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知识|(九)什么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三远法”

翻蓁熙 2024-02-11 18:48:08

问:什么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三远法”

答:中国传统山水画有其独特的空间处理法。不同于西方的“焦点透视法”,要将视角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才能得到稳定的形象。中国画是以游动的视点为基础所形成的画面空间,其采用的是“散点透视法”。这种透视法可以更加自由地处理画面,扩大画面的视角,但也有很多方面与“焦点透视法”有相似之处,比如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近深远浅等。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定义:"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远法”就是一种时空观,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打破了“焦点透视法”观察景物的局限,它所构成的空间不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而是诗意性的艺术空间。

图一 北宋郭熙 《窠石平远图》局部

“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平视的境界。北宋郭熙的《窠石平远图》(图一)、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图二)、元代赵孟頫的《水村图卷》(图三)等,便属于平远山水的典型。

以“平远”为主的山水画一般以长卷的形式开展,多描绘沙渚村舍、丘陵长堤的江南清旷平远景象。

图二 元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局部

图三 元 赵孟頫 《水村图卷》局部

“高远”就是自山下而望山巅。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图四)就是“高远法”的代表作。站在巨轴前,高山仰止之感油然而生。高耸的山峰占了画面大部分空间,范宽善于以仰视的“高远法”,表现一种"山势逼人"的压迫感。

图四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局部

“深远”就是自山前而窥山后。“深远”一般依靠画面中山与山的重叠来体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空间意识。北宋郭熙的《早春图》(图五)是以“深远”见胜的杰作。郭熙善于表现空间和四时朝暮的变化,画中主峰,山间小路和前景构成了”S“形构图。

这种构图形式常出现在表现“深远”空间的画面中,以重山复岭、密林小路等景象的交替组合来增加山势的深度。体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让观众能够在作者营造出的空间里“游览居住”。

图五 北宋 郭熙 《早春图》局部

当然,以上画中“三远法”的表现都各有侧重,但在很多传统山水画中,“三远法”的运用都有涉及。比如早在五代荆浩的山水画中,就同时有“三远法”的运用。他著名的作品就是《匡庐图》(图六)。

这幅画尺幅巨大,天与地都包容在画中,作者从不同的视点去观察山峰、茅屋、山间小路与瀑布等,主峰与主峰之下的小山峰连接蜿蜒的山间小路,形成一个“S”形的势,增加画面的深度。近景的茅屋松石小路,是俯视的角度,中景小山又是平视的角度。而远山则是仰视的角度。不同的视角使空间层层推进。营造出一个庞大的空间。

图六 五代 荆浩 《匡庐图》局部

“三远法”的确立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成熟的体现。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把人的视线引发开去,导向无限的空间。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0 阅读:11

翻蓁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