大力30克,山药(干品30克,鲜品150克),排骨200克,陈皮5克,生姜少许。
【做法】:
排骨焯水待用;鲜山药切段,牛大力和陈皮稍浸泡冲洗,所有材料放入汤锅内,中火煮1小时,调味食用。
【注解】:山药肺脾肾同补,牛大力补虚润肺,陈皮理气健脾,三药共揍强身健体益脾肺之力。
【适合】:平素体质偏虚人群,易感冒、腹泻、消化不良者。
益气安神茶
【材料】:熟党参10克,大枣3颗(去核)。
【做法】:煮水代茶饮。
【注解】: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熟党参就是蒸熟后晒干的党参,其补益功能加强;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两者共凑健脾养血之功。
【适合】:气血不足、常感虚劳、月经量少的人群。
牛蒡橄榄茶
【材料】:鲜牛蒡30克,橄榄3-5颗,生姜少许。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牛蒡切小段;橄榄用刀侧面拍裂,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煮15分钟,代茶饮。
【注解】:牛蒡有润肠通便、排毒的作用;青橄榄,清咽润喉。
【适合】:适合冬天咽喉不适、肿痛人群。女性孕期慎用;脾胃虚寒者不宜。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