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件钵式器,藏着与佛教有关的秘密

森风聊文化 2023-03-15 21:29:06

大家好,我是沐言。

上一篇跟大家聊到耀州窑多种釉色时提到了它的酱釉瓷,在当时也是极具特点的存在。而我们征集到的两件就很特别,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

提到钵式器物,我们都会联想到与佛教有关。因钵本身就是佛家常持器具,作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僧侣必不可少之物,一般用作食器使用。僧侣在修行时注重“放下一切世俗名与利”,讲究修“无为法”,只有三衣一钵是其最为贵重之物,可想而知,钵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当陶瓷器物成为日用生活中司空见惯之物,僧侣佛供之物也渐次出现较多陶瓷材质,钵式器物的烧造也成为了必然。

不过,这一件酱釉钵的形制较为少见,器型规整,釉色不似凝重,悄然流露出静穆之美。

宋-金 耀州窑酱釉钵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口沿向内敛收,有自持之意,口沿向下及至肩腹,刻意为之,似有一道箍,力度十足。那一圈暗黑的釉色与器身有着明显区分,好似观音给行者戴上的那道箍,三藏法师狠狠念了一遍咒。

而后流线陡然下移,似要拼尽全力卸掉那道封印的力量,以直刀和斜刀交替使用,刀法饱满流畅,线条蓄势待发,带有一泻万丈之势,却也将这份力量尽收于足下,稳稳落地。底足不显宽厚,但给足了器物安全感,四平八稳,立于天地间。

宋-金 耀州窑酱釉钵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宋-金 耀州窑酱釉钵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它看似有棱角又处处充满圆润、柔和之意。它没有任何装饰的意图,却在沉静中展现出从容与淡然,让人想靠近用指尖去触及,又有一些犹疑,怕突升的莽撞冒犯到它仍然保持着的坚定、超脱的品格。

这件酱釉钵内底无釉,是为了适应耀州窑烧造工艺的刻意为之。宋末金初的耀州窑,为了适应社会对瓷器不断增长的需求,发明了垫圈叠烧法,并在金代广泛普及。也就是在器物之间使用垫烧具,把碗、盘等无花纹的敞口器内底一圈刮釉,然后叠摞在一起入窑烧造,从而避免器物相互粘连,提高窑室纵向空间的利用率。涩圈是金代耀州窑的时代标志,也成为了我们鉴定金代耀州窑器物的一个重要依据。

宋-金 耀州窑酱釉钵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别看从整器比例来说,它底足“小小”,确是小而精的存在。精修的底足,落刀处没有拖泥带水,处理手法细腻,厚薄得当。要说工匠对它不是“煞费苦心”,我是不信的。

艺术之美所以优于自然之美,在于物我两相忘的境界,于它之上,让我感受到了静谧谦逊,超脱物外的轻逸之感。

宋-金 耀州窑酱釉钵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而另一件尺寸较大的红耀州钵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了解我们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在日本的古董经纪人帮我们征集到一些富苑家族收藏的器物,这个信仰禅宗的收藏家族对器物理解有他们的独到之处,很多珍藏都与佛供有关,而他们对器物的品味契合极简之美,也往往青睐于在韵味和内涵上见功力之作,诚然如这件北宋佛供大钵将持重与古雅收纳其中,这正是一件富苑家族旧藏之物。

北宋 红耀州佛供大钵 日本富苑家族旧藏

与之前那件红耀州茶钵不同,这件的釉色不是一种色调,出现了窑变,在酱红色中有不规则的黑色出现,将明暗和色彩流动在这件大钵中纵情展现,釉面透亮,釉质莹亮滋润。庄重肃穆的器型,在沉静古雅的釉色调和下,让眸中的光影流动,牵引着思绪的起伏,体悟红耀州的别样审美趣味,于物上,更在本心。

北宋 红耀州佛供大钵 日本富苑家族旧藏

也有人说,“含蓄的美在于内蕴深厚而又不宣泄、不炫耀、不张扬。含而不露就产生了诱惑力。”诚然,这件佛供大钵将含蓄和豁达都隐在器物中。从器型上看,算是规格较大的钵式器物,敞口设计,有海纳百川的宽容之意,钵内肉眼可见的一圈圈纹路,像石子激荡平静湖面泛起的圈圈涟漪,淡然悠远,在釉色的映衬下,亦有淳朴暖意萦怀。

北宋 红耀州佛供大钵 日本富苑家族旧藏

与上一件酱釉钵不同,这件红耀州佛供大钵的线条是舒缓流畅的,从口沿到钵底,不是顷刻而下,是不疾不徐而至。从侧面看上去,它是充满向上的生命力,平平稳稳,托着器身向上,在口沿绽放开花,释放清淡雅致。

北宋 红耀州佛供大钵 日本富苑家族旧藏

对器物的好恶源于各自审美的多元化,对于这两件耀州窑酱釉器物艺术之美,大家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我依旧相信,极致的物华之美是共通的,能够看到它们的人,自会看到它们的特别,期待大家与我们分享您对它们的观感,也欢迎大家预约探店亲自上手体验。

0 阅读:146

森风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