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
启迪
科技与文化比翼齐飞
小小的方块,如何引燃信息爆炸?
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平民毕昇发明了胶泥(黏土)活字印刷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英国人李约瑟把活字印刷称作“中国四大发明”,并高度赞扬它对人类文化的卓越贡献。
李约瑟
与木刻印刷相比,活字印刷使各种形式的印刷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在印刷史上是一场重大的变革,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传播与交流。
就拿与宋人齐名的西夏来说,他们从周围的国家中汲取了更多的知识,他们用活字印刷了很多佛教的经文,其中最早的一本,就是公元一千一百零三年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敦煌出土有与之同期的回鹘文文字和蒙古文文字,表明该文字在毕升发明文字后,就已向西传播到西夏、回鹘一带,包括今宁夏、甘肃、内蒙、新疆。另外,回鹘文的活字是用音节表示的,它包含着西方文字活字的基本原则。
而且,印刷也扩展到了东方。《详定古今礼文》是高丽引入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于1234年采用铜活字印刷而成的。《古文孝经》和《劝学文》是16世纪末期由日本以活字印刷出版的一批著作。
在15世纪,德国人古腾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技术迅速传遍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时期,启蒙运动时期,推动了印刷工业的发展,对近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印刷术很有可能对古滕伯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那么,这项伟大发明是如何出现的呢?
首先,木刻印刷为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唐代868年所印的《金刚经》表明,至少在这个时候,木刻印刷技术就已经开始使用了。
木版印刷术一改以往手工抄录书本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印刷术的生产效率,一名印工一天可以打印一千五百到两千份,一块印板能连续打印数万份。公元883年,在唐代成都一家书肆里,有《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等书籍,还有“字书小学”、《木刻》、《木刻》等。此时,木刻版画已成为唐代民间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
到了宋朝,木刻印刷发展得更快,日趋完善,木刻印刷作品约有七百余种,而且数量相当可观。开宝四年(七百九十一),成都刻印发行《大藏经》,历时22年,刻印版面达十三万方,创造了木刻版面最大的一次。
大藏经
北光刻板,宋国的国子监,就有十几万本书。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印刷行业是多么的庞大。所以,即便是在活字印刷术出现以后,木刻印刷在中国社会上还是很流行的。
然而,木刻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出来。第一,木刻的版面不耐久,而且还得不断地换新,所以印的书籍也就越多。第二,在刻制的时候,如果出现了错误,整个板子就无法使用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会很多。第三,当大量出版的时候,木刻的版面会变得很多,这就造成了木刻版面的大量增长,这就造成了木刻版面的不方便。
此外,宋初民间印刷事业的繁荣,为毕升的创作提供了资本与技术上的积累。宋代,每家每户都能刻书印刷。而在宋朝,由于图书的广泛流通,又促使了书坊这一民间书铺的兴起。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它的作品还算不错。
《梦溪笔谈》中沈括对毕升的描述是“布衣”,但其确切的身份已不可考。不过毕升肯定和印刷厂有关系,他很可能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匠人,也有可能是一位书商。
毕升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孜孜不倦地研究,终于开发出了第一种活字印刷。
《梦溪笔谈》中,有一本用粘土写出的活字,是用粘土写出来的。
首先,他把粘土做成一个方形的圆柱,然后在圆柱的一面,刻上文字,然后用火烤,让它变得坚硬,这样就能写出一个完整的文字来。印刷时,首先要准备一块铁盘,将树脂,蜡,纸灰等混合在一起,在铁盘周围围上一圈铁架。
把完成的活字放在一个铁架上,装上后就是一个版面。再将其放入火炉中加热,待其融化后,将其放入平底锅中,再将其放入平底锅中,平底锅便成了。
其次,印刷时要用到两个版面,一个版面印,一个版面排,两个版面轮流用,以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像“之”、“也”这样的常见字体,为了避免在同一版面上出现“也”、“也”、“也”这样的字体,一般都会在版面上多印一些。碰到不太熟悉的文字,他也是随刻随用。不用时,就把它们放在一个小木箱里,然后贴上标签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迅速地把它们分类。
最后,只需注上墨汁即可。
活字印刷术
但此时的活字印刷术还有许多缺陷,比如松脂成本高昂,印刷工人需要识字等等限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而是停留在了技术层面上。因此,活字印刷术继续革新、完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木刻活字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推动了印刷技术的进步。
《梦溪笔谈》中有一篇文章,说毕升曾试图用木刻写活字,但是因为木刻的纹路太过清晰,遇到水就会涨起来,变得参差不齐,很难用,所以就作罢了。然而,木刻活字的使用却先后出现在西夏、回鹘两国。1908年,在敦煌发现的一千零一十四个十二世纪的回鹘文木刻活字,把活字印刷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元朝的农业学者王祯,在木版印刷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在编撰《农书》时,就对木活字作了详尽的记载,使《旌德县志》于1299年得以顺利刊印,并于一月内刊印百册,达到了相当高的生产效率。
有清一代,木刻活字也有较大的应用。例如,乾隆年间《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编印,创造了世界上最多的木刻活字和最多的印本。这一现象在民间掀起了一股热潮,清代的程伟元就把《红楼梦》改成了木版活字。另外,在清初的《学海类编》和嘉庆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出现了使用木活字的情况。
木活字印刷,成为清代中、后期主要的印刷方法之一。清代的泥活字印刷不是主流,但也较为常见。
二、印刷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是印刷技术成熟的标志。
南宋时,已有铜钱活字印制钱币。金朝也是在1154年才开始印制铜版的宝钞,所以此时的金朝已有了铜活字。元朝王祯亦曾提及,在南宋曾有过“铸锡作字”之说,而元明两代则继续使用铜活字印宝钞票。
在明、清两代,更多地使用了金属活字。
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江苏无锡的印书家华顺,就用铜活字印刷了一千多本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印刷。1490年,台北中央图书馆收藏的《宋诸臣奏议》,是目前中国唯一一本完整的铁版活字版。
《太平御览》1000卷,在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面世。《宋诸臣奏议》,《渭南文集》,《石湖居士集》,《曹子建集》,《蔡中郎文集》,《吴中水利通志》,《唐人集》,《玉台新咏》,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明代铜活字书。
清代康雍时期,《古今图书集成》是由官办的出版机构“武英堂”直接编印的。全书共万卷,五千多册,一亿六千万字,其规模之大,堪称空前。而其中的铜活字,中央亦有小孔,用钢丝穿出,与元代王祯在宋朝所说的锡活字上的小孔如出一辙。
不过,从宋代出现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活字印刷为何没有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呢?
第一,宋初的活字印刷术是一种新的技术,它的生产过程远不及木刻。因为是一字一句,所以往往会造成活字的大小、字体的差异。由于活字磨坏了,字体之间的空隙也会发生改变,使印刷不整齐。
第二,形体汉字太多了。全世界汉字超过十万,而普通汉字只有三千到五千个。印刷一本书,就得用上成千上万的活字。即使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这个工程也令人咋舌。而对于欧洲来说,只要几十个字母就足够了。于是,仅用了半个世纪,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技术便传遍了欧洲。
第三是由于古人的审美观念和思想上比较保守的惰性。
在当时人们的眼里,木刻是一种书法艺术的载体.汉字的勾点、勾点、点点、点或点或点,或点或线或线,或起或收,或收或收,寄寓着一种美学的追求。木刻书排列得整整齐齐,字迹优美。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版画当作一种艺术来欣赏和收藏。在中国人追求汉字的优美和优美方面,活字印刷则要粗陋得多。许多学者都以木刻为正统,而以活字为次要。
最终在晚清时期,西方成熟的活字印刷工艺反向输入到中国境内。
一八二七年到一八三五年,英国的宣教士撒母耳·台约尔,就致力于研究、设计廉价、质量好的铜版活字,并首次出版汉字《圣经》。1839年,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又把马六甲英华学院的汉文活字及印刷机搬到了香港,并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的学校。这就是西方中文版面输入中国的开始。
如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印刷行业已经步入了电控、自动化的时代,电脑的使用,把人类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数码印刷时代。人类正面对着一场新的信息大爆发,印刷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