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尽力了,他找到击败清军的方法,却没有了时间。李秀成的战略眼光,无疑是一流水准,却生不逢时,回天乏术。
1864年,熟悉的两江总督府,李秀成再一次来到这里。不过,他不是来拜见天王,而是成为湘军的俘虏,写一份自述书。
洋洋洒洒数万字,李秀成以每天七千字的速度完成,文字里诉说着自己为太平天国奋斗一生,及其成败得失。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顶梁柱,李秀成自述的含金量很高,也比较真实,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首义五王”成为过去,陈玉成、李秀成担起重任,力挽狂澜。
此时,太平天国内忧外患,强敌环伺,该如何破局呢?李秀成知道,太平天国兴起以来,虽说获得不少胜利,却一直没能解决一个问题:两线作战,疲于奔命。
杨秀清时代,太平军多次击败湘军、八旗、绿营,甚至一度将他们推向绝境,却没能将其消灭。究其原因,太平军需要东线、西线兼顾,力不从心。
避免两线作战,集中兵力从一个方向突破,这是击败清军的关键。对此,李秀成决定从清军战斗力相对薄弱的东线入手,集中兵力摧毁“江南大营”,并东征苏常。
1860年,李秀成完成了任务,不但摧毁“江南大营”,还占领了江苏、浙江等广大地区,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一度中兴太平天国。
清朝财税,一半来自江浙。李秀成夺取江浙,不但在经济上沉重打击清朝,还能利用强大的财力做支撑,扩充军队,购买先进武器,组建一支近代军队。
正如李秀成自述所言:“东征苏常,招兵买马,购置火轮船,然后水陆并进,与湘军争雄,则江南为我所有。”
李秀成想法没错,湘军优势在水师,以及采取“堡垒战术”,拼消耗取胜。一旦太平军有一支强的“火轮船”舰队,以及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陆军,则湘军压根挡不住。
后来的雨花台之战,曾国藩、曾国荃都承认洋枪、洋炮的威力,说李秀成比陈玉成更加难对付。
但是,李秀成没有了时间,因为列强支持清朝,而太平军尚未完成整训,便遭遇联合围剿,压力非常大。
1862年,英国船只从安庆出发,将淮军运送到上海,与太平军作战。接着,英法支持淮军,出兵参战,成为太平天国劲敌。
李秀成自述中说:“淮军很一般,打不赢太平军,如果不是洋人帮忙,李鸿章也奈何不了我。”
江苏、浙江争夺战,每一次战斗都有洋人参与,他们的“开花大炮”威力无穷,太平军构筑起来的防御工事,压根就挡不住,城池连续失守。
洋人参战,打断了李秀成的计划,太平天国的苏福省、天浙省四处受敌,没能给天京足够的支援。如此,曾国荃的“吉字营”才能从容围困城池。
太平天国最后两年,李秀成既要与湘军厮杀,主持天京战场,又要指挥江浙战场的太平军,抵御淮军、洋枪队、列强,力不从心。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灭亡,李秀成被俘虏。
太平军沉重打击腐败卖国满清政府,加速汉人实权人物!天国精神永垂不朽!太平军不是输给湘军,是输给底子更厚的满清、淮军、洋人、湘军的联合军!
失败是因为内部的问题,同时思想也比较陈旧
还是输在政治上,如果和英法搞好关系,就不会完蛋了,可惜都是小农意识
当年不要见死不救,陈玉陈活着你也就不用死
一帮乌合之众,大多数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连李自成、黄巢团伙都比不上,没有太突出的英雄人物。
找到作死的方法并附于实施
安徽绩溪上庄 在太平军两次劫掠前 几百年安居乐业 人口有六千多人 短短十数年 这个地方人口只剩 1200人 这些人的生活全靠出外谋生的亲戚周济
穿越回去,把洪秀全搞死,然后与列强搞好关系,学习西洋军事,买来军舰击破湘军水师,然后天下可定!
刘邦还军霸上,秀全南京封王!
没杨秀清,太平天国啥都不是,有能力的人受到逼害,这条船注定航不了多远
地主武装与农民起义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