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20世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

清欢栩野 2023-06-02 23:17:49

启迪

中华儿女有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魄,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战后,遭受百年屈辱的中国人终于站了起来。

抗日战争是指1931年到1945年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也称为日本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士兵伤亡至少300万,死于战火的平民多达900万,流离失所的难民多达几千万,财产损失达6000亿美元。

抗日战争是中国在近代历史上首次全面战胜外国侵略的解放战争,是世界上反对法西斯侵略的一个主要方面。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随之上升,与美国,英国,苏联并列,并列为当时的四个超级大国。

抗日战争

这场旷日持久的全民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呢?

首先,日本对华局部侵略屡屡得逞,全面侵华呼声高涨。

一八六八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国力不断增强,为争夺更多的资源与发展空间,日本便采取了“大陆化”的策略,而中国则是日本“大陆化”的一个主要对象。

一八七四年,日本首先侵略台湾,然后在甲午战争中逼迫清王朝的附属国朝鲜独立,并将整个台湾割让出去;1904年日、俄在中国东北发生战争,日本战败,大连、旅顺等地被俄国所取代,之后又被一战所占据,山东半岛也因此沦陷。

日本在东亚的不断入侵,导致了它的军事野心越来越大,再加上中国从清末开始就被连番的内乱所困扰,不但国力大损,就连政治力量也是一盘散沙,根本无法团结起来对抗外敌。

在此背景下,日本内部围绕“怎样入侵中国”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辩论,“全面入侵”的呼声日益高涨。

其次,日本遭受经济危机,需要转移国内矛盾。

一九二九年,以美国为首的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日本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城市,有四百万人失业;在乡村地区,有五百万农民身无分文,许多人被迫把自己的闺女送入青楼。

日本为迅速从经济危机中解脱出来,并将其国内关注的焦点引向他国,迫切需要一次对外侵略之战。

那么,全面侵华战争从爆发到中国胜利,经过了哪些过程呢?

一、东北、上海等地的局部抗战(1931年9月-1937年7月)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关东军自己炸毁了南满线的柳条沟,但污蔑是东北军队干的,随后向沈阳北大营发起了进攻。第二日,日本人攻陷了沈阳,即“9.18”事件,开启了中日之间的“局部性战争”。

“9.18”事件后,日本为了向国民党政府施压,连续在上海制造麻烦,于1932年元月28日发动侵略上海的事件,被称为“1.28”。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激战一月,终于以少胜多,全线崩溃。中日经过英国、法国和美国的斡旋,缔结了《淞沪停战协议》,日本获得了上海的驻军权。

在此期间,由于国民党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放弃了对日的抵抗,日本人很快就占据了东北地区,并在长春支持溥仪建立了“满洲国”,签订了《何梅协定》,对整个河北实行了《何梅协定》,中国人对河北的主权完全丧失。

在此期间,中国各地的抗日团体纷纷成立,反对日本侵华的社会呼声也日益高涨: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日寇;宋庆龄和沈钧儒等民主人士组成了“全国各民族救亡联盟”,发出了抗战宣言;北平的学生,为了反抗日本的侵略,进行了一次反日大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同时,在国民党中,也有许多人提出要改变“不抵抗”的方针。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西安发起了一场“兵谏”运动,迫使蒋介石为抗日而战。经中国共产党周恩来及其他领导人的调停,这次事件才得以平定。自此以后,蒋介石放弃了“剿共”的方针,转而采取了“抗日”的方针,并开始实行“抗日”的方针,这是一个初步的全国性的民族团结阵线。

二、全面抗战——通过若干大会延缓日本入侵进程(1937年7月-1938年10月)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晚上,日本人于北京卢沟桥外操练,以“失踪”为由,欲入宛平城内搜索,结果引起中日间的枪战。这就是当时轰动世界的“卢沟桥事件”。这件事之后,日本政府经过商议,决定加大对中国的侵略力度,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蒋介石在一星期后发表了“庐山谈话”,说中国人民“不再有任何让步的可能”,说:“不管是北方的土地,不管是北方的土地,不管是人是老是少,不管是谁,都应该保卫自己的土地,保卫自己的国家,抗击敌人。”接着发表了以日本人“得寸进尺”和中国“不能再容忍,不能再退”为理由的《告抗战全体将士书》,要求“国民团结起来,同倭寇决一死战”,从此中国全面抗战就这样展开了。

此后,国民党政府又组织大批兵力,同中国共军合作,在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同日本人进行了几次规模较大的战役,其中以淞沪战役和武汉战役最为惨烈。

卢沟桥事件之后,蒋介石想把日本人从南北进攻改为东西进攻,以便打持久战,于是在上海发起了对日本人的进攻,即所谓的“淞沪会战”。这是中日两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首次大规模交战,两国共投入了一百万大军。

最后,国军在日军的猛烈火力面前,毫无还手之力,最终上海沦陷。上海附近的国民党军队,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力,长江附近的防御工事,再也维持不住了,日本人乘胜追击,攻到了南京城下(此时,国民政府的首府已搬到了重庆)。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日本人攻入南京,残忍屠杀无辜百姓,造成三十多万人死亡,即为当时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武汉是南京撤军后,国民政府的总指挥部,当时日本向它发动了30万军队的攻击,而它自己也组织了110万军队抵抗。这场战斗持续了四个月,以国民党政府的伤亡为四十万,歼灭敌军二十五万。这一仗,是在战略防守阶段中,打得最久,打得最多的一仗。经此一役,武汉三城虽落于敌人之手,但日本人已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敢再发动大的攻势,抗日战争因而进入了相持时期。

此外,太原战役,平型关战役,八路军还打了一场局部的胜仗;徐州之战,五野区统帅李宗仁在台儿庄大获全胜,这几场战斗,虽不能改变目前的局势,但也大大削弱了日本人的实力,使战争进入了僵持状态。

这一时期,苏联与国民党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对中国进行了物质上的支援,并派遣了空军到中国参战,这一时期,中苏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承认,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整编。

三、全面战争:以后方作战为主的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3年7月)

广州,武汉先后沦陷以后,日本人的战线拉得很长,其财力,物力,人力都严重不足,不得已改变了策略,改以诱降为主,将主力转移到了敌后,向八路军,新四军发动进攻。

1939年,日本侵华晋察冀边区,在八路军的带领下,人民群众开展了游击战,以“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为主要手段,以游击战的形式,与日本人周旋,以“百团大战”,共打了1824场大大小小的战斗,歼灭并俘获了日伪军4万余人,彻底打破了日本人的“围城”战略。

日本人一方面诱使国民党政府投降,一方面又不断地攻击国民党,一方面又不断地向其占领地区发动进攻,桂南、枣宜两次战役都表现出顽强的顽强,基本上保持了西南、西北两个大后方的完整。但是,为了保持元气,国民党采取了一种保守的收缩策略,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向共军发起进攻,如“皖南事变”等一系列的反共“摩擦”事件。

在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的亲日势力汪精卫受日本的诱惑,公然投降,并在南京建立了一个“伪政权”。

一九四一年末,随着日本袭击美国的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正式打响。中国还对德、意、日等法西斯联盟进行了全面的战争,中国的战场也随之变成了国际上反对侵略战争的阵地。为方便同盟国之间的合作,中、美、英两国共同设立了“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含泰国和越南)的总司令。此后,中国又派出了一支探险队,前往缅甸,与英国一道,在缅甸与日本人展开了一场大战。

四、全面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配合下转入战略反攻(1943年7月至1945年8月)

1943年,对德、意、日三大联盟而言,世界各国的战况都不容乐观;意大利为加入反法西斯联盟而投降;侵略苏联的德国部队全军覆没;自从中途岛之战被美国打败之后,日本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挫败。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对日战争也从一开始的被动反击转向被动反击。一九四三年七月,中共在华北,华中,华南,大体上进行了对日伪军的局部反击。

一九四三年十月,中国军队又在缅北和滇西展开了反击,连破松山,腾冲,龙,夺回了西南地区,成为日本在中国失败的一个转折点。

此后,中印公路的开通,中国部队从缅甸境内解放了八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在滇西大量收复了被占领的土地,并歼灭了日本兵五万多人。豫西、鄂北之战,国民党军队虽曾吃过败仗,但因有美国军队的帮助,终不使日本军队占得上风;此后,湘西战役,国军又在雪峰山打了一场胜仗,歼灭敌军三万多人。

一九四五年七月,蒋介石(不受邀)、杜鲁门(不受邀)、杜鲁门(不受邀)、丘吉尔(英国首相)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向日本施压,要求其无条件投降。八月上旬,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了一颗原子弹,紧接着,苏联也向中国东北派出了军队,与日交战。日本受到中、美、苏三方的围攻,已无力继续作战,并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后,对中国犯下十恶不赦之罪的日本战犯,被送交远东地区,接受审判,并归还了日本从十九世纪后期开始占据的中国所有土地。

不过,抗日战争给中国人造成的创伤,将永远不会被中国人遗忘。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