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的两个“女儿”,黄岁新和左太北,后来怎么样了

逗逗娱 2025-03-15 15:39:18
前言

1978年12月24日,彭德怀元帅已经逝世四年了,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给他开了追悼会。

追悼会是由叶剑英主持的,邓小平怀着真挚的情感发表了悼词,称赞其“不怕困难,勇于挑起重担,为人耿直刚正,而且廉洁奉公”。

彭德怀元帅这人一辈子性情刚直,清正廉洁又勤俭。他很少跟下级有私人交往,可对黄公略烈士的女儿黄岁新和左权烈士的女儿左太北,那是一直当成自己亲生闺女看待。在艰难的岁月里,他给这两个没了父亲的姑娘深沉的父爱。

【彭德怀与黄岁新】

黄公略可是中共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红军将领!

1931年9月15日那天,黄公略带着红军转移,结果碰上敌军空袭,很不幸被打中了,就英勇牺牲了。

打这之后,中央多次派人到湖南去找他的妻子刘玉英和女儿黄岁新,可这母女俩,一直都没消息。

湖南和平解放之后,彭德怀挂念着刘玉英母女的安危,就叫他的侄子彭起超到湖南去找这俩人。出发之前,他一遍又一遍地叮嘱负责寻找的人,说啥都得找到这孤儿寡母:“这可不单是因为我和黄公略的私人交情,这是党对烈士家属关怀的体现。”

彭德怀在刘玉英母女到北京的第二天就和她们见面了。

刚一见面,他就很亲切地跟小岁新讲:“小同志,北京就跟你自己家似的,要是缺啥东西,跟伯伯说就好。”

彭德怀送了些学习资料给她,有一本列宁画册、一本解放战争成果画册、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和一个卷笔刀,还为刘玉英买了些生活用品。

接着,彭德怀就问这个“小同志”还有啥需要的。那时候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大衣、毛衣、皮鞋这些基本的东西,烈士子女还有专门的补助金,可黄岁新就缺一件衬衣。

于是她大大咧咧地说:“我没衬衣穿。”彭德怀就吩咐警卫员拿了两件自己穿过的旧衬衣,说道:“拿去改改再穿吧!”

从那以后,“小同志”就成了彭德怀对小岁新的亲昵称呼。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马上就要打响了。那时候,彭德怀在北京饭店又一次碰到了黄岁新和她妈妈。刘玉英晓得彭帅没有孩子,就笑着跟彭德怀讲:“让岁新做您女儿吧!”

彭德怀回应说:“你就这一个女儿,哪能舍得。那就让她当我的半个女儿吧!”要分别的时候,他激励黄岁新好好努力学习,可别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

1954年的时候,黄岁新考上了平原农学院。可她不想离开大城市,就跑去找彭伯伯,撒着娇求彭伯伯找关系,好让自己能留在北京的学校念书。

那天朱德和彭德怀正好在一起,这两位长辈就一块儿劝她要服从组织分配。彭德怀还安慰她:“要是想北京了,放假就来玩呗,我这儿就是你的家。”

黄岁新想明白了,打算去平原农学院念书。出发之前,彭德怀给了她40元钱,还说:“国家现在还困难,别给组织找麻烦,我给你钱了,就别再去麻烦中组部。”

一年后,因为院校调整的缘故,黄岁新回到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机系上学。当时彭德怀居住在中南海永福堂,黄岁新经常来找彭伯伯,要是她有几个月不来,彭帅就会让侄女彭梅魁写信来催。

【超越血缘的亲情】

1957年的时候,黄岁新跟着王震到东北牡丹江农垦局实习去了。

彭德怀和他的夫人浦安修担心黄岁新一个人去远方,就专门拜托王震好好照顾她。还对王震说:“黄公略的女儿是早产儿,生下来就先天不足,后来营养也没跟上,你可得多照顾着点。”

王震知道这事儿以后,就把黄岁新调到农垦局机械厂去做技术员。然后王震还请黄岁新吃饭,特别亲切地跟她说,回北京以后能到自己家里玩儿。

庐山会议之后,彭德怀就从中南海搬出去了。出于一些特殊的政治因素,身边的好友都劝黄岁新,让她别再跟彭德怀保持以往的联系了,不然入党可能会受影响,可她不答应。

她回到北京后就前往中南海,想要见彭伯伯。可当时,谁都不告诉她彭德怀去了哪儿。直到见到浦安修,她才晓得彭伯伯已经搬到北京大学对角的挂甲屯吴家花园去了。

吴家花园以前可是吴三桂金屋藏娇的地方,大名鼎鼎的美女陈圆圆就住过这儿。黄岁新在这儿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见到彭伯伯的时候,黄岁新哇的一下就大哭起来,哭着喊道:“找您可太不容易!”

彭德怀看到黄岁新和她的爱人张志强前来看望自己,特别高兴。

1961年的时候,黄岁新有了儿子张忠。大儿子出生后没多久,她又怀上了。黄岁新怕影响工作,就想打胎,彭德怀知道这事儿后,那是坚决不同意。到了1963年初,黄岁新就生下了女儿张献华。

彭德怀把她们母女俩接到吴家花园来亲自照顾。黄岁新奶水不够,彭德怀想给小献华补充营养,就自己煮好热牛奶,然后特别细心地喂给孩子吃。

1965年冬天的时候,彭德怀又出来工作,被安排到四川去当三线副主任。黄岁新一知道这个消息,那可太高兴了,就带着女儿去参加欢送彭德怀的家宴了。

家宴完事儿后,彭德怀一直把黄岁新送到村东头的小石桥那儿,然后就自个儿在桥上站了老半天。他好像预感到,这就是父女俩最后一次团聚了。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大元帅和”“小同志”的故事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四年的时光过去了,黄岁新参加了彭德怀的追悼大会,她望着彭伯伯的遗像,眼泪止不住地流。

1992年黄岁新退休了,过了两年,中科院把她转为离休干部,她的晚年生活就这么安逸起来了。她回忆年轻时候的事儿时说过,“小同志”这个称呼让她幸福了一辈子。

2019年1月,黄岁新老人离世了,这下她总算可以和自己深爱的父亲以及彭伯伯再度团聚。

【彭德怀和左太北】

左太北,她可是抗日名将左权和刘志兰唯一的女儿。1940年5月的时候,她在山西八路军总部的太北区出生。她是八路军高级将领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出生的第一个女孩子,那些太行革命干部家的子弟,都亲切地管她叫大姐。

左太北出生的时候,左权并不在跟前,彭德怀和他的夫人马上就到医院去看她们母女了。

过了些日子,左权才到总部医院把刘志兰母女接回来。他让彭德怀副总司令员给孩子取个名儿。彭帅略一思索,说道:“刘师长(刘伯承)的儿子叫太行,那你的小闺女就叫太北呗!”

左太北刚生下来三个月,左权就前往山西投身抗战,她,则被母亲带到了延安,这一分开就再也没能相见。

1942年5月25日的时候,因为情报来晚了,八路军总部在山西辽县麻田十字岭让日军好多兵力给围起来了。左权,他可是高级将领,他把自己突围的机会全给扔一边儿去了,主动挑起了断后的担子,还亲自指挥好几千名没有武装的人员往外突围。

左权站在高地上,被敌方炮手发现了,然后那炮手就朝着他猛打。左权受了很重的伤,英勇牺牲!

噩讯传至延安,25岁的刘志兰听到后,一下子难以接受,当场就晕了过去。

那时候左太北还不满两岁,就住在延安保育院。在保育院里,刘伯承的大儿子刘太行、邓小平的大女儿邓琳都是左太北的好伙伴。

彭德怀是左权的老战友,他把对左权的所有感情都放在了这个没了父亲的小女孩身上。每到周末,彭德怀就会和夫人浦安修一起把小太北接到自己住的窑洞里,给她讲故事,还经常带着她在宝塔山和延河边骑马。

彭德怀年轻的时候脾气挺火爆的,可他对左太北那是特别宠爱,左太北说啥他都依着。

有一回,彭德怀领着小太北去赶集,小太北非要买一本不适合小孩看的小人书。彭德怀开始不想买,任性的小太北就往地上一蹲,大哭起来,怎么也不肯起来。彭德怀没辙,只好掏钱买了,这就是左太北看的第一本书。

全国解放之后,左太北到北京八一小学上学去了,这所小学可是出了名地专门接收前线作战军人子弟的。

左太北上中学那会,她母亲刘志兰外调工作去了,北师大女附中就只剩左太北一个人上学了。打这起,左太北就住到彭德怀家里去了。

彭德怀忙得很,但他总会找时间关心小太北的身体和学习情况,有时候还会带着小太北去朱德家里走走。彭德怀晓得左太北喜欢吃鸡蛋,每天早上都把炊事员给自己煮好的鸡蛋偷偷放到小太北的碗里。

那时候,左太北每个月都有定额的烈士子弟费。这些钱,彭德怀一直帮她存着。到了1962年,左太北要离开北京去上大学了,彭德怀就亲手把这么多年存下的钱交到了左太北手上。

多年之后,左太北再回想起这段日子的时候就说:“在那儿,我感受到家的氛围了。”

【我有两个好父亲】

左太北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读大学。十年动乱一开场,她就被下放到军垦农场去放鸭子,在那儿一待就是好几年哟。一直到32岁的时候,她才跟丈夫一块儿调到石家庄的一个军工企业工作。

彭德怀逝世的时候,左太北未能在病床前尽孝,她一直把这看作是一辈子的大憾事。

改革开放之后,左太北两口子调回北京工作,可单位一时半会儿没法给他们分房子。浦安修就把自己的一套房子腾出来,让左太北一家住。那时候左太北的孩子还小,家里过得紧巴巴的,浦安修还掏钱给他们买桌椅之类的家具。

1992年的时候,左太北到航空航天部计划司开始工作了。后来,因为她表现特别棒,就当上了航空工业总公司计划局的副局长。

好些年了,她始终踏踏实实的,全国到处都有她的身影,好多国防建设项目的调研考察立项工作她都参加过。她在工作上那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同事们印象特别深刻。

左太北可是著名革命英烈的后代,不过,她和丈夫一直都低调地生活着,从来没向党和人民提过啥要求。有一回,领导主动说要给她改善住房,她很客气地拒绝了。

中航一集团计划部副部长丁云祥,以前和左太北在一个房间办公,他说自己从来没听左太北讲过自己的身世。那些了解这对夫妻的人都讲:“太北大姐两口子可没给他们的爸爸丢人。”

左太北退休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研究和整理父亲相关资料上了。她主动去拜访左权当年的战友,收集父辈的资料,在这个期间,她还天天接济太行山根据地的贫困群众,最后连自己的积蓄都花光了。

2002年的时候,左太北主编完成并且出版了《左权将军家书》。她就盼着父亲那刚正不阿的铮铮铁骨能被人们永远牢记。

这本书出版以后,左太北接受采访的时候,都哽咽了,她说道:“我有两位特别棒的父亲,他们都特别伟大。我亲生父亲在抗日战争里为了民族献出了生命,彭德怀也很伟大,有着钢筋铁骨般的意志。他们都是我的家人,是我的骄傲,我会一直怀念他们的!”

2019年6月25日,左太北走完了她79岁的人生旅程。

【结语】

彭德怀元帅的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他生前用过的生活用品。你看他的衬衣,上面打着不少补丁,还有那毛巾,都洗得褪色了。从这些东西里,就能瞧见他这一辈子是多么简朴清廉。

他的言传身教,让这些革命先烈的后代传承了坦荡无私、清廉简朴的家风。他悉心照料过的那些孩子,也没让他的殷切期望落空,都成了新中国建设的骨干力量。

4 阅读:2048
逗逗娱

逗逗娱

逗逗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