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发了一篇文章,有不少读者评论说举人比进士差远了,在官场上会被人看不起。
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科举时代举人与进士的差距,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巨大。别的先不谈,御史就乡试录取率算一笔账,看看举人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一是估算出清代有多少读书人能考中生员因史料的匮乏,御史没有查到直接的数字,但是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论证,其中生员的录取名额和各县考棚号舍数量,就是最重要的参考数据。
清代各省人口不等、文化教育水平也不同,所以各省读书人的数量也会有很大的出入。作一个极端的比喻,如乾隆时期,江苏省人口有3200多万,贵州只有567万,且两省经济文化相差也很大,也就是说,江苏省的读书人可能是贵州的十几倍或几十倍。
清代安徽的人口、经济、文化都属于中上等省份,下面就以御史老家徽州府为例,进行大致的估算。
科举第一级考试为童试,具体又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徽州府的附郭是歙县,太平天国战乱之前,歙县都有固定的考棚。
按照毛晓阳先生所著《清代贡院史》的记载,乾隆朝歙县考棚内东西两廊分上下二座为号舍,“依乡里次序,编定字号,合计可坐一千三百余人。”
各县考棚的号舍数量,肯定是根据历届考生数量而定的,所以具有高的参考价值。以此计算,乾隆时期歙县参加县试的学生,就在1300余人左右。
1300多考生是多还是少呢?这要看歙县总人口是多少,按县志记载道光时期有61万(全国总人口4亿),乾隆时期(总人口3亿)也应该不少于50万。基本上,每400个人中就有一个考生(非读书人数量)。
1300多考生最终能录取多少生员呢?这个是有明确记载的,康熙九年形成定制,大州县15名,中州县12名。歙县属于大县,录取生员的“学额”即15人。这么算下来,秀才的录取比率为1.1%,即1000个考生取11人。
2024年歙县的高考考生为2187人,其中有200多人进入211和985大学,这就说明科举时代的生员,最起码是清北或华东五校的标准。
当然,徽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科举竞争十分激烈。如果是偏远地区,那么生员的录取率相应也会提高,但至少也是中流985水平。
二是举人的录取比率相比较于生员而言,举人的录取比例就更好计算了,梁启超针对科举难度就有一个说法:“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
安徽乡试一直以来比较尴尬,从康熙时期江南分省之后,省城安庆府就没有建造乡试贡院,安徽省所有考生都要到江苏省城江宁参加乡试。
那么安徽省每科有多少生员参加乡试呢?同样也可以从江南贡院的号舍上进行计算,江南贡院是清代规模最大的贡院,号舍数量为26040间,以此断定,江苏、安徽两省的考生应该就在此数。
26000多名考生最终又能录取多少举人呢?与生员学额相同,乡试中各省也有固定的“中额”。乡试中额在顺治、康熙朝有过几次变动,至乾隆九年形成定制。
下面列出乾隆九年出台的各省乡试中额数字:
顺天213,江南114(江苏69、安徽45),浙江94,江西94,湖广93(湖北48、湖南45),福建85,广东72,河南71,山东69,陕西61,山西60,四川60,云南54,广西45,贵州40。
江苏的考生和录取人数都比安徽要多,按照录取比率(安徽占40%左右)来看,安徽的考生应该在10000人左右。有了具体的考生数量和录取人数,那么举人的录取比例也就出来了,即千分之四点五,就是说222个生员当中,只有一人能考取举人。
其他省份的也是可以算出来的,比如云南省,贡院的号舍有4865间,录取人数为54,相比较而言云南的录取就是1.1%;广西有号舍5500余间,录取人数为45人,录取率为千分之八。
云南和广西已经是乡试录取率最高的两个省份了,但总体来说举人的录取率依然不高,都是百里挑一。何况,清代出现很多冒籍行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江浙考生,实际上云南、广西本土的举人录取率,也不会比内地省份低多少。
据不完全统计,清代共有进士约2.7万,举人15.7万,而晚清时期,全国的生员数量已经超过三百万。
又,从清代全国各省知县出身来看,科甲出身(进士、举人)占到44.7%,其中举人占了20%,这就说明,举人依然是选取知县的主流队伍之一,基本不存在被官场鄙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