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的故事文/位启

梨乡有趣事 2024-03-24 13:38:51

听老人们讲,在凤山的山顶,曾经有个无名坟。那无名坟,与孝顺的故事有关。

孝顺是一个男人的名字。

从孝顺记事起,他的父亲不断地对他说,父亲年轻的时候做了错事,对不起孝顺的爷爷。为了纪念这件事,提醒以后不会再错,特地给他起名叫“孝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孝顺方才知道事情的经过,方才知道父亲的苦心。

当年,孝顺的奶奶去世得早,孝顺的父亲,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承载着全部的希望。

那时候,孝顺的爷爷还比较年轻,不满四十岁。孝顺的爹爹,还不到二十岁。孝顺的爷爷有心再娶,想找个伴儿照顾爷俩。好事儿的媒婆,几次登门,给他介绍老伴。他不敢自作主张,怕自作主张会伤了孩子的心,便低声下气地向孝顺的爹爹,谈了自己的想法,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

孝顺的爹爹当时已经长大,懂一些大人之间的事情。他听说过很多后娘虐待子女,听说过有了后娘会家庭不和,便态度鲜明,向孝顺的爷爷,提出了反对。

孝顺的爷爷明白了孩子的意思,叹了一口气,听从了孩子的意见,一次又一次,拒绝了媒婆的穿针引线。

此后,每当夜深人静,孝顺的爹爹经常听到,孝顺的爷爷在炕上,时而翻来覆去,踢墙捶炕;时而自言自语,唉声叹气;时而吧嗒吧嗒,不断地抽烟……

孝顺的爹爹劝他少抽,他边咳嗽着,边答应着,边抽着……

直到那一天,村里的人包括街坊邻居,在背后嘀嘀咕咕,指指点点,孝顺的爹爹才知道,自己的家里出了事:孝顺爷爷背着他,暗里与村里的一个寡妇,有了风言风语的事。

年轻不晓事的儿子,朝着老子说了“为老不尊”等等子女不该说的话。

更过分的是,年轻气盛的孝顺爹爹,竟然听信风言风语,直接找到了寡妇,说了一通“勾引男人”等等莫须有的话,以至于寡妇受到委屈,觉得没有脸见人,在家里寻了短见。

自从寡妇离世,孝顺的爷爷好像变了一个人,变得寡言少语,一天天地,只知道闷头干活,饭量越来越少,烟瘾越来越大。特别是晚上,孝顺的爹爹看到老爸,几乎一宿到亮地抽烟,边抽着烟,边眼巴巴地往上瞅,不知道是在瞅天棚,还是在瞅外面的天空……

终于,孝顺的爷爷得了绝症,等到确诊时,已经病入膏肓,身体骨瘦如柴,很快卧床不起,不久撒手人寰。

父亲的早逝,使孝顺的爹爹后悔莫及。从孝顺记事起,他便反复给孝顺,讲他当年做过的错事,给孝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可惜的是,孝顺的爹爹也早逝,撇下了孝顺与娘两个。父亲说过的故事,孝顺可以耳熟能详,对于自己的母亲,孝顺格外珍惜。

孝顺对母亲,早晚问寒问暖,顿顿送茶送饭。结婚前如此,结婚后,仍然如此。

这一天,母亲说要去凤山庙,替他父亲上香还愿。孝顺听后,二话不说,用独轮车推着母亲,来到了凤山山顶。

三教堂里的一个年轻小和尚,殷勤地把母子二人,引进正殿,手把手地,教孝顺的母亲上香,在一旁,亲自为她敲打木鱼。上香还愿后,小和尚腿脚勤快地主动引路,把孝顺母子送下山。

连续去了几次,小和尚一直献殷勤。

有时候,眼看母亲路途熟了,孝顺把母亲送到庙门,便不进去,让小和尚领着母亲进出……

不知道过了多久,孝顺的家里有了异常。每当夜深人静时,啪啪啪!轻轻地敲门,吱一声,母亲房间的门,轻开,轻关。

孝顺怕进来歹人,怕伤害母亲,便立即敲门询问,结果,母亲连门都没开,干脆回答,说:“放心吧,没事!”

孝顺还是不放心,仍然躲在暗处,紧紧盯着,一宿没睡。

四更时分,吱一声,母亲的房门轻开,一个人影,一闪而出,来到院墙下,轻轻地爬过,转眼消失了。

那是一个熟悉的人!孝顺的心里咯噔一下,泛起了波澜。他想现身,想挺身而出,想把一切戳穿。刚刚迈步,又改变了主意,想起父亲说过的故事,立即退回来,咬了咬牙,压下那口气,故作不知。

尽管对那事不管了,还是放心不下母亲,孝顺夜夜监视,害怕她吃了亏。

纸里包不住火。孝顺家里的事,在左邻右舍间,很快有了闲话:有说孝顺妈偷汉子的,有说小和尚偷女人的,有劝孝顺管一管的。孝顺要么装作没听见,要么装作听不懂,哼哼哈哈,一推再推……

转眼之间,到了冬天。晚上,黑影进母亲房间时,天空还是风轻云淡,一路上干干净净。夜里,突然下场鹅毛大雪。

小和尚四更回庙,已经掩盖不了行迹了:他从房间出来,沿着原路回凤山,一路留下了两行新脚印。

小和尚刚刚前脚走出,孝顺后脚拿着铁锨扫帚,把他踩下的脚印,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半点痕迹……

十几年后,母亲因病去世,处理完后事,趁着夜深人静,孝顺手持一把利刃,潜入凤山庙,把睡梦中的小和尚刺死。

孝顺来到莱阳县衙自首。

当县官大老爷了解了详情,问孝顺:“为什么要替小和尚掩盖行迹,不惜沿着山路去扫雪?如今母亲不在了,你为什么又去杀害小和尚?!”

孝顺回禀大老爷,一字一顿地答道:“扫雪是为了顺母意!杀僧是为了雪父怨!”

……

传说,凤山山顶上的无名坟,就埋着那个被孝顺杀死的小和尚。

0 阅读:0

梨乡有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