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的门,还真不是那么好踹的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8-02 10:23:10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明光宗 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明朝倒数第三位皇帝。

这位老兄,宫里有俩选侍,都姓李,一个住在东头,我们叫做东李,一个住在西头,我们叫做西李。

这明朝的后宫里啊,等级明确,秩序森严,有皇后,有皇贵妃,有嫔妃等等,而这个选侍,也是妃子,但是属于是那种身份地位很低的妃子,简直是不入流的那种。

朱常洛的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是朱由校。

朱由校的母亲,是孝和皇后王氏,不过王皇后生下朱由校后不久就死了,朱由校便成了没妈的孩子。

孩子太小,那必须有人照顾,于是朱常洛干脆把朱由校送到了西李的宫中来抚养。

这个西李,她很不是东西,因为后来朱由校长大之后曾经回忆说:

选侍凌殴圣母,因致崩逝。

选侍侮慢凌虐,朕昼夜涕泣。

这两段话,透露出很多信息。

通过第一句话,我们可以得知,西李虽然只是选侍,可是却较为受到朱常洛的宠幸,因此她平日十分骄纵,从来不把王皇后放在眼里,甚至私下里对王皇后谩骂侮辱,乃至拳脚相加,王皇后正是因为遭不住西李的欺辱,这才郁郁而终。

而通过第二句话,我们可以得知,西李对朱由校的抚养也并不怎么样,毕竟不是她亲生的,她欺负朱由校年纪小,辱骂是稀松平常,责打是家常便饭,朱由校无力反抗,委屈巴巴,只能整夜的哭泣。

(孝和皇后 王氏)

朱由校本人受西李的欺辱,而且朱由校的母亲王皇后,还是被西李给害死的。

这简直是巨大的,刻骨铭心的,不共戴天的仇恨,不过那时朱由校太小了,还是个上炕都费劲的孩子,他只能打碎牙活血吞,把一切深藏心底。

朱常洛活着的时候,西李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她身段好,模样俏,皇帝非常喜欢她,皇帝还计划把西李从选侍升格为皇贵妃,但是西李并不满足,一直在皇帝跟前儿嚷嚷着要做皇后。

不过,还没等被封为皇后,朱常洛就病逝了。

朱常洛一死,那么太子朱由校就成为了大明帝国的法定继承人。

正常流程就是宣读遗诏,大臣劝进,然后大家伙拥簇着小太子登基,可是在当时,这事儿还不太好办。

因为那个时候的朱由校他不是自由人,他仍旧和西李居住在乾清宫里,而且被西李牢牢控制,没有人身自由。

在先帝驾崩之后不久,西李就把朱由校给控制住了,不许他出宫走动,不许他自由活动,更不许他和任何人见面,等于说西李把朱由校给软禁挟持了。

而西李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她要求大臣们册封她为皇太后,然后她好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垂帘听政。

这个要求在大臣们听来,简直是匪夷所思,难以置信。

先帝生前都没封你做皇后,先帝死了你要做皇太后,你在想什么啊?

再者说,你平时对太子那是非打即骂,说不好听的,你连对太子的养育之恩都没有,你凭什么垂太子的帘,称太子的制?

(西李 形象)

大臣们当然是不愿意的,可是朱由校就在西李手里握着,他们也没办法。

就说西李只是个选侍吧,那毕竟也是先帝的女人,乾清宫更是皇室的私宅,一帮外臣怎么好意思去闯寡妇门?你是能把西李给捉了,还是能把她给捆了?

都不能。

既然不能,那就得另想办法。

当时的文官领袖,是杨涟。

杨涟,字文孺,湖北广水人,明末著名谏臣,东林六君子之一,为人刚正,很有气节。

杨涟是文官领袖,但是有括号,他是文官精神领袖,而不是文官中级别最高的人,当时文官中的一把手,是内阁首辅方从哲。

方从哲这个人,有才华,有能力,但是不高,如果把他放在太平盛世,他也是个好宰辅,可是明末的大环境是阉宦横行,党争剧烈,外敌环伺,又摊上了小冰河时期,凭方从哲这种二三等之才,明显就不够用了,而且他这个人过于谨小慎微,平时做事也太过保守。

太子被控制在了西李的手里,杨涟是相当着急,他立刻召集一帮大臣,然后联合向方从哲施压,让他到乾清宫里去找西李要人。

你是内阁首辅,这个时候你不上谁上?

方从哲一看大家都找他,他连忙摆手,说着啥急啊,让太子再待两天也无妨。

杨涟怒斥,说历朝历代就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难道要让皇位空着么?

杨涟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封建帝制时代,国无君不可,因为皇帝是最高领导,最高统治者,奏疏要等他处理,政事要由他决策,人员变动他来安排,就算皇帝不亲政,他也要坐在皇位来充当“吉祥物”,以起到稳定时局的作用。

(杨涟)

当时西北已经有匪患,各地农民起义频繁,辽东的女真人虎视眈眈,所以太子即位这个事儿真是火烧眉毛,片刻也不能耽误。

指望方从哲是没戏了,杨涟只好亲自出马,他纠结了一大帮臣僚,风风火火的就奔着乾清宫去了,说什么今天也要把朱由校给带走。

一帮大臣刚到乾清宫门外,就被几个手持棍棒的宦官给拦住了,不许他们进入。

宦官们的理由是,这是先帝妃嫔的居所,外臣无权进入,也不该来此。

几个大臣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反驳,还是杨涟,他胳膊一挥,直接把宦官们的棍棒挡开,带领着群臣是鱼贯而入。

(估计有)几百号大臣片刻就把乾清宫包围了个水泄不通,这帮大臣,真是八仙过海,各有神通。

有伏地跪拜痛哭,要求西李赶紧把太子送出来的,有高声而立,大声斥责西李居心叵测的,还有些大臣,把冠一摘,以头撞柱,那架势就是要和西李玩命。

只有杨涟,他非常的稳重,只是站在宫门口,遥相对西李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们这趟来,不是说要把太子从您身边夺走,我们只是想要确保一下太子的安全,我们只是想要见一见太子,见完我们就走了,这很合理吧。

乾清宫里的西李本来已经吓得瑟瑟发抖,以为杨涟开着挖掘机来强拆了,可是一听杨涟这么说,西李寻思这大臣不愧是文化人啊,不来硬的不粗暴,人家不过是想要见见朱由校,这个要求不过分啊,这明显是来和自己谈判,而不是来逼宫的。

这个时候,西李就已经放松了戒备,让杨涟和几个为首的大臣进来了。

(乾清宫)

杨涟会见西李的地方,是乾清宫的西暖阁。

当时的情况是,西李和杨涟等人在西暖阁外,而朱由校则被控制在西暖阁内。

除了西李和杨涟之外,西暖阁的门口还有一个宦官,名字叫做王安。

这个王安,他是太子伴读,是朱由校的近侍。

杨涟一来到西暖阁外,王安就冲着杨涟使眼色,杨涟当然秒懂,他知道王安不是西李的人,而是太子党,是太子心腹,那就是自己人。

杨涟带领一帮大臣跪在地上,先是奔先帝朱常洛的丧,之后是要求让太子走出宫门去见一见大臣。

王安冲杨涟使眼色,杨涟一边说话,一边也冲王安使眼色,王安那也是秒懂,立刻就进入西暖阁,把朱由校给领了出来。

领出来,还不能直接领走,而是要等西李的同意。

西李当然同意,因为杨涟跟她保证了,就是见一见,不会带走,所以王安带着朱由校可就一步一步走出了乾清宫。

可是,朱由校前脚被王安领出了乾清宫,后脚宫外的大臣们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把朱由校一把扯过来,然后扶上了提前就准备好的车辇,随即快速护送朱由校离开了。

朱由校被成功接走,大臣们也纷纷松了一口气,片刻之间包括杨涟等人,都疾步匆匆,离开了乾清宫。

哭天抢地的也不哭了,要撞柱子的也不撞了,大家欢天喜地,簇拥着朱由校到文华殿去登基了。

刚才还宛如菜市场一般乱套的乾清宫,此时却只剩下西李在风中凌乱。

朱由校成功登基,而西李失去了她唯一的政治底牌,她也不嚣张了,也不狂了,很快被大臣们赶出了象征着中宫正位的乾清宫,搬到了年久失修,幽闭寂静的哕鸾宫去居住。

(明熹宗 朱由校)

正常来说,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朱由校开始了属于他的时代,而西李则会孤苦的度过她的一生。

但是,还没完事儿,因为朱由校登基之后没过几天,平时人迹罕至的哕鸾宫就莫名其妙的着了一把大火,那火烧的啊,太猛烈了,就差那么一丝丝,就把西李给烧死了。

可以说,这西李的下场,很惨,下半辈子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时人对于这场大火,有不少非议,很多人认为这火估计是新皇帝朱由校放的,目的就是为了报复西李,因为新皇帝和西李有仇那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非议,朱由校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意味深长的说了这么一段话:

朕令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

李选侍一直想要做太后,朕没同意,那是因为朕要告慰朕亲生母亲的在天之灵,朕仍旧让李选侍和她的女儿居住在宫里,并且赡养她们,是因为朕要尊奉先帝的遗愿。

火是不是朱由校放的,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就在这场大火燃起之时,朱由校已经走出了自己那段不堪回首,难以忘怀的,悲伤往事。

参考资料:

《明史·卷一四四》

《明季北略·卷二》

“天启”正释,《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2期26,共1页

辽宁省图书馆藏《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考论,《史学史研究》 2020年第3期99-108,共10页

3 阅读:600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简介:趣说历史,带你看点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