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杨秀清效仿朱元璋,东征金陵,立足江南

聊聊历史 2023-10-07 17:26:33

太平军攻克武昌后,有3条路径选择。结果,杨秀清选择了效仿朱元璋,以金陵为基业,立足东南,进而夺取中原。

1852年12月,太平军夺取益阳、岳州,获得数千艘民船,水上力量得到增强。接着,太平军出洞庭湖,攻打武昌。

罗大纲、林凤祥的凌厉攻势下,太平军奋勇冲杀,击败了向荣的援军。旋即,太平军“土营”部队挖掘地道,在城根爆破,拿下了武昌。

武昌,位于长江中游,是九省通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太平军兴起以来,武昌是第一座被拿下的省会城市,这极大提高了太平军的士气。

武昌城内,太平军休整一个月,并策划新的进军方案。此时,太平军内部有三种意见:西征夺取四川,效仿刘备;北伐占领开封,立足中原;东征金陵,立足江南。

攻取四川,这是翼王石达开的意见,除了少数人,支持者并不多。原因简单,四川位于西南一隅,自保尚且困难,谈何夺取天下。

如果不是中原混乱,相互攻伐,想以四川为基地统一天下,可能性为零。刘邦能成功,不是以四川为基地,而是关中,更重要的是中原混战,项羽力不从心。

北上河南,攻占开封,这是洪秀全的想法,支持者非常多。因为,中原是创业之地,一旦夺取了开封,太平军进入清朝心脏地带,还可以一鼓作气攻打燕京。

单纯从军事角度看,北上方案并没错。此时,太平军人多势众,士气旺盛,所向披靡,清军不是他们对手,但前途充满很多不确定性。

中原固然不错,却不适合现在的太平军。首先,太平军是拖家带口作战,后勤补给困难重重。此时,太平军没有固定基地,河南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开支。

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王朝虽说京师在北方,却不得不依靠运河获得物资补给,从富庶的江浙地区获取财税,支撑朝廷运转。

太平军到了河南,基本的吃穿都是问题,谈何发展?如果立刻渡黄河,向燕京发起进攻,一旦太平军在坚城下遇到挫折,很可能就此溃败,不成气候。

再则,太平军能拿下武昌,后来攻取金陵也很顺利,离不开两湖渔民、船夫、水手的支持。洞庭湖沿岸的渔民加入,是太平军发展壮大,并得以组建水师的主要原因。

进入中原,就意味着放弃这些船只,这些渔民、船夫们赖以生存的工具,他们也不会答应。

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谈到攻取金陵的原因时,是这么说:“一个老渔翁跑去见杨秀清,以朱元璋作为例子,说明定都金陵的好处。杨秀清大喜,就这么定下了方案。”

一个老年渔翁,就能决定太平天国定都地点,就能让杨秀清下定决心?显然是不可能,却可以透露出一个信息:南下金陵,应该是大多数渔民的意见,杨秀清需要他们支持。

争论的结果,杨秀清选择金陵,这也是他的本意。1852年6月,太平军进入湖南,杨秀清在“道州决策”上就定下了这个方案,他决定效仿朱元璋。

攻取武昌后,太平军的水师力量空前壮大,杨秀清岂能放弃金陵,而舍弃战船北上呢?杨秀清看来,有强水师协助,攻取金陵相对容易。

1853年2月,太平军拖家带口60万人东征,一万多艘船只运载家属、士兵、物资,水陆并进。一个月后,杨秀清拿下金陵、镇江、扬州,太平天国有了一块立足点。

1856年,太平军在西线、东线都获得巨大胜利,太平天国达到极盛时期,具备再次北伐的资本。此时,若非出现天京事变,自相搏杀,太平军有可能终结清朝。

总而言之,杨秀清夺取金陵(南京),立足江南,进而夺取中原的战略方案并没有错,朱元璋就取得成功。起初,太平天国发展也不错,只是不能拧成一股绳。

1 阅读:170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