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贫穷的抉择:《庄子.马蹄篇》中不幸的马生

文化的足迹 2023-10-21 10:12:18

岁月会洗涤你的价值观

人的一生,价值观会随着年龄发生彻底的变化。

人的生命太有限的,太令人叹息;小孩子时天天盼着自己长大,总觉得时间之水流淌得太慢了;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有一天,也许是一叶红枫,也许是天边的一抹夕阳,你冷不丁发现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就在这一瞬间,所有的价值观全部颠覆了。

一生中所有的追求:职位、荣耀、金钱……。

这一切曾经让我们放弃了真我的追求,到头来,原来只是生命舞台上的道具。真的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生命的最大的乐趣不过是按自己的习惯生活着,还特别固执,越不越固执。

这种生命本能的习惯,对存在主义者来说,美其名曰自由的选择。

什么是到自由?在庄子的语境中叫自然。

古人有这么一句古话:千里马易得,而伯乐难求。

庄子不这么看。

在《庄子.马蹄篇》中,描述了天放的马群遭遇上了伯乐,从此失去了自然的天性,开始了它们悲惨的马生,毫无幸福可言。

《庄子.马蹄篇》: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齕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 真性也。

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 烧之,剔之,刻之,

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 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

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伯乐的好心,千里马开始了悲惨的马生

伯乐姓孙,名阳。

历史上确有其人,以马师的身份侍候超爱千里马的秦穆公。其实,庄子笔下的“伯乐”也就是一个符号,是一个管理者的符号,大至一邦,小至一村,人间处处有“伯乐”。

伯乐的隐语是:以幸福的名义,让你失去自由。

如果你是千里马,又赶上了一个“伯乐”辈出的时代,就和庄子笔下的千里马一样,会失去天性,毫无幸福可言。

在漠北大草原上,有一种天成之美,

马蹄踏雪,鬃毛御寒,它们适应着辽阔而荒凉的大背景,自由地奔跑,以融化的雪水为甘露,以丛生的杂草为佳肴,它们幸福吗?不知道,但这是马的天性,没人类什么事。

伯乐来了,马群被强迫告别了草原故乡,卖进楼阁成林的城里。虽然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弄得不好还成了体制内的马,但是,失去了天性,还要接受伯乐的教化。

在伯乐的精心教化下,千里马要打上铁掌、安上马嚼、系上缰绳、烙上火印、关入马棚;这一切据说都是为马好,马要做的是应该放弃自己的小情怀,接受宏大的叙事,不接受的遂被拉到了屠宰场。

于是,马的一生都被安排得妥妥的,活着就行了。马的一生最悲哀的一件事,就是自己不要身居马棚,老想着大草原上的事,那你不是和马棚赤不去,是和自己过不去。一样不会幸福。

现代无庄子

道家的人生,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自由。

其实,人生哪里有那么简单?现代社会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你越想自由,越挣扎,就越感觉到网的存在,相反,你放弃自由,很可能有了某种意义上的自由,人类社会充满了悖论。

文明这个词语是社会学的,个体的,千里马天放的自然,不适合文明的概念。人注定要以群体的、社会的、国家的、民族的,以至于是利益集团的方式生存。

现代人已经干掉了奴隶主,庄子笔下的伯乐已经不复存在,不过,社会的法治、公约、体制、意识形态、道德舆论又何尝不是隐性的伯乐?人不可能自由,或者说,人的自由是在社会约定内的自由,不存在离开了人类社会的千里马的自由。

道家修真的人或许会隐于山林,但人类不可以。

在这种意义上,现代无庄子,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密度决定了逍遥不过是心灵的乌托邦。

不自由,毋宁死?

在特定的情景下,这是一句激荡人心的名言。

但是,当生命沉浸于每个平凡的三百六十五天时,又会感觉到,自由远没有生存、富有、平安等其它的生活属性更重要。一切要看不自由是什么意义上的?

思想上的不自由,很重要吗?

对我这样的俗人来说,如果让我放弃独立思考,没问题,如果能够让我不为生活所困,毋宁放弃;我平时常写一些关于民营的网文,批评者会是为拿了“资本家”的好处,这简直戳得我心碎,哪有这好事儿?网上最大的好处是流量,哪有什么真正的独立思考,真正的独立思考有两种,一种不合平台规则,很快被干掉了,我已经领教了不止一次,干脆回到故纸堆;还有一种是固执的书呆子,写自己喜欢的东西,远离现实,做文化的隐士,肯定成不了网红。

既然我们离不开这个社会,自由就成了一种文化的附庸,它并不真实。

记得上大学时,有一对恋人要感受千里马的天放,对每天挤在学生食堂里攒动的人头烦透了,受不了熙熙攘攘的虚伪的人类,于是课也不上了,去了云南的大森林,结果,不到一个月就跑回来了,人固然很讨厌,没了人还真受不了。这对恋人还是被学校开除了,这下自由了。

既然享受了现代生活,那就接受伯乐吧。

至于是不是幸福?

我的结论是:自由与贫穷都与幸福无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