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我用了两三年的时间跟上百位老板交流过,慢慢发现他们面临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管理,而有趣的是,他们偏偏又是管理咨询领域的重点客户。
“同学”是比朋友更好的人脉关系,一个做板厂的老板告诉我,而我还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同学”比社会上的“朋友”听起来就“高级”,更时髦。
为了多结识一些高大上的同学,他前后交了上百万的学费,而因为上课和交流的时候经常提到华为、任正非,他就专门回来请我吃饭,想知道一些信息。
我告诉他如果只是为了增加一些谈资,没有必要。“不是,我已经报了一个教企业如何做客户关系的班,准备把公司的业务员都变成‘狼’……”他急忙澄清。
听了他的话后,我发现这里面可能还有什么误会,于是写了这篇文章,以作参考或讨论。
方法有至高无上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这很好理解,比如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财务管理、供应链等方面都有方法,好的方法可以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管用。反之,不好的方法就是浪费的,高成本的,效率低的。
任正非当初学习西方的管理经验,其实主要就是学人家在研发、财务等管理方面的先进方法,以提升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不知道学习别人好的方法,那就会落后,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只有那些固步自封、抱残守缺的人才不能正视现实,以学习为羞耻,或者说他们就觉得学习别人会显得自己没面子。
所以要开放,要知道做事是有方法的,不管是销售、研发,还是把很多人组合成团队,包括交付、服务、财务、采购、供应、行政服务管理等,都有好的方法论,这些东西都值得学习。华为当年要是没有跟IBM等公司学习先进的方法论,那华为就无法成为一家世界级的企业,不能取得全球化的成功。
那么老方为什么不建议很多公司学习方法论呢?
任正非的华为管理方法论好不好?好,但你公司营收20亿之前不要学
小企业不要把管理搞得太复杂。任正非不建议在公司还小的时候学太多的方法论,什么商道、方法、战略……都不重要,你就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磨豆腐”,只要产品好,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就一定有机会,品牌的核心是诚信。
如果小企业采用大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论,专家讲得云里雾里,你搞不懂。你就是真心诚意地磨好豆腐,豆腐做得好,一定是能卖出去的。
什么山唱什么歌,什么阶段做什么阶段的事,在“从0到1”的阶段是公司求生存的时期,这时候除了增长之外,其他都是杂念。这就是一些公司本来还不错,结果因为老板四处“学习”反而失败的原因。
学习让人进步不假,但学习也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行。在创业初期,最要紧的是老板的敏锐嗅觉和灵活机动的快速反应,如果要学也只是学习关于增长(且适合自己)的方法论。
“为什么只是一部分方法论就行,而不是越多越好呢?太多的方法论会相互抵消,反而降低效率。所以说书读得越多越蠢,如果不活学活用的话,多读书不一定是好事。”
华为学习IBM的时候也是营收规模数十亿了,要是在这个规模之前学IBM,其实意义不大,而且IBM也会担心你付不付得起学费。
搞得定现阶段问题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脑子想太多,缺乏勇气,行动力不足,就容易被现实打败。
我之所以说“20亿”这个数,是因为这是一条线,到了这条线后,如果管理跟不上的话,平台就无法真正建立,从而制约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人才、技术、资金是可以引进的,管理与服务是引进不来的。必须靠自己去创造。没有管理,人才、技术、资金形不成力量,没有服务管理没有方向。”
而如果在这条线以下很多,那你所有的资源和注意力都要集中到求生存上,活下来才是最大的战略,解决现实问题才是最好的方法,比如华为就是这样做的,“华为坚定不移的钉子精神,压强原则,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突破一点,局部领先,使华为渡过起步的艰难。”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风险,也是不得不为之。小公司本来实力就弱小,如果不能心系一处,专注一点,集中力量,建立相对优势,那还有什么机会呢?
如果等到进入了发展阶段,就应该博采众长,华为在组织、哲学、方法、战略思想等这些方面是最好的,而其他企业如特斯拉的商业能力、苹果的产品和运营方法、小米的营销等,都值得学习。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做企业也是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
要警惕一些人是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方式忽悠人,道理数不胜数,说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也很过瘾,好像那么回事,但记住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华为公司就是采用训战结合的方法培养干部,既要学,更要战,实战本来就是最有效的学习。
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老板来说,学习任正非就是要学他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财散人聚的胸怀,学习华为勇于开放和进取的精神。
至于华为公司的很多方法论,可以等到自己到了那个阶段再去学习,而且你应该知道,哪怕是华为的IPD、IFS等方法论也是需要不定期优化的,方法跟不上变化的情况是常态。
所以说管理的变革是永恒的,企业永远是需要自我更新才能与时俱进。
总而言之,老板只要保持开放,对现实有洞察和把握,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不断取得增长,那就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记住,我们学习华为不是成为华为第二,学习任正非也不是为了成为另一个任正非,学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