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警卫员刘全德欲刺杀老领导陈毅,陈毅得知后:让他尽管来

梅梅评历史 2023-07-06 02:33:02

1949 年 4 月 20 日,国共和平谈判彻底破裂。当天午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突破长江天堑,吹响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号角。

一个月后,人民解放军枕戈待旦,准备向上海发起“总攻”。

一、瓷器店里打老鼠

1949年的上海,不仅是我国的特大城市,还是颇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

周总理曾说:“上海不仅在工业、商业方面占了全国总量的一半,在人文荟萃、文教事业上也是“半壁江山”。

可解放前的上海,不仅仅是我国的文化、金融、外贸及商业中心,还是各种黑恶势力混杂、角逐的云集之地。

为了阻止解放军解放上海,蒋介石不惜在此部署了20多万兵力,试图破坏城市、挑起国际争端,以引起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武力解放上海、又不破坏城市里的建筑设施,就成了我军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最后,总前委定下了一条作战原则:尽量将市区守敌调至外围歼灭,避免在市区大打,“要文打,不要武打,不仅要军事进城还要政治进城。”

毛主席将这种打法,形象地称为“瓷器店里打老鼠”。

为了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第三野战军司令陈毅对部队提出了两个硬性要求:

第一、市区作战一律不准使用重武器;

第二、部队入城后一律不准进入民宅;

有些人对第二条有意见:“万一遇到刮风、下雨,有病号怎么办?”

陈毅着眼大局,坚定地回答说:

“这一条一定要无条件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准入,天王老子也不行!这是我们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就这样,1949年5月27日上午,上海终于“完好无损”地得以全部解放,不仅城市设施基本完好,水电未停,交通也未断,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军创造的又一个军事奇迹!

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能文能武”的陈毅,被任命为军管会主任、上海市市长,潘汉年被任命为上海市副市长,他们将一起扛起“改造旧上海,建设新上海”的重任。

鉴于上海形势的复杂性,这份任命,对陈毅来说,并不轻松,在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陈毅不无感慨地说:“接管上海的难度,可以和长征和三年游击战争相提并论。”

解放上海、接管上海,不仅是陈毅一生最特殊的一次战役,更是我军、我党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一大难关。

二、团结知识分子

上海有全中国最多的知识分子,其中,有不少是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专家、学者;

除此之外,上海还有众多的大专院校、中小学、报社等文教机构,戏院、书场以等游艺场所。

要全面落实上级的指示,对他们进行“接、管、清、改”(即接收、管治、清理、改造)的工作,谈何容易?!

有人建议一刀切,对戏院等娱乐场所全部关闭处理,陈毅认为这样不妥:

“如果现在就把什么都反掉,痛快是痛快,却会使30万人没有饭吃,人家就会到市政府来请愿,打破你的脑壳!“

在反复思考后,陈毅秉着“团结面越宽越好”的原则,找到了文教接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夏衍,对他说:

“我们的干部与上海知识分子打交道,不要急躁,更不得粗暴,一定要礼贤下士;有事要亲自登门,千万不要一个电话打过去,叫人家到机关来谈事。与知识分子相处 要懂得一个基本的道理——‘我们尊重他们, 他们才会尊重我们’。”

1949 年 6 月初,陈毅又召开了一场隆重的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座谈会,在会上,陈毅与大家推心置腹,侃侃而谈,一口气讲了 4 个小时,他说:

“我这个共产党人,不是天生的,我也算是知识分子出身。我翻译过波特莱尔的诗,写过小说、诗文。我个人的改变就经历了三个 段:开头是地主出身,信孔夫子那一套;后来接受了新思想,改信了‘德先生、赛先生’,变成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最后,从 法国勤工俭学回来,经过矛盾、消沉、碰壁, 才选择了革命的道路,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 这几步我走得都不容易,有别人推动,也环境的逼迫。诸位朋友们,将来我还愿意与你们一道继续走思想改造的道路。”

陈毅的坦诚,不仅让上海的知识分子对他有了深刻的了解,还让他们放下了戒备,全心全意地支持我党的接管工作。

不久,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开始筹建,各级学校、科学研究机关 、艺术剧院等也都恢复了正常的经营秩序。

三、恢复工商业

陈毅初接手的上海,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

工业已陷入半解体状态,1.2 万个工厂中,只有 30%还在开工;

老百姓生活所必需的大米、面粉,市场储备仅够全市吃半个月,煤炭仅够全市烧 7 天!

更雪上加霜的是,1949 年 7 月 24 日,上海遭遇了特大台风,几万受灾群众全部涌入市区,让本就不富裕的物资储备更加捉襟见肘。

对此,蒋介石幸灾乐祸地说:“共产党能在军事上攻占上海,却无法管理好上海,尤其是在经济方面。”

为了迅速稳定民心,陈毅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先保证生产。

当时,上海的纺织厂纱锭占全国的40%,贸易额占全国的一半,若上海工厂的烟囱若不冒烟,全国的经济就得垮掉一半。

为了尽快复工,陈毅到上海后组织的第一个大会,就是上海各界职工代表会。

在会上,陈毅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上海的工人老大哥、老大姐们,我们归队来了!首先让我代表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向保护大上海的人民群众致以热诚的感谢!”

此话一出,不少产业工人立即红了眼眶:他们的价值终于被人看到了!

在会上,陈毅不仅充分肯定了工人的和力量,还承诺将筹建总工会,保护工人的切身利益,工人代表们兴奋不已,上海解放的3天后,中纺公司所属的30多个工厂就实现了全面复工。

得到了产业工人的支持后,陈毅认为,上海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还离不开一股重要的力量——资本家。

上海,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私营工商业的资本约占全国的一半。

这些人不仅有钱,而且与国内外联系密切,政治影响力不可小觑,该怎么对待他们呢?

陈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些人不去台湾,不去香港,不去美国,就表明他们都有爱国心,我们就应该用,有的还可以重用。”

为了打消了这些资本家的顾虑,1949年6 月 2 日,陈毅特意邀请 了90 多位上海最著名的资本家,参加座谈会,并详细解释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工商政策。

这次座谈会开得非常成功,会议刚一结束,拥有9个纱厂的荣毅仁,就兴冲冲地回到公司宣布:“即日做好准备,迅速开工!”

不久,荣毅仁向陈毅发出邀请,希望能请他和其他领导吃饭,有人担心同这些“资本家”交往,会丧失无产阶级立场,不敢去。

陈毅哈哈大笑:

“你们不怕帝国主义、不怕蒋介石国民党,却怕几个资本家?!真是怪事,难道同他们吃饭就会丧失立场?难道你们就不能利用吃饭时间,向他们做工作?我带头,你们还不敢去吗?”

于是,他不但带着副市长潘汉年等人赴宴,还叫上了夫人张茜和孩子同去。

很多资本家听说这件事后,大为感动:“我们认识共产党,就是从认识陈毅市长开始的。”

在陈毅的感召下,解放前跑到香港的味精大王吴蕴初、火柴大王刘鸿生等人,都先后回到了上海,他们不仅为恢复上海的经济复苏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还为抗美援朝战争,出了一份力。

在陈毅全面主持恢复上海经济的工作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他亲自指挥了“银圆之战”,解决了上海长期存在的货币投机问题了。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国民党在统治上海期间,大搞通货膨胀,让老百姓吃够了纸币贬值的苦头。

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秘书长的周而复,提起当时的情形,打比方说:“假如你进饭店吃饭,第一碗饭是一个价格,等你吃第二碗饭的时候又是另一个价格,因为涨价了。”

所以,民间一直流传着“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的说法。

出于对纸币的不信任,上海解放后,老百姓拿到人民币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兑换成银圆或购买成商品,银圆和人民币的兑换比价,很快由1:100,涨到1:1400甚至1:2000,人民币的购买力持续下降,让刚有一点起色的上海工商业又陷入到了恐慌当中。

国民党反动派这时又出来狂妄叫嚣:“解放军可以进上海,但人民币绝对进不了上海。”

为了再次搅浑上海滩的经济,他们甚至不顾政府的法令,企图用金银外币与人民币相对抗。

在认真听取了工商业代表的建议后,陈毅决定对操纵银圆市场的活动中心——证券交易所,重磅出击。

这年6月10日,军管会武力查封了证券大楼,扣押了250名投机分子,并在全市范围内查抄、取缔“银牛(倒卖银圆的贩子)”的非法活动,很快刹住了银圆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的状况,使人民币成为了唯一的本位币。

“银圆之战”结束后的第二天,银圆的价格就从2000元跌到 1200元,人民币的信誉得以树立起来,物价也终于稳定了下来。

毛主席高度评价这一胜利:“它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四、肃清国内外反动势力

旧上海长期以来帮派林立、盗匪恶霸猖獗,加上国民党溃败时留下了不少散兵游勇,特务机关又趁机潜伏了一大批特务,这些势力纠集在一起,对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了疯狂的破坏活动。

据统计,仅1949年5月25日至31日这6天内,上海就发生了57起抢劫、凶杀等刑事案件,有的甚至将装有子弹的恐吓信寄到了军管会,气势嚣张到了极点。

1949年11月,国民党保密局特务机关,又特意派了陈毅曾经的警卫员、变节投敌的军统杀手刘全德和另2名特务,秘密潜伏到上海,试图暗杀陈毅。

陈毅得知此事后,淡定地说:“特务要来,你不能阻止他来,他来了,就不能让他跑了,一定要全部抓获!”

之后,陈毅沉着应对,在他的指挥下,公安部门仅仅用了7天,就把刘全德和19名团伙,全部抓捕归案,仅用1年的时间,就俘获了敌特及犯罪分子1万多人,收容散兵游勇 22063 人。

“四面埋伏”的上海,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平静。

五、整治黑道和妓院

陈毅接管上海后,遇到的第五个挑战,就是流氓帮会。

流氓帮会,是旧上海的一大黑暗势力,其中,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号称是“上海三大亨”,控制了上海滩的绝大部分流氓帮会势力。

所谓“擒贼先擒王”,要肃清上海的黑恶势力,就要先从他们的头目下手。

上海解放前,张啸林已被人暗杀,杜月笙已逃到香港,只有81岁的黄金荣还留在上海。

上海解放后,军管会军事专员杜宣接到命令,要他去黄金荣家,与他谈话。

一踏进“黄公馆",杜宣就看到脸色苍白,身体虚胖的黄金荣,颤颤巍巍从屋内迎了出来。

黄金荣以为新政府要逮捕他,当即吓得两腿哆嗦,尿湿了裤子。

杜宣深知他之前作恶多端,此时也不和他绕弯子,遂直截了当地问他:“现在有一个任务摆在你面前,你可以凭借这个任务将功赎罪,让人民原谅你之前的所作所为,你愿意吗?”

黄金荣一听不要他的命,当即点头应允:“我历史上作恶多端,现在政府对我从宽处理,我一定重新做人。要能得到父老乡亲们的原谅,让我黄金荣做什么都成!”

可让黄金荣怎么也想不到的是,杜宣竟给了他一把扫帚,让他从次日起到自己的产业——地处西藏中路、延安中路口的大世界门口扫大街!

很快,“黄金荣当众扫大街”的新闻,传遍了街头巷尾,成为了当时上海市民的热门话题。对于长期被欺压的广大市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件让人无比振奋的消息。

陈毅仅用一把扫帚,就平息了民愤,灭了黑恶势力的威风,黄金荣也感恩戴德,不仅心甘情愿在上海《文汇报》和《新闻报》上发表《黄金荣自白书》,深刻检讨了自己以往的罪行,还主动上交了手下所有大小头目的花名册,承诺将严格管束门徒,不再让他们为非作歹。

而对那些不遵守法令、继续作恶的流氓恶霸,陈毅也毫不手软,直接下令枪杀,不到两年时间,盘踞上海半个多世纪的黑恶势力,便基本肃清。

旧上海的两个毒瘤,除了黑恶势力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妓院。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陈毅绞尽了脑汁:妓院关闭了,可街头暗娼却屡禁不止,有些人甚至拉客都拉到陈毅警卫员得头上了。怎么办?

经过反复讨论研究,陈毅决定派便衣上街“钓鱼”,“钓”到一个,就送上车一个,短短几天下来,漕河泾妇女教养所就收容了近4000个妓女。

这些妓女大部分都患有性病,需要用进口的青霉素治疗,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可陈毅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不管花多少钱,也要治好她们的病。别的地方可以省,这笔钱坚决不能省。”

“对她们这些人,我们要做到几条:一是给治病,二是治好了给职业,三是参加工作以后各单位要照顾她们的婚姻问题。”

就这样,在短短一两年内,上海街头的妓女基本绝了迹。

不久,一位印度记者到中国采访,当看到上海的新气象,立即万分感慨道:“新的人民政府管理下的上海,真是东方的骄傲!”

1955年,蒋介石望着陈毅的元帅照,也不禁喃喃地说:“这个人,实在厉害啊!”

总结:

陈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天才的统一战线的执行者”。

他用正确的方法、雷厉风行的手段,成功解决了国民党反动派留下来的种种疑难问题,使上海迅速恢复了经济,使老百姓的生活迅速步入了正轨,使人民政权在上海牢牢站住了脚跟。

为了纪念他为上海做出的伟大贡献,1993年,上海人民在外滩铸起了陈毅的铜像,好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位新中国的首任上海市长!

5 阅读:1385
梅梅评历史

梅梅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