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儿童友好做对了什么?设计师们能从中学习什么?

大正幼儿园设计 2022-05-09 10:27:28

深圳在2015年,将儿童友好城市纳入深圳的“十三五”规划,这让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纳入到顶层设计中的城市。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在地化”过程中,深圳儿童友好城市研究中心确立了三个方向——儿童参与、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和儿童公共服务。但是,在城市建设多年来,除了建设属于儿童的学校、幼儿园外,缺少了儿童游戏和服务空间,因此,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开始增加各种儿童友好设计以及对老旧社区做“嵌入式”设计,以区域改造形式来增设儿童友好设施。

今天分享的几个案例是深圳在近两年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所做出的努力,并且都受到了周边社区生活的儿童的关注。这些由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经手的案例的建设经验都值得儿童空间设计师参考、借鉴。

深圳百花二路儿童友好街区

深圳百花二路,全长约750米,周边聚集了十一所名校资源,是深圳标杆性的教育基地,改造前的百花二路街角绿化空间消极郁闭,缺乏积极的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儿童出行不便、舒适感差。在改造前,关于街区的童年记忆并不美好。

改造后的街区,原有的封闭式绿地变成儿童户外活动的游戏场所,设置了孩子参与设施选型的游了设施,儿童在这里可以不按照成人设定的游戏规则,能释放天性,自由玩耍。帮助认识“海绵城市”的雨水花园,了解雨水和土地的关系,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生活的品质。科普教育的百花共建农场,让孩子在都市丛林有了一方能动手劳动、沉浸其中的天地。童趣十足的彩色斑马线,成为最美上学路上的系列化设计,安全出行的前提下也能趣味多彩。

整个街区优化围绕儿童优先发展原则,从空间慢行、建筑立面、智慧人文多个维度切入,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交通友好、空间友好、参与友好”的环境。

缘圆园 · 儿童亲自然社区

场地位于社区边缘,毗邻北师大附小,是孩子们放学后最热门的探索之地。在改造前,设计师观察了在此玩耍的孩子的游戏模式,并了解了他们行为背后的想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做设计。

设计着重对荒废空间进行改造,留场地所有树木,通过低干预的方式大量使用“松散材料”,保留并利用原场地中的置石,为孩子们提供表达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以这种微改造的方式,将休息娱乐,科普教育融入其中。

设计并没有以个性化为目标,而是极大限度的模拟自然的生态,借助原有的资源,利用自然的魅力,从自然中寻求设计灵感与儿童游乐行为结合,通过游玩方式的设计,到达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并从中获得游戏的乐趣,锻炼的益处,和自然而然的认知教育。

此外,整个空间的改造,拥有广泛的居民参与度,在打造的过程中,社区的居民参与到了花园的建设当中,自然而然的实现了邻里互动,亲子教育等,共建花园以居民的获得感,带动社区的永续发展。

笋岗火车站花园

笋岗火车站花园位于罗湖笋岗片区,是宝岗路与河西一路深铁路口,占地约1500㎡。改造前绿地感受混乱,无具体的休闲空间,散布着垃圾与异味。

深圳笋岗片区是一个特别的区域,被誉为“中国第一仓库”,笋岗与火车的记忆可追溯至1962年,从1977年开始承担了所有香港的铁路货运业务员,2010年停止服务,笋岗与火车的记忆消失在深圳人民的公众视野中。因此,这个空间采用了参与式设计,引导社区居民共同探索设计,最终通过投票和居民代表会议确定以这段历史作为公园的设计主题。

设计保留了场地的原貌,通过利用下沉式绿地——集雨水的特点,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干流和雨水花园,并在其上加装原有的场地枕木制成的独木桥,大大提升了观赏价值和互动性。植物的选择上,不再以个体植物标本来反映群落. 取而代之的是,我们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态度,还纳入了一定数量的原生植物群落,以重新诠释和强化项目场地原有的区域生态系统,营造半自然的植物氛围。

而空间的儿童友好则体现在设计的很多细节是从“一米的视角”:火车枕木制成的坐凳的高度,与孩子的身高契合;“溪流”的宽度,是孩子们可以安全涉足的尺度,场地中还增加了沙坑、梅花桩和跷跷板作为基本的游乐设施;寓教于乐的“香香动物园”:将儿童对自然的认知融入植物景观设计中;从感知觉发展出发,儿童游乐区的附件按照“香味+趣味”的原则,从植物形态、植物香味、植物名称三个方面进行选择,让儿童在游戏和探索中收获知识。

参与建设、可玩、可看、可游、可憩,这几个案例都是能够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这也是案例能够受到儿童喜欢的关键所在。

0 阅读:7

大正幼儿园设计

简介:大正幼儿园设计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