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见识】欧美社区治理的4个模式特点

彬哲说趣事社会 2025-01-23 10:33:04

我国的社区治理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有效做法,进入新时期,也呈现出了一些不足。欧美社区治理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基层社会治理进入改革的深水区,观察观察“窗外”的景象,有时会给人一些启迪。

志愿者组织社区老年人玩跳棋

通过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欧美社区治理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归纳他们的社区治理有一定的共性,呈现4个模式特点。

边界相对清晰的治理结构

欧美社区体制的建构,主要体现在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上,一般来说,二者之间有明确的权利边界与职能分工。政府仅对社区承担有限的法定责任。社区居民则是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主体。

在这种体制下,欧美社区治理主要是以政府、社区组织、社区企业、社区居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

政府职责主要表现为对社区治理的宏观指导、政策支持、资源统筹、资金保障以及全过程监督;社区组织主要承担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

社区居民通过自下而上的积极行动,广泛参与社区治理,而不仅是治理过程的接受者,进而提升了社区居民素质和能力。这也体现了一种 “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结构”。

因此,欧美的社区的多样性、自主性优势相对明显;欧美社区治理中的政府和社会各自独立,社区治理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边界清晰,即基于共同事务和集体行动结成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各相关主体能够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尽职尽责,并能为其他各相关主体提供“福利”,这为社区善治创造了条件。

以服务供给为核心的治理内容

欧美社区治理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完备的社区服务为核心内容。即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以社区组织为供给主体,政府为辅助,向居民提供服务。

志愿者在社区中心检查慈善捐款

其中,政府主要负责项目政策指导与资源支持,各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式向政府、企业、社会以及民众募集慈善资源,促使社会组织、居民等各相关方各尽其能、双向服务。

进一步来讲,社会组织主导下的社区服务在提供方式上更具有人性化、柔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大都能够做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通过运用专业化的手段和技巧,不仅为服务对象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还可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神支持,使其更 有尊严、有信心地生活,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因此,社区组织在社区服务供给、社区发展参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育较高的社区社会组织

从欧美社区治理模式和历史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凡是社区自治程度较高的国家,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发育程度都相对较高,且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充分的发展空间。

当然,欧美社区组织的发展具有三个重要支点即法权保障、公民社会、价值维护,是基于特定历史文化、传统宗教、法权观念和政治体制为前提。因而,社区社会组织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如志愿者组织在教育、培训、咨询等方面可获取免费支撑等。

另外,欧美社区发展的自主程度较高,社区组织担负的职责也相应提升,不仅需要聘请专家智囊团对社区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还要负责筹措资金和人事安排。

总之,这些社区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降低了社区治理成本,还在很大程度上 缓解了人才短缺的压力。

多方支持的社区社会企业参与

欧美社区社会企业的运营活动以社区为基础,利用当地资源,调动社区居民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有效解决社区公共问题、为社区居民提供精细化公共服务,尤其为社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为失业人士提供再就业机会和帮助贫穷社区发展等。

身着制服的社区志愿者

同时,社会企业主要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支持,不仅有政府提供的法律援助和财政资助,还有民间企业的多样筹资,以及民众的关心和参与。

另外,欧美国家以补助金或项目援助金等形式达成协议的地区,不仅有直接援助,还有以工资补贴形式形成的间接财政援助

社区作为全球各国的活力之源和结构基础,欧美社区治理与我国社区治理都是以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因而了解窗外一些情况,或许会对我们的深化基层治理有一定的启发。

(信息来源:翟慧杰《欧美社区治理的经验借鉴与启示》摘录,配图来看今日头条免费正版图片)

0 阅读:0
彬哲说趣事社会

彬哲说趣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