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歌颂:社会性终将凌驾于文学之上,而创作者我心依旧

文化的足迹 2023-11-30 17:58:29

 文学是一种优雅,一种心情的记录;也可能就是发一句人生的牢骚,赞美一下人性的温度;亦或如日本学者说的:苦闷出文学。

总之,它不是政治,没必要是政治,也不应该成为政治。

但是,它一定逃不出政治。

网上一直会有两种舆论倾向与文学有关:批判与赞美。

批判,是批判那些描写了苦难的文学作品;赞美,是赞美那些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赞美。人们往往不去思索是什么造成了人生的苦难?而是问动机,你为什么不去赞美天堂,却要批判地狱?而另一种情绪又往往是本能,是一种对为了赞美而赞美的厌恶。

这两年对舆论最有影响的当属莫言的作品,人们质疑他的“偏好”; 在网上带出了一场爱国主义的大批判节奏,诺奖成了一种卖国的象征,还好,这样的政治情绪还没有泼及到物理学奖,那可就真的成了反智、反科学的正义感了。毕竟文学还是人学,政治是树脂,脱不开。而要说作品中没有政治态度,也不客观。所以,偏好可以有,还是要看传世的魅力。

不久前的电视连续剧《人世间》、《隐入尘烟》,从生活的角度说,拍的都很真实,那是我自己也经历过的日子,要比电视剧描述的更加苦难,为什么不可以写?作为一种文学作品的欣赏,还是远离政治,当然可以赞美人生,不要为了口号去赞美,那注定与文学的审美无缘,更不可能传世。相信这是大多数创作者的态度,但是,不等于也是受众的态度。

因为社会是撕裂的,电影《流浪地球2》妥妥的正能量,观众还是会有人不待见的,为什么中国人就一定能搞惦?不需要任何理由,仅仅因为是中国人?这种对全世界的能量宣誓,说起来挺自豪,但是,从作品的文学欣赏角度讲,的确让我跳出了戏外,再也回不去了。

自媒体的《二舅》遭遇与《蛙》相反,它坐了一回过山车;似乎治愈了很多无奈的生命,从而获得了极高的流量,却又遇到了质疑:它是否真实、是否在粉饰苦难?莫言的偏见是批判苦难,而《二舅》被质疑却是因为在歌颂苦难。

于是,又有了一个更深层的争论,即文学要不要接受政治的统治?

这样一个问题提出来,已经是一种语义学上的错乱。文学的本质是超越政治的,如果它仅仅是政治的奴隶,那还要文学干什么?让政客们去创作吧,就算功力非凡,充其量也就是郭沫若为后人嘲笑的《满江红》。

然而,现实的文学生态,任何文学作品,无问东西,都会遭遇到政治的干预,文学想逃脱政治的审视似乎做不到。这算不算是一种悖论?

我们可以容忍一切,为什么就不可以容忍文学包括苦难的文学?

确切地说,文学是文学的批评,不是政治批判。

文学能离开政治吗?

当然不能,因为看书的人如果自己就是一个政客,那他一定会用政治的目光去审视文学。而创作者,并不是为了表达一个政治观点去塑造典型环境与人物,任何一个投机于政治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传世。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讲,文学永远高于政治,它是灵魂的追究,是用形象去塑造永在,而政治日新月异,昨天的歌颂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批判。

我们昨天还在痛批血淋淋的资本,今天却又在呼吁外资到中国投资,都是“自己人”,那么,文学要做政治的跟屁虫,只会陷入批判与被批判的无何止的世纪轮回之中,万劫不复。

如果说文学是一种批判,或者说是一种歌颂,那么,它的批判就是歌颂,而它的歌颂也是批判。《二舅》歌颂了吗?它歌颂了苦难中的治愈,一个残疾人的自我治愈以及对别人无意的治愈,这是幸福还是不幸?这其实是人间的不幸,这就是批判。那么,它真的是在批判吗?我们如此贫穷,我们依旧快乐,于是,也有人说这是无视苍生的媚俗。

中国的下一个诺奖会是谁,最有希望的是残雪,她会不会也成为一个批判的对象,不知道;但我欣赏她的独立意识,社会性终将凌驾于文学之上,而创作者我心依旧。

文学是形象的语境,形象大于思维。

它永远包含着对立的两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在形象的带入中,我们不是二舅,也都是二舅。在我们的一生中,虽然境遇会有所不同,内心的承载却是一样的,人,就是这么痛苦,痛并快乐着。如果说有一部作品感染了我们,那是因为,它超越了政治的批判与歌颂,它通过形象的创造,将我们带入作品中的灵魂的拷问,在美的旋律中将自己化成了审美对象。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1 阅读:28
评论列表
  • 2023-12-06 10:03

    遗憾的是,文学是一种浅薄的条件反射,它和它的拥趸,在它的生产者看来,就是一种扭曲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