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白瓷的美,不是人人能读懂(上)

森风聊文化 2023-05-30 09:04:00

大家好,我是沐言。

周末店里来了一位年纪稍长的藏友,让主理人印象深刻,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古陶瓷,如今却对唐代的邢窑白瓷情有独钟,虽说也打过眼,交过昂贵的学费,但多年间也曾收藏到几件难得的邢窑器物。

他说在收藏圈,邢窑白瓷因为数量稀少,能接触到的人不多,可一旦拥有了一件真正的邢窑白瓷,定会为其高贵与持重着迷。

无独有偶,每月参观博物馆是店内工作人员的必修课。上周在国家博物馆,我们同样遇到了一位对唐代邢窑白瓷痴迷的年轻小姐姐,只见她在馆藏的那只唐代白瓷长颈瓶的独立展柜前驻足良久,我们问她知道这是件什么器物吗?她果断说出了“唐代邢窑”。

我们继续攀谈起来,身处投资行业的她,平时工作很忙,却唯独钟爱唐代邢窑,所以总会忙里偷闲来国博观赏这件器物,每次来都会让她感觉不同。她喜欢这件器物身上的那种干净与纯粹,有被治愈的感觉,且一直梦想着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唐代邢窑收藏。

她相信邢窑白瓷的美早晚会被更多人看到,这也是属于我们的文化自信。每每碰到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样钟爱邢窑的主理人会很动容,懂物惜物之人,最为难得。当然,也有很多人看不懂邢窑白瓷的美,借此契机,我们再来聊聊它。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于器物来说,质是制造器具所用的材质,而文是加于材质上的的纹饰。人爱之见,纹饰工艺较为直观的表现器物的造诣,纹饰之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器物之美。不过,邢窑中很多器物鲜有纹饰,是为素饰无纹之作,在品鉴时更多需要对其材质、形制加深了解,才能读懂藏于其中的艺术真谛。而这也是为何邢窑器物虽美却不易参透的原因之一。

大道至简,极简之中,层次分明、虚实兼备。圣洁的白色是邢窑不变的追求,它含蓄委婉的表达着属于邢窑的风骨,将白色中和实用属性,在造型上推陈出新,通过线条与釉色将纯净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唐代繁荣与强盛,在文化上呈现出开放、自信、包容、多样的姿态,而邢窑的发展符合大唐盛世的文化脉搏,大国的雄浑、壮美、丰盈都通过“小心机”在器物上清晰表达,文化生态孕育与其相应的审美标准,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审美品味,催生了邢窑白瓷的发展与繁荣。

唐 邢窑白瓷“盈”字款玉璧底盏 日本富苑家族旧藏

从青瓷到白瓷的进阶发展,邢窑白瓷让“白”不只是一种奢望,跨越式的发展,让邢窑白瓷成为文化记忆的时候,那穿越千年而来的物性之美浸润着时间的痕迹,柔美与润泽,圣洁与高雅,成为贡瓷的邢窑白瓷用款识彰显着“与众不同”。

白瓷的物性之美更所将其所蕴含的生命力,不露声色地展现在极致的高贵与纯粹中,这是邢窑白瓷基因中的大贵大雅,更是根植于天人合一理念中的文化追求。

唐-五代 邢窑“进奉”款白瓷洗 日本富苑家族旧藏

一件邢窑白瓷从器形到胎质釉色的生成,在审美上能让身处不同文化时空中的我们,在面对如此素洁沉静之物时,油然而生内心的平静与安然,体会感悟到其中形、质的美妙,而不是仅从经济价值上引起对古陶瓷器物的兴趣。物的美妙与神奇,往往是让物与人产生心灵共振,感受到别于他物的情愫。

唐 邢窑执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如国家博物馆所藏的那件唐代邢窑白瓷长颈瓶,没有纹饰,或许也不需要纹饰过多修饰,就可以展露大窑工艺的精良。

挺阔饱满的长颈瓶形制设计,从器口至底足,从瓶口位置到底足,线条弧度的收放都恰到好处,让饱满与张力在一张一弛间完满蓄势。

唐 邢窑白瓷长颈瓶 国家博物馆藏 摄影:荔枝味

虽说邢窑白瓷惯以素雅无纹著称,但邢窑中也不乏有纹饰加持之作的出现,下次带您感受别样的邢窑白瓷之美,我们下期见。

0 阅读:38

森风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