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线,炮火连天,炮声轰鸣。叶飞坐镇指挥,眼见数百枚炮弹一齐发射,蒋军的金门阵地立刻陷入了混乱。那场炮击,简直是给蒋军送了个“惊喜大礼包”,全程不见招呼,不带预警,直接就炸了过去。
但是,事后,叶飞却一脸懊悔地站在指挥部,看着远方渐渐消散的炮烟,自己却皱起了眉头:“时间差啊!就差这么半个小时啊。”
旁边的参谋看到这一幕,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司令,怎么了?这次炮击结果不算差吧?”
叶飞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你知道,如果我再晚个半小时,我们就能打得更加精准!蒋军还以为是演习呢,反应根本不及时!”
参谋一脸懵:“这…怎么回事?”
所以你说,这半个小时的差距,真就这么关键吗?难道这就成了历史的“转折点”吗?
01时间回到1949年,当时老蒋那边打了败仗就带着一帮子几十万大军,逃到台湾。你说这老头儿,像个老鼠见了猫,慌得一溜烟就跑了。可别看他当时没心没肺地跑,心里可是憋了个大大念头:我要打回来!不过说实话,就他这样的领导能力,连门都没找到,更别提登场了。
这不,时间一长,老蒋也知道,能有今天这待遇,全靠美国,可是后台有人,胃口总是有限,哪能一直靠人家撑着。反正吧,嘴上还是不肯放弃,毕竟得让自己在岛上那帮“忠实支持者”看着,别觉得自己是个空头领导。
到了金门,老蒋不仅不肯老实,还整天想着骚扰大陆。金门距离厦门不过5.5海里,走两步就能到的地方,这么短的距离,搞点小动作根本不算事。你说他能不带着满满的自信,心里盘算着:“嘿,台湾那么远,谁知道啊,反正我可以在金门搞些花样。”
可惜的是,他的“金门梦”根本没有照进现实。虽然金门占着一块地理位置优势,但对于我党来说,早已不值一提。大家都知道,眼睛瞄准的可不仅仅是这一点小岛屿。
金门当年能硬是保住,除了老蒋的小心翼翼,也得归功于国民党内部的英雄豪杰——胡琏。你想,金门战役我军一时失利,胡琏的名字可真是从此高飞了,不知道被谁捧成了“战术天才”,真是厉害得不行。打了个小小胜仗,整个国民党把他当成了“英雄”。可惜,英雄的名声再响,最后还是打不过历史的车轮。
总之,老蒋的反攻梦,比那台风前的一阵狂风,还不靠谱。金门这块石头,虽然在他手上一直不肯松手,但那也是个“空中楼阁”,一点不靠谱的底气,全靠那美国撑腰。
02再说胡琏啊,这位能在我军锋利如刀的步伐下独善其身,真不是个简单人物。那个时候国军的名将一个个都被我军斩于马下,结果胡琏在金门居然站了稳,真是个奇迹。老蒋一看这个人能干,简直是看到了“希望”,于是他信誓旦旦地觉得,胡琏这人比其他人都要有用。
胡琏也是个脚踏实地的“建功派”,为了金门防卫,真是把心血都给洒了。毕竟,金门全岛都在他们手里,想干点什么、整点什么都方便,简直像是在自己家里打地铺。于是,他大刀阔斧地整修金门防线,把这块小岛给弄得越来越坚固,防得像金库似的。老蒋看了简直是自信满满,心想着:“我军要能打下金门,基本上就是在天上捉星星,别提解放台湾了,恐怕连解放金门的机会都没了!”
这老蒋可真能吹牛,他看着胡琏那一套“稳如泰山”的防守,真把自己当成了那什么“海上霸主”。1954年,他一看局势好像有点好转,于是做了一件事,跟美国签了个《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大佬也没跟他说两句“别这样”,直接就答应了。老蒋这下更得意了,心想着:“嘿,反攻台湾也没那么难了,我背后有美国撑腰,这次真能反攻大陆了!”
可没想到,正好是这个嚣张劲,招来我方不爽。1954年9月,福州军区心里有了个想法,给金门来了两发炮弹,想让国民党知道一下咱们不是吃素的。你说这时候,老蒋估计已经有点小紧张了,不知道是不是觉得自己找到了“新靠山”,居然以为能搞什么“远征台湾”。
到了1957年,金门岛又热闹起来,老蒋直接把防卫部搬到金门去了,胡琏也当上了防卫司令。这时候金门的国军部队都已经达到8.5万多,那阵仗比金门的小岛还大了。老蒋一看,美国帮着自己,台海局势貌似有了点“反转”的潜力。他在台岛上又开始搞了不少军事演习,飞机也没闲着,时不时过来骚扰我沿海。
最让人气愤的是,他还派人炮轰沿海的村镇,搞得百姓人心惶惶,像是看到了“末日大戏”。
想想也不难理解,老蒋那会儿脑袋怎么就大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风头越来越劲,他自己也觉得“反攻”似乎还有点可能。
所以他一个劲儿加码,信心满满地要和金门的“防守铁壁”一块,对抗大陆,嘴里还嚷嚷着:“反攻,大概是明年吧!”
可他要知道,天下大势谁能左右?不是你有飞机、炮弹就能玩的转的,反正老蒋那叫个嚣张,怕不是他连金门的炮声都听得如同“胜利之歌”。
03老蒋真是眼睛长在头顶上了。挑衅挑衅,没事儿就是喜欢捅一捅那根老百姓的神经。结果,他捅来捅去,自己没事,倒是把我党给激得没脾气了。
你说,国力有限,刚刚建国不久,沿海地区的防线还在慢慢修整,可这老蒋居然敢在这时候直接下手。要不是打得太猛,估计咱们那会儿还能忍一忍,结果一看,这家伙居然真敢这么狠,着实让人火了。忍无可忍,就要拔剑四顾心茫然。
当时,咱们也没想过国民党这么大胆,居然敢像个酱油瓶一样,在咱们家门口大喊:“来呀,来呀,打呀!”这样一来,老蒋真的是把自己逼得太紧,弄得我军下定决心给个“教训”。
不过你得承认,那个时候,咱们的沿海戒备已经是绷得紧紧的,只是短期内也没办法把一切设施都搞齐整,给了老蒋可乘之机。谁知道这家伙,真当自己是个“英雄”,不但在金门打嘴炮,还真敢挥军直接上岸。
于是,我党可忍不住了。在军委那边拍板,总参那边已经指挥得手忙脚乱。海军、空军、炮兵都听见了号角声,福州军区也是打起了精神,像是在看一场本地的大片。
你说,这老蒋也太自信了,金门防线虽然修得像个堡垒,看来他是觉得大陆上有多大的攻击,自己这边就有多大的退路。结果偏偏犯了个天大的错误:他还没看清,自己不过是站在一颗摇摇欲坠的木板上,随时可能掉进海里。
而且,你别看他吹得天花乱坠的,美国那时候还在忙着搞中东的事情,倒是给老蒋撑起了一个“海外遮阳伞”。就算美国两头挂着伞,左手支持金门,右手插手中东,这种操作也太……搅得一锅粥。老蒋以为自己和美国站在一起,天下就能无敌,结果只见一个美国空军派过来几个兵,老蒋就满心欢喜地想:“嘿,终于能往大陆扔颗炮弹了!”
但说实话,既然我军决定还击,肯定不可能手下留情。你让我忍这么久,最终还是得让你尝尝我党那份狠劲儿。说白了,就是得把老蒋和他背后那位“大叔”美国,给打疼了。你敢挑衅,我就让你明白,咱不是吃素的。
这不,调动部队的动作就像是开了锅的水,迅速沸腾。海空炮兵一齐出动,真是把那个气吞万里的架势给做足了。到了那个时候,谁还敢说咱没脾气?老蒋这下真是没想到,自己在金门的“铁桶防线”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面临的可不仅仅是炮弹,还真有来自大海的怒涛。
那一回击,简直像是给老蒋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美国也真是够呛,以为自己插手就能轻松点,结果这一回狠狠打在了他们的痛点上。你说,搞军事演习,结果就像个小丑,台面上光鲜,背后却是漏洞百出。
从此,沿海百姓的生活清静了,连带着老蒋和美国都意识到——你们的挑衅,早晚要付出代价。
04老蒋也真是挑衅得不知天高地厚,眼看着他把金门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我党决定给他上点“药”。既然老蒋这么热衷金门,那咱就给他送去点“金门小炮”,让他尝尝什么叫“口无遮拦的代价”。于是,炮击金门的计划一经敲定,问题就来了:谁来指挥这次行动?好嘛,指挥官这活儿可不是随便找个人上来就能做的,得找一个能扛得住的。
这一天,周总理找到了毛主席,二人一商量,指挥人的事儿就成了“头号大事”。周总理倒也干脆:“这回指挥金门炮击,非叶飞莫属。”
毛主席一听,脸上露出一抹微笑,似乎早就想好了这个人选:“对,叶飞,肯定是他。”
周总理笑得有点腼腆:“我也是这么觉得,他不但能打仗,而且还对金门那地儿熟得很。该下手的时候,绝不会手软。”
你看,毛主席和周总理这时候真是心有灵犀,几乎不用多说几句话,决定就出来了。
就这样,连陈老总也打了个电话,推荐叶飞来指挥。你看,陈老总的推荐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他觉得,叶飞既能熟悉战况,又能迅速调整战术,这才是能胜任的人。
更重要的是,叶飞如果能指挥这次战斗,岂不是正好能为自己当年的“金门败仗”找个面子?你想想,金门战役那会儿,叶飞输得真是憋屈,那时候胡琏像个老狐狸一样把他给压得死死的。这回,正是“报仇”的时机,打这场仗,叶飞想不做都难。
当叶飞接到指挥任务的电话时,愣了几秒钟,心里不免有点懵:“我?这个……真的是我?”你看,叶飞不是傻子,这个任务可不是随便给个名字就完了的,得有相当的筹码和压力。接着,叶飞也深吸了一口气,心里琢磨:“不过倒也不是没有道理,金门那地方我知道,反正这仇得报,机会不等人。”
于是,为了备战,叶飞几乎是连夜查阅了大量资料,书桌上堆满了资料和地图,仿佛他自己也在脑袋里演练了一遍又一遍的战术。你别看叶飞是个战术大师,但这次的任务可真不轻松。毕竟,炮击金门不仅是对老蒋的一次惩戒,更是对我党决心的一次展示。
这时候,叶飞的脑袋转得可比他的资料快多了。想想金门的地理位置,想想当年自己差点被胡琏“踢飞”的情景,叶飞心里早就有了主意。他没急着打电话给谁,而是拿起烟斗,给自己倒了杯茶:“既然给我这机会,那我就让老蒋明白,谁才是真正的主角!”
05此时,毛主席心里一翻腾:“这事儿,得考虑再三。”你说,炮击金门的事儿看起来简单,结果一碰到美军就开始捉摸了。毛主席当时一听叶飞那番话,简直是眉头一挑:“不能避开美军?那可不好办啊,万一和美军碰上,国际局势可得乱了套。”
但说实话,这不正是他最怕的事儿吗?不过,叶飞给出的答案坚决得不能再坚决:“一旦开始炮击,金门上的所有部队都得打,甭管是国军的还是美军的,咱们不挑人。”
整整一夜的反复琢磨,直到第二天清晨,他才拍拍桌子:“行,干!既然你不让我躲,那就正面开干!”就这样,毛主席终于拍板决定,金门炮击行动即刻启动。这一决定,似乎把整个军事局势都压上了那一颗炮弹上,打不打,美军在不远处晃悠着,真是让人捏了一把汗。
与此同时,金门那边的景象倒是让人哭笑不得。胡琏这位“金门王”早就有了自己的光辉岁月,名声越来越大,不仅金门岛上的人都对他言听计从,连老蒋都不想放过他这块“大招牌”。
你说,老蒋这人心机贼深,就像个老狐狸,知道胡琏这块“宝”不能全给他独占——于是,老蒋想了个妙招,把三个副司令派到金门,分点儿胡琏的权力,顺便让这几个副司令帮着胡琏忙活,免得他一头热把自己当成“金门唯一的大佬”。
老蒋这招不光是为了削弱胡琏的权力,还能趁机把自己先派的那几个“亲信”放在显眼的地方,免得胡琏一有点儿风吹草动,老蒋自己没有察觉。这不,三个副司令如同三只蚊子,叮叮叮地围着胡琏转,既“协助”他指挥,又能在背后打听打听消息,避免胡琏“做大”了。你要说胡琏真的傻了,指不定还没看出老蒋的小心眼。事实上,胡琏根本没太放在心上。
一日,胡琏带着几个部下在金门岛上巡视,突然一个副司令过来递给他一张纸:“司令,这些是我们最近的情报,您看看。”胡琏一看,笑着揉了揉纸:“行啊,不错,信息还挺及时。”副司令赶紧拍马屁:“司令,这都是咱们精心收集的,您觉得如何?”胡琏嘿嘿一笑:“行,行,别太麻烦我,先去给老蒋报告一下,看看他对咱们的支持如何。”副司令心里嘀咕,心想:“老蒋是不是打算找个机会给咱‘安排’点事儿?”
然而,胡琏知道老蒋这招是啥意思——自从金门战役一败之后,他清楚老蒋心里对自己的“小算盘”不止一个。胡琏心里明白,自己不是不知道这些权力斗争的“潜规则”,但他倒也没什么意见,毕竟,谁不想要点儿“助力”呢?他说得好:“老蒋心里有数,我心里也有数,咱们都不是傻子,打仗还是靠实力。”
所以,老蒋算计着分权的“心机”不成,反倒给了胡琏一个机会,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脚步。这一来二去,倒是更增添了金门岛上的复杂气氛——老蒋再也不能轻易安稳地坐享其成,反而给自己“安排”了更多“看不见的麻烦”。
06之后国名党搞了个宴会,胡琏简直是把“酒桌上的外交”发挥到了极致,他当即就安排在家里大摆筵席,仿佛在演一出“我们都是兄弟”的大戏。
酒杯碰得噼里啪啦,笑声跟着喷涌而出,一阵阵的“尊敬”的话说得比酒还要浓。你看那情形,四个人聊得兴高采烈,仿佛早已经成了“金门四大天王”,谁也不想承认自己其实是在一场“互相看不顺眼”的政治博弈里扮演主角。
没过多久,胡琏已经开始觉得有点儿飘飘然了,坐在椅子上趴着,脑袋开始向桌子靠去,像是突然得了个“午觉”。他站起身,结果还没走几步,就听见远处传来了炮声——那声音一瞬间把他从“醉生梦死”的状态拽了回来。
胡琏眼睛瞬间清明,醉意全无,转身就往防空洞跑。你说,酒喝得正好,没成想一声炮响让这位“金门王”一下子从梦中惊醒,哪有时间叫人?
当他像风一样冲进防空洞的时候,一发炮弹就在附近炸开了,整个房子都像是被一只巨大的铁拳击中,轰然倒塌。就在那个时候,屋里三个副司令正准备继续吃“心安理得”的烤肉,结果成了炮弹的“主菜”。有两个人直接没了,剩下一个还算是命大,被救出来了,打了几天急救,最后也没能捡回一条命。
胡琏,命大得像个福将,成了金门岛上的传奇人物。
要是你不信,问问那些当年驻扎金门的老兵,谁都知道胡琏一躲灾,三副司令的命全都掉了。他自己倒是没受什么伤,反倒是嘴角挂着一点儿微笑,像是喝酒喝多了,不知道自己该哭还是该笑。事后有人问他:“你是不是觉得这事有点不太对劲啊?”他拍拍胸口,笑着说:“人生嘛,不就是这么点儿事,活得长了,什么奇事没见过?不过,倒是感谢上天保佑我出门吹风了。”
叶飞知道这件事后,简直想拍大腿:“我就差那么几分钟了!要是再晚一点,他进了屋,咱就给他一锅端了。”可怜的是,胡琏这小子天命真好,错过了死神的刃,硬是从这场险境里逃脱了。你说,这运气,真是差得让人恨得牙痒痒,但又无可奈何。
这事儿一传开,胡琏在国民党里可就变得更加“有名”了——不仅仅是个指挥官,简直是个“福将”。你说,老蒋可能在台北的书房里想破了脑袋,也没想明白,怎么金门岛上的守将,竟然能“常胜不败”地玩命运的游戏。
接下来的日子里,炮火依然在金门四处轰鸣,但胡琏的运气好到让人发指,炮击过后,他不仅在台上稳坐钓鱼台,反倒是给自己打了个“金身”——我说你咋活得像个“东南亚的高塔”?
不过,炮击金门这一回,给了我们这边巨大的优势,整顿了东南沿海的防线,帮着我们把国民党的嚣张气焰彻底打了个稀巴烂。别说胡琏了,就连台北的老蒋也在金门的炮火下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至此,国民党那点儿嚣张的劲儿,差不多也被这场持续的炮火磨掉了大半。