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是少有的“草根”皇帝,他当过和尚、也乞讨过,开局一个碗,调侃的就是他。
在朱元璋发迹前期,他穷到什么地步,17岁那年,他父母病死,别说是棺材了,就连掩埋的地都没有。
当时还是他的一个叫刘继祖的邻居,好心给了他一小块不怎么肥的地,这才让他匆匆把父母掩埋了。
那会儿,刘继祖应该想不到,他老刘家会因为这一时的善心从此飞黄腾达,子孙后代近百年享尽荣华富贵。
早年困顿元朝末年,民不聊生,战争、饥荒和瘟疫频频爆发。朱元璋的老家濠州,田地一片焦黄,土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仿佛处在一场无止境的梦魇中。
1344年蝗灾和瘟疫接踵而至,瘟疫蔓延,村庄里的每个人都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
就在这个寒冷的春天,朱元璋刚刚经历了人生中最为惨痛的时刻。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瘟疫接连夺走了他父母和大哥的性命,家里仅剩下他和二哥朱重六。
他们家几乎是最村子里最贫苦的,兄弟俩没有一分钱,也没有半块地可供安葬亲人。按理说,人死为大,入土为安,但没有地,没有棺材,连能将他们安葬的希望都显得遥不可及。
朱元璋和二哥商量着,不得已只好去求村里的地主,希望他能好心施舍一块地或者借点钱,好让亲人入土为安。
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寒风中夹杂着尘土。兄弟俩站在地主家的大宅门前,鼓起勇气,敲了敲门。
他们声泪俱下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可那地主无动于衷,根本不愿帮他们。
那一年,朱元璋17岁,却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打击。
围观的村民们望着陷入绝境的朱元璋兄弟,有人叹气,但谁也没有上前。那个时代,几乎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生计发愁,谁有余力去帮助别人?
朱元璋紧握拳头,指甲深深嵌进肉里,但他没有再说一句话。
就在这时,人群里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是他们的邻居刘继祖。
刘继祖的家在当地还算富裕,虽然比不上那地主,但算得上是富农,比起其他人尤其是朱元璋一家好得多。
刘继祖看着他们,叹了口气:“人死了总归要入土为安。我家有一块荒地,没用过的,正好可以拿来埋人。你们不必客气,明天就去准备吧,别耽搁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朱元璋和二哥便开始忙活起来。棺材是买不起的,他们只能用破旧的被褥裹住父母和大哥的尸体,再用草席简单包裹。
虽然简陋,但总算是有了一块安身之地。后来,为了活命,他离开了那个小村庄,但心里却一直记着刘继祖的恩情。
草根翻身后来朱元璋投奔了红巾军,1353年时,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谋略,逐渐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彼时,他已不再是那个因为无地埋葬父母而四处乞求的少年,而是一个具备强大力量和影响力的将领。
据说,他当时十分受郭子兴的赏识,郭子兴不仅将义女马氏嫁给他,还经常与朱元璋商讨重大军政事务,将他视为亲信。
在濠州红巾军内,派系争斗激烈,朱元璋看到各将领为了权力相互争斗,于是决心发展自己的势力。
他通过召集乡里壮丁,很快组建了自己的军队,开始在军事上崭露头角。随着他成功占领定远、滁州等地,他的威望大增,许多人才如李善长等人前来归附。
他还特别注重军纪,尤其在治理军队内部不良风气方面表现突出,赢得了广大百姓的支持。
郭子兴去世后,名义上朱元璋的地位虽然不如郭天叙,但由于他在军中的威信和领导才能,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军队的实权,并不断壮大势力。
后来他的领地逐渐扩展,又逐步削弱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势力。通过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战斗,最终成功占领了江南地区。
1367年10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北伐中原。
他对北伐的战略进行了周密安排,根据计划,徐达率领大军首先攻下山东,继而西进,成功攻克汴梁,接着挥军潼关,稳步推进。
此时,朱元璋亲自前往汴梁坐镇指挥战局,确保北伐的顺利进行。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称帝,宣布建立大明王朝,年号洪武,标志着明朝的正式成立,也宣告了元朝统治的终结。
至此,他彻底从当初那个连掩埋父母都无能为力的少年,变成了大明的皇帝。
恩情深厚,报答不迟这时,他忽然想起了家乡,想起了那片曾经承载了无数苦难的故土。过往从眼前一一略过。
浮现出一片荒凉的村落,那个让他曾深感无助的故乡。
朱元璋记得,年少时他和二哥朱重六四处奔波,因没有钱安葬父母,只能四处求人,直到刘继祖伸出援手,赠地相助。
如今他已成一国之君,也是时候去报答当年,刘家的恩德。
老刘家的人也没想到,当初那个一穷二白连活不活得下去都不清楚的朱重八竟然当上了皇帝,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忘记老刘家对他当年的好。
当年刘继祖给了他一小块贫瘠的土地,却没想到几十年后竟然会被追封为义惠侯,就连他的妻子也当上了侯夫人。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允诺他们子孙后代都可以享受“义惠侯”的荫蔽。而历史上也的确如此,一直到大明亡,刘家的子孙都享受着祖辈的荣华富贵。
结语刘继祖当年赠送朱元璋一块地,看似一个普通农民的善举,却为他的后人带来了无尽的荣耀和恩泽。
朱元璋登基后,不仅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还让他的子孙世袭爵位,享受荣华富贵长达两百多年。
刘继祖的慷慨助人,不仅改变了朱元璋的一生,也为刘氏家族赢得了世代的荣耀。正所谓“善有善报”,刘继祖的结局堪称完美。
参考资料:《<万历野获编 >补遗卷一》——新东方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