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是如何开启百年盛世的?

清欢栩野 2023-05-30 00:07:29

贞观之治下的盛景

启迪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司马光

唐太宗在六百二十七到六百六十九年间,实现了一个太平盛世,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兴盛,被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中兴,为唐朝二百多年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唐朝达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唐太宗承继了隋王朝的“三省六部”、“府兵制”、“均田制”和“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太宗任人唯贤,克己奉公,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很好的政风。“贞观政风”是历朝历代治国之士所追求的,也是其效法之举。另外,贞观时期,唐太宗重赏学者,大力提倡学识,颁布《圣经》和《历史》的修订法,高丽,日本,高昌,吐蕃等国家也都派人到唐学习,把唐朝的学问和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东亚国家,尤其是日本和高句丽,受到唐代文化的深刻影响。

而在军事上,唐太宗的成就也是十分显著的,他的疆域之广,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唐太宗自己被尊称为“天可汗”,彻底改变了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的局面。

贞观之治的时间地图

在隋炀帝的统治下,隋朝元气大伤,百姓死伤惨重,人口从六百九十万减少到了两百多万,再加上外敌环伺,政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李渊、李世民在中原、南疆的统一,奠定了“贞观”之治的基础。

唐太宗登基之后,由于他亲身经历了隋朝的繁荣和衰败,就经常以隋炀帝为榜样,告诫自己和他的部下。同时,他也借鉴了隋王朝灭亡的经验,改正了前朝的错误,并对自己的统治进行了微调,实行了节俭节俭,使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从而达到了缓解阶级冲突,维持了社会秩序,恢复了经济的目的。

他把民与君的关系比作“水之于舟”,所以他非常注重对官吏的管理,对贤能的使用,对贤能的使用,对良知的使用,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贞观时期,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兴旺、社会稳定、武德繁荣昌盛的时代。

那么,唐太宗在贞观之治时期推行了哪些政策?

首先,唐太宗选贤任能,用人唯贤,不问出身。

前有房玄龄,后有杜如晦,后有杨师道,后有褚遂良,都是忠臣,都是清正廉洁的人。还有李李靖,也都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太宗也不计较以前的恩怨,任用了魏征,王珪,降将尉迟恭,秦琼,等等,人才如云。

褚遂良倪宽赞

贞观年间,太宗又大力推行科举制,广收庶族中有才能的文人,以科举制取代门第,以科举制取代世袭。由此,使贫民进入官场的机会大大增加,给政治领域带来了一股新的风气。另外,他还采纳了封德彝的建议,命宗室为官,以改变他们贪图荣华富贵的陋习。

官场上也是一片繁荣。太宗对官员的廉洁奉公非常看重,派遣李靖和十三位革职使者巡视天下,检查官员的管理情况;并亲手挑选总督、总督等地方官员,将他们的功绩记于宫中的屏风之上,以作升迁赏罚之依据。同时还规定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番当宿中书省,以方便他们在朝堂上接见百姓,了解他们的情况,了解他们的政绩,使朝堂上的政局更加清晰。

其次,唐太宗本人也身体力行,积极纳谏,有错必改。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有三十五个人上谏,其中王珪,马周,孙伏伽,褚遂良,都是以“直言不讳”而闻名的。其中,魏征的进谏更是多达二百余条。当魏征去世时,太宗悲叹道:“人把铜镜当作镜子,可以使自己的衣服和衣服变得更整齐;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就能知道兴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魏征死了,我的镜子也死了。”

唐朝和隋朝一样,都是“三省六部”,但是为了方便三省之间的关系,专门设立了“政事堂”。中书省下达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而尚书省则负责贯彻政令,完成政令。一道法令的通过,首先要由大臣们在中书省议事厅开会,然后提交给皇上,然后由中书省代表皇上颁布。

圣旨发出前,须呈交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卫政司)如有不当,可驳回“副署”。没有复印的圣旨,就不能按照法律颁布。门下省经“副署”后所发出的圣旨,才能作为官方的政令,交由尚书省实施。在地方上,又沿用了隋朝的“郡县二等”制度,并将全国分为十个“监区”(道)。另外,实行行府兵制度,使军事与农业结合起来。

唐太宗关注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为了改变隋、唐两代动荡不安、农业不化、民不聊生的局面,唐太宗对流亡者进行了安抚,并赐予土地,允许其耕种,从而稳定了人民的生活。唐初,关中地区连年发生饥荒,太宗曾开粮给灾民,并准许他们到他州去吃;又用皇家的钱财,赎回了灾民的孩子,让他们熬过了这一年。

太宗也十分重视农事,推行均田、租等制度,"除奢省,减徭薄赋",并不影响耕作时间,使得百姓能吃饱穿暖,过上安定的生活。太宗也是个节俭的人,他辞退了三千多名侍女,还下了一道旨意,免除了所有的贡品,让他的农业和人民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第三,唐太宗兴办文学馆,修订史书。

唐太宗在登基之前就已经建立了文学博物馆,收藏了十八个学者,他在京城建立了宏文馆,收藏了两万多本书;并命孔颖达和其他学者修改《五经正义》,使南北朝的经学达到一统。唐太宗对编纂历史书籍也很重视。贞观十年,皇帝命魏征为《隋书》的总纲,开创了官方修史的先河。唐太宗又重修了州县的学堂,扩大了京城的国子监,聘请了许多著名的学者为学士,招收了上万名学生,同时也接纳了来自新罗、吐蕃和日本的学生,这使得文化教育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四,唐太宗扩展版图,接受四方臣服,被宗为“天可汗”。

唐太宗以一己之力,使大唐成为东亚第一强国,文化最为繁荣,四海皆服,尤其是西北诸夷,更把太宗尊称为“天可汗”,修筑了“通天可汗大道”,以此来朝拜唐室。

唐太宗在贞观四年对东突厥汗国的统一;吐谷浑在贞观九年(635年)被平;贞观十四年,高昌被平定;贞观十八年,焉耆被平定;薛延陀在贞观21年(647年)被镇压;贞观22年,龟兹平定;贞观二十三年(六百四十九年),高句丽被击溃,大漠、天山被打通,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安西都护府也在西域建立起来。

唐太宗的疆域,比汉宣帝的疆域还要大,到了唐高宗龙朔的时候,疆域更是达到了巅峰,疆域东连于海,西连葱岭,北连漠北,南连南海。

那么,“贞观之治”的本质是什么呢?

首先,唐代承袭的是隋制。

李渊开国之后,首先提出的政策,就是恢复“开皇旧制”,也就是恢复隋文帝时期的制度,这也是隋末各大起义军的一个共同点。

“开皇旧制”是建立在隋文帝法令之上的一种政体,它以长安为中心,以关中为中心,以关中为中心。李氏集团掌控长安,凭借着这一点,足以号令整个世界。

在李唐刚刚建立的时候,就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于是,李渊就以“开皇律令”为模板,颁布了“武德律令”,并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唐朝第一部法律。其后,太宗又命房玄龄等编撰《玉皇大帝大典》,于贞观十一年1月初定稿。

不过,李唐两朝所颁布的法令,其中的一些规定,显然和隋朝是一样的。不可否认,隋的影子一直笼罩着初唐。《明史》和隋炀帝《明史》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关中地区的看法。

这就引出了太宗的“贞观”政策,其实质是山东与关陇两大派系在利益上的博弈。

太宗在四面受敌时,与山东关系密切,因而也就有了以洛阳为据点,称霸一方的想法。不过,在玄武门之变之后,唐太宗重新启用了关陇势力,对山东势力进行了排挤,将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到了关中,并且继续推行和维持着关中的统治。太宗此举,或许是吸取了隋炀帝的失败教训,决心不让自己在关中出兵,以免自己身陷险境。

最后,贞观之治无论再怎么开明,也难改人治的封建王朝本质。

太平盛世景象

唐太宗在位23年,头10年是“谦和”、“宽容”、“开明”的时代,实际上是在“玄武门之变”之后才出现的。变故发生后,为了得到公众的认同,太宗以修史书之名,把隋炀帝定为反面教材;而隋炀帝因不采纳忠言而灭亡,唐太宗则虚心接受忠言,表现出他与隋炀帝的差异。这对于那些抱着儒生之心的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这就使“贞观之治”的开端带有了一种形式与功利的性质。

到了晚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也渐渐出了岔子。虽然他还是很尊重别人的意见,而且对别人的意见也很好,但是他并没有按照别人的意见去做。唐太宗的改革运动,最后成为纯粹的进谏、纳谏运动,并成为一种形式主义。

魏征见此征兆,上奏太宗十策,名为《十渐不克终疏》,以求抑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到了贞观十七年魏征去世,太宗想要做什么,就没有人可以阻挡。这也导致了唐太宗在征战高句丽和挑选接班人的时候,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他晚年生活中的一大污点,也是他“贞观”时代终结的直接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七年4月下诏立李治为“太子”。随着太宗的驾崩,“贞观之治”也在贞观23年结束了。此时,唐朝的经济还十分的薄弱,远远比不上隋朝。另外,在经济学中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0 阅读:36

清欢栩野

简介:生在大千世界的我们,唯有道清视明,方能居欢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